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在《中国钓鱼》1998年第4期上看到新疆乌鲁木齐欧诚写的《欲钓鱼先安内》的文章,感触颇深。 大约五六年前,我认识一个在小县城里颇有名气的钓鱼迷,所有的休息日、节假日,下了白班之后的黄昏、夜晚,他几乎将全部空余时间都用在了垂钓上。钓友们都知道,无论谁去钓鱼,总有缺少张三或者缺少李四的时候,然而却从来不缺少他。  相似文献   

2.
妻陪不上鱼     
高翠荣 《钓鱼》2011,(12):40-41
2010年9月21日,我原计划和钓友去白洋淀马堡村鱼塘钓鱼。这次垂钓不仅是娱乐健身,还另有打算。这天是农历八月十三,我想钓两条野生鲤鱼孝敬父母,过中秋节吃。谁知20日晚上钓友来电话说他有事不去了。那天,天气预报是:白天小雨转中雨,晚上有大雨,气温14~18度,微风。我已经做好了垂钓和防雨的准备,为了在中秋节让父母吃上野生鲤鱼,我决心一人也要去垂钓。妻子不放心,决定陪我去钓鱼,这是她近10年来第一次陪我钓鱼。  相似文献   

3.
徐锐 《垂钓》2009,(9):53-53
我的养生经验是钓鱼。我是一个退休职工,已72岁。退休前体弱多病,食欲不好:退休后参加了钓鱼协会,学习钓鱼,由于参加钓鱼活动,饭量增加了,晚上能安睡,也不容易患伤风感冒了。我觉得垂钓的确能健身,想跟老年朋友们聊一聊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听爷爷说,我父亲从小就酷爱钓鱼,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在当地钓友中小有名气。我记事后,经常跟父亲一起去钓鱼。他是个善于揣摩垂钓技巧的人,每次去钓鱼都有很大的收获。他能巧妙地根据当地鱼类在不同季节下进食的习性,配制出多种多样的鱼饵,并在垂钓实践中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5.
至理名言     
马修 《钓鱼》2011,(9):54-55
我回忆起父亲为我上的第一堂钓鱼课—当时我还是一个年轻而冲动的钓手。 "耐性是一种美德",他不断地重复着。我对这句话并没有什么概念,但却也知道它与一大堆活蹦乱跳的鱼获有所关联。随着我的垂钓经验不断丰富,我对这句格言或多或少有所感悟。无论怎样,"耐性是一种美德"都可算作是贯穿我垂钓生涯的一句格言。但出人意料的是,很多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格言,都可以恰当准确地应用在钓鱼这项运动中。  相似文献   

6.
《钓鱼》2007,(22)
我的养生秘诀是钓鱼。我是一个退休职工,已72岁。退休前体弱多病,食欲不好;退休后参加了钓鱼协会,学习钓鱼,由于参加钓鱼活动,饭量增加了,晚上能安睡,也不容易患伤风感冒了。我觉得垂钓的确能促健身,想跟老年朋友们聊一聊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张仲斌 《钓鱼》2014,(19):48-49
近日我在身边的钓鱼朋友中结交了一位老板,他就是黄道连钓友,因他经营着一家眼镜店,大家都称他为“眼镜老板”.他给我留下了好的印象,促使我很想了解一下这位不寻常的青年.现今生意场上赚了点钞票学坏的人也有,而赚了钱又痴迷上垂钓的老板也有.而他就属于着迷垂钓反而更有出息的,被钓友们亲切的称为“钓鱼眼镜老板”.  相似文献   

8.
徐锐 《钓鱼》2007,(11X):69-69
我的养生秘诀是钓鱼。我是一个退休职工,已72岁。退休前体弱多病,食欲不好,退休后参加了钓鱼协会,学习钓鱼,由于参加钓鱼活动,饭量增加了,晚上能安睡,也不容易患伤风感冒了。我觉得垂钓的确能促健身,想跟老年朋友们聊一聊我的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雨钓情     
刘利 《中国钓鱼》2000,(3):58-58
我今年72岁,但身体比过去还健康。1986年前,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十二指肠溃疡、肋间神经痛、结肠炎等多种疾病,尤其心脏病经常发作,天天都得吃药,真可谓“百病缠身”。经过13年的骑车钓鱼,行程27000公里的锻炼,不仅提高了我的身体素质,能吃、能睡,从不失眠,而且各种疾病都在不同程度地康复和好转。这些功劳都应归功于坚持骑车垂钓锻炼,这是我钓鱼的最大收获。骑车垂钓身体好@田金贵  相似文献   

10.
李照城 《垂钓》2006,6(1):62-63
7年前,我随基地搬迁到龙泉,熬不过钓鱼的瘾,四处寻找钓鱼的地方,什么百工堰、宝狮湖、三门寺水库、鲤鱼水库、猫猫沟、罗家湾以及周围的大沟小渠和鱼塘都钓遍了,为了钓鱼我还专门买了台摩托车,去远在数十公里外的龙泉湖垂钓。虽然常常收获颇丰,却始终找不到在乌木水库钓鱼的那份惬意。  相似文献   

11.
逗鱼是垂钓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获鱼的重要技巧。但究竟如何逗鱼?什么时候逗?什么环境下逗?我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从小就很喜欢钓鱼,几乎所有空闲的时间都花在垂钓上了。我也很喜欢看人家钓鱼,向他们学习,并询问一些钓鱼方面的问题。我更喜欢看有关钓技方面的文章和书籍,特别是一些大师、高手们的经验总结更使我如痴如醉。“轻提细引慢慢逗,鱼儿兴奋上钩勤”这个道理虽早已深入我心。然而,最近几次垂钓的实践却让我对这一“传统经验”产生了动摇。初冬的一个星期六,小陈、老张约我去钓鱼。地点是一个不大的小水库,这里…  相似文献   

12.
垂钓蜊江湾     
王春波 《钓鱼》2005,(16):52-52
我第一次在此处垂钓,是在近海海域。我经常一个人在礁石上垂钓,于是,我认识了一个守海的渔民。此人三十多岁,是个懂得大海的人。他守海的时候也垂钓那天,我在退潮的时候来到了村南的礁丛,正好这位守海的渔民也在垂钓。他看见了我,问我什么戴着眼镜,又问我为什么喜欢钓鱼。我都说了,他就信了,为我指点可以垂钓的地方,他说了几句话就跳上另一块礁石。  相似文献   

13.
夜钓无鳞鱼     
我很小就迷上了钓鱼。为了能跟父亲一起去钓鱼,教师布置星期日的作业常在星期六的晚上就做完。开始看父亲钓鱼,后来自己学钓,不久自己能独立垂钓,到目前已有十数个春秋。但令人最兴奋、上鱼快、钓鱼最多要数1994年秋天的一次夜钓。那天是星期天,午饭后,父亲对我说:“你准备一下,晚上咱们去夜钓。”夜钓对我来说是头一次,所以既兴奋又有些茫然。那天午休也没睡,就翻阅父亲的钓鱼书籍和《中国钓鱼》杂志,学习有关夜钓的知识并准备好钓具。午饭后将吃剩下的鸡骨、肉骨收集在一起,大骨头用铁锤敲碎与鸡饲料加少量白酒调拌在一起做诱…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1月18日这一天的垂钓,对于我这个已有整整10年垂钓经历的钓鱼爱好者来说,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天是个阴天,我一大早就驱车向距市区18公里的河潭水库奔驰而去。9年前,我曾在这个水库钓获一条21.5千克的大青鱼。水库不  相似文献   

15.
垂钓数十年,心态各异。而我的母亲却始终如一。母亲是喜欢我去钓鱼的,却又反对我钓鱼。现在想来,这并不矛盾。母亲善良、纯朴,目不识丁。她支持我钓鱼,是因为当年我整日里埋在办公室,缺少运动;她反对  相似文献   

16.
尚立和 《钓鱼》2013,(10):17-19
我年逾古稀,七十一岁,钓龄却只有13年。我是新旧世纪之交才学钓鱼的。第一位师父是于瑞亭先生,他教的是传统钓法;不久,我又有了第二位师父,衣善新先生,他教我悬坠钓法:两位良师益友,手把手地教我绑钩、调漂、抛竿等钓鱼技术。老衣还把他订阅多年的《钓鱼》杂志送给我学习,从此,我又有了第三位师父——《钓鱼》杂志;这位师父又引领我在《钓鱼》上结识了好多师父,可以说,我的师父遍天下;虽然好多师父素未谋  相似文献   

17.
钓鲫四步曲     
薛福连 《钓鱼》2011,(13):41-41
我这个人没有别的嗜好,就是喜欢钓鱼。没退休那阵子,我是每周日必去我家附近的湖畔垂钓,那里有几位忠实的钓友,和我一样视钓鱼为人生最大的乐事。两年前我退休了,时间多了起来,于是隔三差五地约上几位钓友寻觅钓鱼的好去处悠然垂钓,我们主要是钓鲫鱼,鲫鱼不仅味道好,还比较容易上钩。  相似文献   

18.
郭攀 《钓鱼》2006,(10):60-60
受到家族传统的影响,我从小就是一名疯狂的户外运动的痴迷者,钓鱼是我最大的爱好。我的家族从很久以前就保持了垂钓的好习惯,并一直传至我及我情深意笃的兄弟托马斯和杰克。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钓鱼了,我们的老祖父在我们刚刚能握动鱼竿的时候,就开始手把手教我们垂钓小鱼的  相似文献   

19.
老许钓趣     
艾奇 《中国钓鱼》2007,(7):75-76
我是一个垂钓爱好者,已有10年钓龄。虽说钓鱼的时间已不短,但技术水平却一直稳定地保持在"菜鸟"的级别上。甚感幸慰的是,在这长长的垂钓过程中结识了一群相同喜好的钓友,而老许就是我们这个团伙中最为中坚的一员。老许名许豪,是糖酒公司内退的职工,用我们这群伙中"鱼导"马龙的话说,"老许鱼获绝对不是我们中间最多的,但钓趣却一定是我们中间最丰富的"。在这里,就他垂钓中所发生的趣事为大家略提一二同乐。  相似文献   

20.
张凤春 《钓鱼》2010,(15):38-39
夏季,我用海竿在池塘钓鱼,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心应手。在日收25元钓鱼费的池塘,每次都能钓获10-30斤鱼,我在今年的一次垂钓中,遇到了正常损失铅坠的问题,但恰巧没有同样的铅坠可换,只好换上比原来重量轻的铅坠。谁知这随便一换之后,上鱼率却大幅度提高,是原来的数倍。从此我感到玩海竿也有细节的问题,同时让我首次体验到了玩海竿的潇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