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挑山工》的重新解读《挑山工》(浙教版五下)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个朴素的人物,展现了一个不凡的形象。1.一个朴素的人物课文记叙了“我”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事,说明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坚持不懈地往前走。细细  相似文献   

2.
《无名花》是一个反映一群正直花样年华的无名女战士在抗日战争英勇奋战的舞蹈作品。舞蹈刻画了无名战士的崇高精神:以音乐的变化反应战争危机的此起彼伏,在这群女子的柔弱秀美中透露崇高美;在危险面前的进与退、生与死之间的选择,恐惧和退缩心理写实,塑造女战士们为国捐躯的崇高形象;最后,战死沙场、血流成河和全军覆没尽显悲壮,作为正义化身的战士们的毁灭有一种悲剧审美效果,这更能引起观众的怜悯,具有崇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家的语言风格与其生活经历关系密切,其生活经历对作家语言风格的形成起着制约作用。本文以从维熙的经历为线索,对其前后期作品的语言风格进行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作比较,前期:1.柔婉、清新;2.柔婉、自然。后期:1.雄浑、冷峻;2.深沉、含蓄,从而进一步揭示个人经历在语言风格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芥子园画谱》的美学之维从其美学思想,美学特征,美育影响三个层面展开。画谱从南北分宗、师承与开拓、胆识之变、因文传画四个维度对绘画史的流变进行了梳理,突出画史因文传画的特点,坚持从有法到无法的美学原则,从"抓古人痒处"与"抓自己痒处"的同一来说明复古与求变的同一。全书体现了意象程式化积淀的美学特征,开拓了中国古代绘画美育的第四种形态:以去贵族性为特征的自学形态,并影响了日本江户画坛和日本绘画美育。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八年,刚走完了二十年泥泞道路的从维熙,“第一个发表了短篇小说《初春》,揭开了五十年代北京青年作家群文艺复兴的序幕”;第二年,他又以《大墙下的红玉兰》,把我国沉寂已久的中篇小说创作“推向时代的前列”。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接连发表了十几部中篇小说和十几个短篇小说,深刻地揭示了极“左”路线给党和人民造成的严重创伤,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个在苦难中仍然挚爱着社会主义祖国、在粪土中仍然闪烁着金子般光辉的人物形象。他的作品,如春雷滚动,如长风出谷,深沉雄浑,慷慨悲壮,读者看了无不为之动容。但是,前一阵从维熙的小说创作,似乎在主题的开掘和形象的塑造方面费心血较多,而在结构方面下功夫不够。正如陈辽同志所说:“多篇作品都是先从一个‘引子’  相似文献   

6.
7.
孙国英 《学语文》2004,(6):42-42
雯因情欲的冲动放弃了才华出众的剑,辉因政治上的欲望抛弃了系花雯。  相似文献   

8.
油画《春之祭》是画家王剑宏同志被选入第七届全国美展的一幅主题性绘画。发表在1989年第9期《美术》杂志上。作品主要是想通过一群中国农村少女,被日寇轮奸致死的惨状描绘,达到对侵略者兽性的控诉与挞伐的目的。为了深化这一构思,作者经心安排了“少女的性被摧残”这一关键性情节的逼真描绘。为了进一步升华主题的内涵,作者在正题之外还特意加上附题:“和平不能忘记战争”。如果这一作品表现得十分成功的话,真可算得上十分感人的“力作”。但得提出来商榷的问题是:作者在进行主题深化的同时,没有很好的考虑处理手法。由于作者在处理“性被摧残”这一情节上  相似文献   

9.
解翠红 《学周刊C版》2010,(8):199-199
孙犁是有独创风格的作家,他的小说追求散文式的格调、诗歌般的意境,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孙犁的作品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并以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又称“荷花淀派”。  相似文献   

10.
晚清著名学者刘熙载曾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水之精神写不出,以礁石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古往今来,写春的诗文可谓  相似文献   

11.
王学军 《学语文》2004,(6):40-40
读《因为崇高》 ,有一种流动的快感。在语言和情节的跳跃中 ,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厚重的质感。读完全文 ,有两句话始终萦绕在我心头 ,那就是辉说的“因为你崇高所以你不幸福”,以及剑回答为什么幸福所说的 ,“也是因为崇高啊”。这矛盾的话语不禁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小说中 ,剑起  相似文献   

12.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人物在功成名就之后,不是替自己修筑壮丽的陵墓,修建祀祠,就是让人给自己撰墓志,塑像留真,以传诸后世。可是也有少数人却不是这样。他们生前就反对别人给自己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甚至反对后人给自己修筑陵墓。主张立“无字碑”。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既是把自己放在群众之中,更是为了让历史来作结论、评功罪。这种谦逊的襟怀和超然的态度,不能不令人感佩。俄国的伯爵、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生前已名震  相似文献   

13.
美学(Aesthetics)由上世纪末的“显学”沉寂为本世纪的“边缘”之学,然而,这恰恰构成为美学的幸运境遇,因为意味着美学超脱了意识形态的沉重纠缠和精神教父的虚假自诩而走上一条思想自主和品格独立的逍遥之路,这也许驱使美学皈依到自己的本原的学术家园。遗憾的是,一方面,由于当下的美学探究依然难以超脱西方旧形而上学的思维阴影,另一方面,机械唯物论和经济决定论的狭隘方法论顽固地影响到我们研究策略的选择,再一方面,学术界追逐意识形态风潮和服从世俗的价值杠杆的心态也潜在地震颤了美学的宁静操守。正是由于种种的原因,招致美学研…  相似文献   

14.
一从维熙的中篇小说《远去的白帆》是极富魅力的。除了作家讲述的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它的结构艺术。《白帆》采用的是书信体小说的结构形式,用第一人称自叙的方式一贯到底,形成单一的封闭式结构。这种结形式,就其本身而言,并不新鲜,不象那种采用时间、空间高度压缩的结构形式,给人以大幅度的跌宕跳跃,神秘变幻之感。其长处是稳重平缓,内容充实,事件的来龙去脉十分清晰。它不仅在揭示主人公性格心理的发展过程上有着独特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增强作品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15.
《春悸》是一部描写抗击非典的好诗,它能把政论与抒情紧密结合,同时也把情、理、象交融,使长诗显示了雄浑、悲壮和崇高的艺术风格。但是长诗也有不够凝炼之嫌,有些章节显得较松散。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中篇小说的创作蓬勃发展、争艳斗丽,给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增添了新的光辉.从维熙的中篇小说,是百花园中别具风姿的一枝鲜花.他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第十个弹孔》、《杜鹃声声》和《泥泞》,以悲壮激越的色调和丰厚深沉的思想感情,描绘了在那灾难年月里的悲恸的时代画面,显示出社会主义时代新悲剧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里,从维熙的一系列中篇小说创作相当引人注目。这些作品,反映了我们国家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七七年这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老评论家钟惦棐同志曾称之为“反思文学”,“也就是对逝去的年代来一次再认识。……这种文学将会随着整个思想界的逐渐深化而深化。因此,它可以是伤痕的,也可以是没有伤痕的。”①这种文学创作,自然同作家本人的亲身经历有一定关系。从维熙深有感触地说过:二十年来“我在  相似文献   

18.
蔡仪先生在20世纪前期自觉地运用唯物主义哲学理论系统地解释人类审美现象,初步建立起具有现代学术形态且个性卓然的美学体系,<新美学>是其代表性理论成果.其哲学美学的研究方法、对文艺认识功能、意识形态功能的强调,对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但也存在着许多致命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如果允许我说一句表达我真实感受的话 ,我是怀着一种担心 ,开始阅读《父亲》的。理由很明显 :文章涉足的是一个“至今已觉不新鲜”的文学母题———父爱 ,主人公又是一个充满着泥土气息、没有高贵地位的平凡农人 ,而其文笔也说不上多么优美。因而 ,作者要实现超越或出新谈何容易。可是 ,当我读到“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 ,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时 ,心里颤动了 ;读到同宿舍的七姐妹哽咽着挽留那个弓背、一脸皱纹、满手青筋的父亲“就住在我们宿舍 ,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时 ,心里又颤动了 ;而到最后 ,当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那又…  相似文献   

20.
在崇高而又艰辛的路途上的追求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王雨佳我生长在一个教育世家,受家庭的影响,我从小就十分崇拜教师。可是由于十年动乱,不能使我走上正常的学习道路。中学毕业下乡当知青,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教育开始走上正轨。我考入了长春师范学院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