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冰球比赛中,传、接球技术是进行战术配合、组织进攻和获取射门得分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解世界强队传、接球技术运用的特点,采用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2007年世界冰联甲级(A)组冰球锦标赛,6支队伍15场比赛中传、接球技术在各个区域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抗性传、接球中,基本运用快速传递,并结合技巧摆脱对方。  相似文献   

2.
<正> 六、传接球部分传统的足球训练方法是以传接球作为启蒙技术。而笔者认为,只要把运球技术学会了,就可以带动传球技术的提高,因为运与传的技术动作要领基本相同。下面先介绍接球然后再介绍传接球的多人配合方法。传接球技术在比赛中占的比重相当高,它是战术配合的连接技术。传不准球同伴拿不到;球传准了接不稳,不但战术受破坏主动进攻也会成为被动防守。接球有原地、跑动、变向、高低以及在对抗中摆脱对方的紧逼看守之分。儿童训练时期,应先从原地、高低、跑动中接球开始,由易到难。  相似文献   

3.
刘帅 《体育教学》2024,(1):83-85
<正>传接球是足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能够有效串联进攻,是战术实施的基础;一次成功高效的传接球依赖于接球队员的合理接球,完成主动接球;接球是否合理取决于接球前的提前观察和预判,快速做出正确接球选择。要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来提升队员传接球前的观察预判能力,拓宽踢球视野,随时了解身边情况,合理选位接球,从而提升实战比赛中传接球效率,增强球队进攻能力。  相似文献   

4.
足球比赛是一项对抗性强变化复杂频繁的集体性竞赛体育活动。一个队要取得比赛的胜利,需要依靠思想、技术、身体、战术、战斗风格等几方面的水平和条件。从进攻战术的组织基础与变化来看,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的传接球配合,达到突破对方防线,获得射门和射球进门的目的。从传接球配合的表面现象来看,方法和形式很多,有短传、长传、低传、高传、横传、直传、斜传、回传,有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等快慢跑动接球。在攻守转换多变的传接球中,我们能否从中找出传接球配合的主要规律来指导平时的教学训练工作和比赛实践,以俾迅速提高我国的足球运动  相似文献   

5.
传接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它包括脚传球、头传球、脚跟传球、大腿接球、脚接球、头接球、胸接球等多种形式,掌握良好的传接球技术也是进一步学习突破过人技术和射门技术的基础。然而,掌握良好的传接球技术需要发展相应的速度素质和多方向加速能力,这样才能在比赛中更好地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本文以传接球基本技术为切入点,介绍与之相配套的足球专项躯干支柱力量、颈肌力量、多方向移动与加速的练习方法,指导读者如何练习传接球技术和快速跑动技术。  相似文献   

6.
的等待接球。9)接球后应尽量减少在自己手中停留的时间 ,应立即衔接传、投、突等动作。更要避免接球后运一下球的坏习惯 ,以便快速的创造更有利的攻击机会。2、传接球技术教学训练的注意事项1)教学训练时应对动作要领要严格要求。在掌握了动作要领的基础上 ,再要求速度和技巧。教学训练要结合实战进行。2)接球与传球要同时训练。接球结束即传球或其它进攻动作的开台 ,应严格要求 ,形成习惯。3)教学训练传接球时 ,应从单、双手胸前传接球着手 ,并要以单、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传接球、反弹传球、肩上传球、头上传球等几种主要传接球…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对冰球运动常规技术统计工作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文献资料、临场统计以及应用访问调查等方法的综合分析,针对射门、传接球、运球突破、合理冲撞阻截、犯规、争球、防守得球、守门员技术、进攻特点和战术统计等方面,设计了一套规范化的具体的统计内容与方法,以利于冰球常规技术统计工作向标准化、统一化和通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冰球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青少年篮球的早期训练中,许许多多的教练员往往注重运球、投篮、传接球等基本技术训练,对于战术的配合训练则在比赛前才给予作几个简单和常见的配合,导致在他们篮球的进攻、防守的战术配合在短时间内难以提高,常被对手破解,失去比赛效果。因此,青少年在早期篮球的训练中应该快速的各种变向运球、传接球、投篮与进攻战术结合,达到以战术带动快速运球、传接球等。  相似文献   

9.
对影响冰球比赛进攻节奏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现代冰球比赛攻防转换较快,对抗激烈,控制进攻节奏就可获得了比赛的主动权.通过对技术、战术、体能、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分析,探讨如何才能控制好冰球比赛的进攻节奏.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一九八二年全国冰球乙组第二阶段联赛中的七场比赛的传接球技术做了临场统计(见表一).通过(表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场比赛的胜利,是和传接球的成功率成正比的.特别是在这次联赛,中获得冠军的火车队,在同亚军—  相似文献   

11.
<正>在篮球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即使学生传接球的基本动作技术掌握较为规范,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篮球战术时,其运用效果往往不是很好——接球不稳、传球不到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传接球"球感"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
冰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是一支冰球队伍形成灵魂人物、核心团队,形成自己独特战术风格的中心训练环节。冰球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战术是影响战术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接球意识、传球意识、带球意识、无球策应意识、整体进攻配合意识、防守意识、区域攻守转换意识等构成了冰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组合;良好的大局意识、积极向上的个性意识、主动的团队协同配合意识、临场战术组织能力是评价战术意识的重要标准。系统的理论学习,模拟实战训练,提高运动员观察、判断能力的专项训练是培养冰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世界冰球各组别的技术、战术、身体训练水平日益接近,为了战胜对手赢得比赛的胜利,心理训练越来越受到世界冰球界的重视.国外大量的实践证明,通过长期科学的心理训练,对冰球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具有良好的影响.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在整个训练中,技术、战术、身体训练占百分之七十,心理训练占百分之三十.此外,对受伤的冰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主力队员如不进行心理训练,就会使他们的技术、战术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伤愈后,也不能马上参加比赛.冰球运动具有速度快、争夺激烈、战  相似文献   

14.
传接球是篮球比赛中运用极为广泛的基本技术之一,几乎所有的进攻都始于传接球。传接球在实现配合和组织战术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队员间相互联系、组织进攻的纽带。全面熟练地掌握传接球技术,才能根据比赛态势的瞬间变化,我方的战术意图和部署,同伴行动的目的,自己客观  相似文献   

15.
一场篮球比赛中,一个队进攻传接球要达400—450次之多,再加上队员自己在运球中直接抄接球投篮,接球的数目会更多。接球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一项技术。因此,抓紧和抓好接球技术训练,对发挥和提高进攻技术有很重要的影响。具体技术有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16.
传、接球技术的一般作用传、接球技术虽不是射门进球的关键技术,但它是创造射门机会不可缺少的有力手段。传、接球技术是属控制球的进攻性技术,并为连接集体配合的纽带,任何进攻战术(二人以上)的组成及其变化只能用传、接球技术及跑位、接应去组成和完成它。  相似文献   

17.
陈晶  李煊  孙春雨 《冰雪运动》2010,32(5):24-28
只有不断提高青少年冰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我国才能迎来冰球运动的又一个春天。提出把握青少年冰球运动员生长发育的规律,科学地安排体能训练,在提高青少年冰球运动员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的同时,注重骨骼、内分泌、神经、内脏器官等各个系统功能的提高;加强文化知识与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荣誉感、责任感和凝聚力;加强心理训练,培养良好战术思维能力、自信心和意志品质;从实战出发,注重传、接、运球技术训练,攻、守技战术训练,多组织各种类型的比赛,在实战中积累比赛经验和培养良好的战术意识。  相似文献   

18.
传接球是篮球运动的重要进攻技术之一,在比赛中,传接球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战术配合的质量和比赛的胜负。在当今高速度、强对抗、争夺激烈的现代篮球比赛场上,面对对手带有攻击性的紧逼式防守,如何更好地发挥传接球的攻击威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更好地使传接球技术真正的成为比赛场上队员之间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充分调动和  相似文献   

19.
<正> 七、对抗中传接球部分上一期所介绍的传接球技术着重于基础技术训练。对抗中传接球,由于有防守队员抢截,更接近于实战,有利于提高战术意识。所谓个人战术意识一般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技术的能力。世界级球星不仅有深厚的技术功底,而且在比赛场上有极强的战术意识,他们能预见战态的发展趋向,并及时地采取巧妙的对策,获得主动权,这是他们的闪光之处,提高个人战术意识要比提高技术的难度大,它是足球运动员智慧和才能的综合体现。如何提高战术意识:①请有丰富经验、有开拓精神的教练员指点;②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要善于动脑,认真总结各种比赛的经验教训;③认真观摩高水平的足球比赛,通过分析、吸收、借鉴一些新的技战术。  相似文献   

20.
阻截技、战术在冰球比赛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世界上一些较优秀的冰球队都十分重视.阻截在冰球比赛中的运用,分个人阻截技、战术和队阻截技、战术,并因区域不同运用的方法也不同.平时训练中,必须反复练习比赛中才能取得较好效果.阻截在全场比赛中,双方水平差距较大时,水平较高的队占的比重少(大部分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