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比读,即对比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进行比照、鉴别,这样既可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使认识更充分、深刻,又可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比读无疑是有效的阅读方法之一。特别是教材中名家名篇的教学,比读更是为之打开了另一扇窗。  相似文献   

2.
读文有感     
在报上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 一位教师给他的学生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老师问学生:“树上有10只小鸟,开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  相似文献   

3.
名家论阅读     
《中文自修》2008,(7):F000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有三剑,谓心到、口到,限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漏涌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二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相似文献   

4.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方法用于作文教学指导也同样是妙招。这里说的"读"有三个层面:一是教师读好的文章;二是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三是让学生读评语。  相似文献   

5.
类文比较阅读,是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把握好重点,突出要点,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阅读教学。它以中心词"发现"为基点,兼顾众多学生,引领学生在课堂阅读中进行深层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重塑语文课堂的灵动和精彩。  相似文献   

6.
近段时间以来,我蜗居办公室连续翻阅了大量的学生来稿,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可能篇篇俱阅,而是像蝴蝶一样拣最好、最香的花来嗅。那么同学们来稿题目的成功与否就成了我选择是否阅读全文的标准。古人曾说:“题者,额也;目者,眼也”。这就是说文章的题目如同人的额头和眼睛一样重要。一个人的额头和眼睛好看、漂亮,那么他(她)的回头率就高,同样,一篇文章的题目拟的好,那么光顾阅读的人就多。  相似文献   

7.
《青年教师》2010,(2):14-14
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里罗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相似文献   

8.
林东溪 《现代语文》2014,(8):99-101
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常言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就是说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多读书,才能写文章,会读书,才能写好文章。写作以阅读为基础,古今学者均有精辟论述。  相似文献   

9.
魏波 《考试周刊》2012,(45):17-18
关联理论是关于交际的理论。发出信息和接受信息就是交际活动。诗词写作和欣赏也是一种特殊的明示推理的交际行为。人们已从各种角度对开国领袖毛泽东的诗词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从关联理论对其英译版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尚少,因此以此理论对其赏析必有新意。  相似文献   

10.
曹津源 《现代语文》2003,(12):24-24
“军书十二卷”、“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这四句中的三个“十二”与一个“十”字都是虚数。习惯上这类数字都表示多的意思。“同行十二年”与“壮士十年归”两句中的“十二年”与“十年”都是说十多年的意思,如作实数理解,前后便矛盾不可解了。“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非出征不可;“策勋十二转”只是言木兰记功次数之多,也不能理解为木兰被提升了十二次。清人汪中作了一篇《释三九》,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法则,把前人有关数字问题的考证与争论都搞清楚了。古汉语中不但有“虚数…  相似文献   

11.
常常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虔诚地阅读一些教育名家的教育名著,抑或是自己的肤浅,阅读总不能深入.有意于模仿,却收效甚微。最近读了东海县初级中学徐业毅老师写的《透视心灵》一书,心有所悟,自觉一下子走近作者.萌生了一种心灵的对话。业毅虽然只是一所普通中学里的普通教师,普通作者,但我却真切地感到.他是我们身边的教育名家。这可正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12.
乳名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都习惯给文章定点评,有时老师也组织学生对同学的习作进行互动点评,这时,你是否感到很茫然,不知如何下笔呢?为此,老师就指导你如何给文章定评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写作时,如果采用一正一反,一美一丑的对比方法,就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使真善美与假恶丑泾渭分明,从而突出中心。一位同学写《地球妈妈在叹气》时,就巧妙运用了对比,他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精选学生阅读的感受、体验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和文章的关键之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读出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5.
自我2001年在这所省级示范职业学校教英语以来,已有五年的时间了。对于职高学生,我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他们的英语基础不是一般的差,有的同学连最起码的日常用语都不知道几句,更不用说阅读英语章。  相似文献   

16.
现在很多初中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是内容不够充实,或者即使写够字数,但内容也不够生动,文章没有波澜,平铺直叙,毫无生动可言。笔者总结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使用对比描写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种独特的现象。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等都以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独到的感悟和品评,在文学批评史上留下了光辉的名字。评点,不是长篇大论,而是有感而发,寥寥几笔,点到即止;评点,也不是作系统的理论阐述,而是注重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对作品的妙处作随手批注;评点,更不是板着面孔作冷冰冰的说教,而是热情地引导读者体会作者的智慧,寻找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评点,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种独特的现象。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等都以他们对文学作品独到的感悟和品评,在文学批评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评点,不是长篇大论,而是有感而发,寥寥几笔,点到即止;评点,也不是作系统的理论阐述,而是注重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对作品的妙处随手批注;评点,更不是板着面孔冷冰冰地说教,而是热情地引导读者体会作者的智慧,寻找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未读先思,悟写启读就是一种“遵路”“入境”的逆向导读法。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能作读习惯为目的,一反传统的先读后仿的套路,对将要阅读的文章或段落,先引导学生以文章题目或立意为契机,想想:要我写,写什么,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使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方面有先天的不足,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材料选择剪裁能力。名家著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可以巧借名著片段创设教学情境、引用名家观点促进学生思考、推荐名家作品引导学生阅读。要能用好名家作品需要教师广泛的阅读,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取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