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那些历史上作恶多端的传染病大多数已经被人类有效地管制。20世纪70年代起,传染病这个人类的第一杀手已让位于心脑血管、肿瘤等其他疾病。这一切都使人们忘记了传染病曾经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我们似乎已感觉不到传染病的威胁了。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鸟类在世界范围内对微生物的携带和传播研究的现状,使用Web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数据库,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1990年以来已发表的鸟类对微生物传播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有关鸟类对微生物传播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研究力度逐渐加大;在研究内容上,中英文的文献均侧重于鸟类对病原微生物传播的研究,尤其是对病毒的研究,属于公共卫生的范畴。随着微生物耐药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加强对鸟类携带的耐药菌株的监测;在微生物生态学方面,鸟类迁徙对微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尚未被关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能够帮助人类更加全面的理解微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形成和维持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免疫学是一门新兴的生物医学前沿学科。人类应用免疫学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中国医学家用人痘预防天花的伟大实践。据我国医书记载,较为安全的人痘“种苗”于17世纪已在我国广泛使用,并先后传到了日木、朝鲜、俄国,后经土耳其传到英国。18世纪末,英国医生琴纳(Jenner)又发明了用牛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使这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烈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奠定现代免疫学基础的是19世纪末以法国学者巴斯德(pasteur)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物》(第二册、1995年人教版 )第 115页写道 :“人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有许多病原体 (又叫病原微生物 ) ,这些病原体一旦侵入人体 ,就有可能引起疾病 ,损害人的健康。”而第 119页写道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引起的 ,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书中前后这样的写法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认为“寄生虫”也是“微生物”。在 1995年人教版的《教师教学用书》第 192页写道 ,“病原体也叫‘病原生物’ ,是指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病的统称。”由此可以看出 ,教材第 115页中所指…  相似文献   

5.
谢萍 《职业技术》2006,(12):237-237
传统的会计理论一般从人类经济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反映控制资本及其运动。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和过度耗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外部经济的恶性膨胀等许多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经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疯牛病,21世纪人类的新瘟疫 记者:疯牛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人们对此高度紧张。如果说艾滋病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那么疯牛病会不会成为21世纪的新瘟疫?艾滋病与疯牛病哪一个更可怕? 洪涛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病毒学会主任委员):这个问题提得好。疯牛病从1985年在英国发现后,90年代初发展成为一个高潮,又逐渐扩展到西欧,目前已经变成世界性问题。疯牛病可能通过牛肉和牛肉制品,尤其是内脏和骨髓传染给人类,引起新型早老性痴呆症即新型克雅氏症。这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疾病,慢性、致死性、退化性神经系统疾病,由一种目前尚未完全了解其本质的病原——朊病毒所引起。  相似文献   

7.
武延生 《邢台学院学报》2013,(4):188-189,192
人是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栖居场所,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发展出了多种针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手段,血型、免疫系统、复杂的皮肤、身体开口处的结构和分泌行为;作用较为强烈的呕吐、腹泻、咳嗽、喷嚏等行为;体温和发烧、疼痛和不适的感觉以及下意识地对病原的回避均是阻止或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物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和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工、农业生产和医学等服务,促进人类及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始于古代,完善于近代,发展于现代。生命科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三大发现的其中两大发现属于生物学,即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和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20世纪开始,生物  相似文献   

9.
谁都未曾料到,20世纪80年代, 人类疾病目录中会增加一种令全人类恐惧的传染病,即被人们称为“人类的恶魔”、“世界瘟疫”的艾滋病。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个界说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从病因看是获得性,也称后天性,它区别于先天性,表明艾滋病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就有的。(2)从发病机制看由免疫缺陷即免疫系统的保护能力降低、丧失所引起的疾病。(3)从症状看是一种综合症,它包括由免疫缺陷所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总之,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常所说的艾滋病人是指血  相似文献   

10.
硅谷(Cilicon Valley)于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研学园区起家,70年代扬名、90年代鼎盛。半个世纪在人类历史上只是弹指一挥间,而硅谷却成为引领高等学校发展的样板,带动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享誉全球。  相似文献   

11.
一、传播学的定义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活动从人类诞生之初便已存在,是人们生存和沟通的手段,但是,将传播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则是20世纪40年代从美国开始的,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才在各高校中开设相关专业。所以,传播学在我国只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12.
一、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概况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一种独特的结构和办学形式,是其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0世纪初,美国已从一个半农业、半工业国变成了一个工农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大国。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的40年间,美国的工业企业数增加了2倍多,职工人数增加了3倍,投资总额增加了近9倍。在20世纪的头20年中,工业企业职工人数又增加了一倍,工业总产值则增加了4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理解1.概念的提出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地提出“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有3次。第1次在19世纪的欧洲,主要倡导者是卢梭(J.J.Rousseau)等人;第2次在20世纪初的美国,主要倡导者为杜威(J.Dewev)等人;第3次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遍及美、欧、亚洲等多国,主要倡导者为布鲁纳(J.Bruner)和施瓦布等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性学习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教学模式,教育学家们认为:教学不是追求“结论”,而是“解释”材料,学习者“通过自主地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会计理论一般从人类经济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反映控制资本及其运动.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和过度耗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外部经济的恶性膨胀等许多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学家就已开始讨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会计要进行绿色革命"的口号,到90年代初会计学术界便出现了"绿色会计"理论.本文正是本着这一理论谈谈我国推行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纳斯达克市场(NASDAQ)建立于1971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第一阶段的纳斯达克是一个柜台交易的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相当于中国的三板市场.NASDAQ市场真正得到迅速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力系统的信息化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起步,早期主要集中在发电厂和变电站自动监测/控制方面等电力生产自动化过程,20世纪80~90年代开  相似文献   

17.
批评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是由英国语言学家福勒等人在1979年出版的《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出来的。在十年之后的1989年,费尔克劳在《语言与权力》中又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CDA)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8.
百余年来人类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死亡率最高的前三位疾病在1900年是流感肺炎、结核和肠胃炎,到90年代则是心脏病、癌症和中风。青霉素和多种抗生素起了重要作用。强力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已被成功地用于人的器官相组织移植,此项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抗癌药物紫杉醇(Taxol)原产于紫杉,现在从紫杉树皮中分离出一种真菌能产生紫杉醇。微生物产品包括食品、医药工业用酶等,全世界的年产值已达2000亿美元。 根瘤菌、自生固氮菌及菌根有助于农作物生长及造林,苏云金杆菌(Bt)用于杀虫,利用农杆菌Ti质粒将病毒CP基因或Bt基因转入植物可获得抗病抗虫植物,卫星RNA以及核酶(Ribozyme)可防治植物病毒及类病毒病,已有报道虫生直菌可杀死蝗虫及棉铃虫  相似文献   

19.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从19世纪20—30年代起发轫,由于其顺应了人们教育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因而获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其间经历了萌芽期(19世纪20—30年代)泰勒期(20世纪30—50年代)、发展期(50年代末—70年代中期)和成熟期(70年代中期至今)四个阶段。客观地考察这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教材中关于传染病的知识单独列为一章,作了系统的介绍,但有关非传染病的知识,只是分散在各个章节中进行零散的介绍。笔者认为,加强对非传染病知识的介绍是当务之急。因为非传染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 一、非传染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 建国初期,传染病是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敌人。小儿麻痹症、天花、霍乱等传染病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和健康!但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的传染病已被消灭,很多已得到较好的控制,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