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这伟大的十月革命节来临之际,我想到很多事:想起在苏联学习的日子,怀念苏联朋友们,重温和检查了一下在塔斯社学习到的东西和在工作中实践苏联朋友们的经验的情况,心情颇为激动。赤诚的友情“我们对新华社的同志们完全是公开的!”——这句含意深长的话,是塔斯社社长帕尔古诺夫在接待新华社访问塔斯社代表团时讲的。这句话代表了苏联朋友们的赤诚友情,并为塔斯社的全体同志对待我们的实际态度所证明。苏联朋友们对我们有问必答,从建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九日至二月五日,邓副总理对美国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访问。从宣传报道看,苏联领导集团对这次访问极为关注,主要报道和评论均由塔斯社和《真理报》来发,其他报刊只是照转塔斯社的新闻。《真理报》自一月三十日起,几乎每天都在第五版登一条塔斯社播发的关于邓副主席访美的消息。二月一日,除发了一条题为《美中会谈》的消息外,还和同版登了一篇阿列克赛·  相似文献   

3.
今日塔斯社     
九月的莫斯科,秋风萧瑟,早来的第一场雪已经落下。我们新华社记者组一行三人,应塔斯社的邀请,于九月中下旬访问了苏联,并参观访问了塔斯社。一幢新大楼座落在离克里姆林宫不远的莫斯科市中心,大楼正中悬挂着四个醒目的俄文字母:“TACC”,门口有军人站岗,楼内显得安静、整洁、美观。这就是拥有60年历史的塔斯社。九月的莫斯科,秋风萧瑟,早来的第一场雪已经落下。我们新华社记者组一行三人,应塔斯社的邀请,于九月中下旬访问了苏联,并参观访问了塔斯社。一幢新大楼座落在离克里姆林宫不远的莫斯科市中心,大楼正中悬挂着四个醒目的俄文字母:“TACC”,门口有军人站岗,楼内显得安静、整洁、美观。这就是拥有60年历史的塔斯社。  相似文献   

4.
9月22日,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在苏联外交部新闻中心举行了记者招待会。记者报道这类消息,总是把目光投向中心人物即招待会的主持人的讲话,力图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可是,合众国际社记者史蒂拉·里德并不如此。在甘地夫人的记者招待会结束之后,他并没有象他的许多同行一样急于去发稿。他先听塔斯社发的俄文稿、英文稿,并收看苏联电视台关于这次招待会的电视新闻,然后,他写了这样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西方记者常把能够猎取耸人听闻的消息作为记者事业成功的一个标帜.从这一点来说,美国《华盛顿邮报》原驻莫斯科首席记者达斯科·多德尔称得上一名成就非凡的驻外记者.1984年2月10日,《华盛顿邮报》编辑部收到多德尔从莫斯科发回的急电:苏联最高领导人安德罗波夫病逝.这是一条不同寻常的重大新闻,又是领先于全世界各国新闻媒体的独家消息.得意洋洋的总编辑如获至宝,立即将它安排在次日早版头版头条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6月8日至13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新闻学院联合举行的“发展中国家新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结束后,本刊记者就此访问了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飞。记者:“发展中国家新闻研讨会”很有意义,您能否谈谈这次会议的缘起?王飞:这次研讨会是中国记协交流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的项目,在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索非亚第23次大会上得到批准,并给予部分资助。  相似文献   

7.
1987年12月8日至10日美苏首脑在华盛顿会晤。在此之前,世界各大通讯社都为搞好这次重大战役报道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戈尔巴乔夫访美的三天里各大通讯社之间展开了一场在时效、质量、数量上的全面竞争。为了搞好这次报道,世界各国的记者云集华盛顿。截止到1月5日报名参加报道的美国和外国记者已达6,000人,实际超过了8,000人,仅三家美国广播公司就有1,500——1,700人。苏联去的记者少说也有80人以上,仅塔斯社由社长洛谢夫带队就去了30—40人。  相似文献   

8.
“玄奘之路”是为了庆祝中印友好年、弘扬玄奘精神而举办的大型文化考察活动。2006年10月15日,由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和媒体记者等40多人组成的考察团,驾驶15辆越野车,沿着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路线,历时近38天,行程14300公里,途经5个国家,最后到达印度。2006年11月22日,正在印度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了“玄奘之路”考察团,并肯定了“玄奘之路”文化考察活动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所起到的作用。我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驾驶9号车参加了这次考察活动,并为《新闻和报纸摘要》、  相似文献   

9.
刊林漫步     
穆青谈现场观察的重要性现场短新闻要继续提倡,要扩大宣传。这是提高报道质量,改进记者作风的好办法。“评选现场短新闻这样的工作就很有必要。”谈到记者深入现场的重要性时,穆青讲了最近的一个例子。8月21日莫斯科时间16时12分,塔斯社突然发了一条消息:苏联国防部部务会议决定把部署在实施紧急状态地区的部队撤回其原驻防地。并且报道,包围俄罗斯议会大厦的坦克已经撤走。在苏联政局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如何判断塔斯社这条消息的真假,是否转发这条新闻,没有根据。这个时候,新华社莫斯科分社记者到现场察看,包围  相似文献   

10.
朋友是记者的财富。朋友愈多,记者愈富有。 朋友之所以是记者的财富,因为朋友能提供信息,提供新闻线索,提供采写的种种有利条件。 1982年11月11日下午4时21分,日本共同社驻北京的一个记者向全世界第一个报道了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烈日涅夫逝世的消息,比塔斯社公布的官方讣告抢先了39分钟。为此,这条消息被评为1982年日本新闻协会的获奖作品。这位记者之所以不是在莫斯科,而是在北京采访到这一重大新闻,靠的是朋友。他说:“为了注视中(苏)关系的演变,我加强了东方信息网,这条消息只是落入已经张开的  相似文献   

11.
10月4日,世界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苏联发射成功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人类的历史上迈开了走向宇宙的第一步。这个划时代的消息轰动了全世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世界性通讯社,塔斯社在报道这个重大事件中是花了很大力量的,而且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当吉星高照,全世界人民都在欢欣鼓舞地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来看一下塔斯社如何组织这一次报道,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塔斯社为了迅速发布消息,首先在10月4日深夜插在4日电讯中间(第五十几条)发了一条约一百多字的急电,在消息的末尾  相似文献   

12.
国际新闻圈     
美国和俄罗斯取消两国新闻工作者互访限制美国国务院九月二十五日宣布,美国和俄罗斯取消了对两国新闻工作者到对方国家旅行的限制。俄通社—塔斯社报道说,所有的行动限制都在九月二十五日取消了。这是根据叶利钦总统今年六月访问华盛顿期间签署的一项“公开土地”备忘录采取的行动。在此之前,两国已取消了对外交人员的旅行限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闻周刊》2011,(46):18-18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托纳12月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美国、印度和日本将于本月举行首次三方会晤,讨论一系列亚太地区问题。托纳说,这次副外长级别会晤将于19日在华盛顿举行,就“涉及亚太地区的一系列问题举行全面讨论”。本次美国首次主持召开美日印三方会晤被认为是美国加紧推行“重返亚洲”战略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今年2月20日,美国总统里根对加勒比岛国格林纳达作了四个多小时旋风式的访问。美官方对这次访问的新闻采访布署十分周密、及时,优先照顾资产阶级操纵的大通讯社和报刊记者,以达到宣传里根访问的目的,保证访问效果。里根这次访问格林纳达,是  相似文献   

15.
1988年6月13至27日,我参加聂大江副部长率领的中国广播电视代表团访问苏联。现将这次访问中了解到的苏联广播电视界的一些情况整理、发表如下。一、基本情况 (一)概况苏联的电视与广播均属于国家,它们的管理部门称“苏联国家电视广播委员会”。委员会的职能和权限相当于部,委员会主席是政府成员。  相似文献   

16.
6月8日至13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新闻学院联合举行的“发展中国家新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结束后,本刊记者就此访问了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飞。记者:“发展中国家新闻研讨会”很有意义,您能否谈谈这次会议的缘起?王飞:这次研讨会是中国记协交流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的项目,在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索非亚第23次大会上得到批准,并给予部分资助。中国新闻界举行这样的会议尚属首次。据我所知,联合国新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过很多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1939年4月,在重庆,忽然冒出一桩“国际间谍案”,顿时新闻界嘁嘁喳喳,颇为紧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国际间谍案”的“案犯”是谁呢?它包括香港星岛日报驻重庆特派员王研石、苏联塔斯社记者舒宗侨、美国合众社记者王公达、重庆新民晚报记者刘自勤、时事新报的黄卓明,还有一位留德的中年人,一位新蜀报的和一位北京青年等多人。此案涉及中、苏、美、港、渝的传播媒介。人多面广,令人莫测高深。国际上,也有记者从事间谍  相似文献   

18.
2001年7月6日,解放日报“国际新闻”版刊有《印巴首脑会谈聚焦克什米尔问题》一文。与不少读者一样,初读该题前半句话,笔者还以为这次印巴首脑会谈业已开始了呢。然细读内文才知道,其实并非如此:“……应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的邀请,(巴基斯坦总统兼首席执行官)穆沙拉夫将于本月14日至17日访问印度,并举行两国两年多来的首次首脑会晤。”  相似文献   

19.
安德罗波夫执政期间,对于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提法出现了一些较大变化。 1、关于苏联社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苏联理论界对苏联“发达社会主义”的分期和标准一直有争议,苏联几位最高领导人不断修改提法。赫鲁晓夫1961年提出20年建成共产主义。勃列日涅夫认为这一口号“冒进”,肯定不能实现。1967年11月改提为苏联现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20.
随钱其琛外长访问苏联期间,向记者吹风是我的主要业务,了解记者们的工作是自找的副业。我想写写我这次在副业方面的收获,一是觉得写一点对“双向交流”也许有些意思;二是也以此了却一笔文债。1988年年初在参加全国人大新闻中心工作时,我经不住《中国记者》杂志的年轻编辑陆小华的谆谆善诱,答应写一篇谈新闻工作的短文,但久久未能兑现。这篇札记就算是抵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