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研究2010年安徽省高考文综试卷历史试题,我总的感觉是与2009年风格相似,总体难度适中,但选择题难度有所增加;贴近现实,特色鲜明,体现新课程理念,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知识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从命题的指导思想上看,试卷追求"稳中求变,稳中创新",  相似文献   

2.
2006年江苏高考历史卷客观题部分总体来说继承并发展了2005年的命题风格,着眼于考查考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难度不大,仍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出新”的原则。笔者调查了苏北近400名历史考生的客观题答题情况,发现第3题失分人数较多,而这道题并不难,问题出在哪里呢?还是先来看题吧:  相似文献   

3.
2007年是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四年,前三年的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注重考查基本史实和历史阐释能力,把握了高考“稳中求变、稳中出新”的思路,贯彻了《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设计平实无华,设问指向明确,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将理论观点和思维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的特点,整体质量是较好的。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试题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1.历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不应超出《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近几年来,高考命题屡屡出现超纲现象,今年高考也不例外。全国卷Ⅰ第37题中土耳其民族主义运动这一考点就不在今年《考试大纲》所列范围之内。尽管有些超纲现象没有对考生回答问题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毕竟影响到了《考试大纲》和全国高考试题的权威性。2.要注意整体协调好一套试卷中题型与各知识板块内容分布的关系。文综试题多年未出现选择题或  相似文献   

5.
2007年历史高考试题剖析 一、试题的总体分析 1.2007年各套试卷基本上都体现了"以稳为主,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总体特征. "稳"表现在三个方面的内容:试卷的基本构成、题型、分数分布等试卷的组成部分,基本上不变化或者变化很小;内容考查基本都在考纲、主干内容之内,所考查的内容贴近考生生活、联系现买热点;③难度、深度基本上在课本、教学、学生认知水平范围之内,试卷整体难度力求平衡.如2007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题型构成及其分数列表:  相似文献   

6.
今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在稳定的前提下有所创新,体现了“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试题在题型、考查范围及其各部分的比例等方面都保持了相对稳定,适当缩短了试卷的长度。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了考查考生利用学科基本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使知识、能力和思想达到了有机统一,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根据抽样分析,试题考查难度为0.59,考生平均得分为88.6分,与2000年的试题难度0.6、考生平均得分89.7分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7.
2012年全国新课程卷历史试题特色鲜明,用材料型试题考查考生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体现了试题“能力立意”的特点。笔者认为,从一定角度看,第34题的命题意图、考查目标、材料选用和试题设计等,都值得分析和研究。原题如下:  相似文献   

8.
“芒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在“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变革中,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出乎老师和考生意料。这体现了高考命题反猜题,考能力,回归历史学科本来面目的特点,跟平时模拟试题大量考热点问题路数大不一样,热点很少涉及,或是隐性涉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数学科高考旨在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0 0 3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题突出了能力立意 ,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要求 .在试卷结构上 ,选择题减少为 1 0道 ,总题量减为 2 0道 ,使解答题的分值有所增加 .坚持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同时 ,认真贯彻以“考生为本”的理念 ,使试题安排尽量适应多数考生的应试心理 ,为考生着想 ,引路 ,不故意难为考生 ,是试题的重要特点 .我们仅以理科第 (1 8)题、(1 9)题、(2 0 )题为例 ,对每题中每一问的设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Ⅱ历史试题(以下简称今年试题)在克服2007年试题存在的问题的前提下,注意创设情境,体现学科价值,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一、创设全新情境,体现课改理念今年试题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就是大量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国卷Ⅰ选择题12题中,有11题是材料型选择题,全卷材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 ,师生普遍感到难度很大。综观今年文综试卷 ,结合阅卷所得信息 ,本文试对其中的历史试题作一简评 ,并就今后历史教学及历史复习谈谈看法。我们认为 ,2003年文综卷为我们展示了如下特点 :稳中求变 ,稳中求新。所谓稳 ,首先 ,今年的试题 (指历史部分 ,下同 )能较好体现两个有利原则 ,即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就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说 ,试题的切入点与考查的知识点 ,都是高中学生所必须掌握的重要历史知识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主干知识。如 ,客观题部分第16~19题的土地问题、第20~23题的民主…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全国高考数学卷Ⅰ紧扣考试大纲,整个试卷有效贯彻实施了"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涉及知识点的覆盖面广、起点低、坡度缓,充分重视难度适中,与2005年高考试卷相比,全卷稳中有新,稳中求变,保持了高考的稳定性.试卷能区分出不同考生对基本概念掌握的层次或效果不同,强化应用意识,倡导理性思维,体现创新意识的考查.2006年高考数学试卷在难度设置顺序上更显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试题立意朴实而又不失新颖,体现了文理差异,显然有利于高等院校对人才选拔的需求,区分度明显.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是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实行自主命题的第5年,文综历史科命题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2013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为依据,综合高校招生和高中课改的实际情况命制而成。试卷保持了福建文综历史近年来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过去4年相比,试题结构、题型、题量均未发生变化,全卷仍然是12道选择题和2道主观题,分值分布今年略有调整,第41题选做题增加1分,必考题第38题改为36分(参见表1、2)。保持试卷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考生的备考与应考,实现对考生真实水平的考查。试卷层次梯度分明,难易适中,难度值与过去4年基本相当,维持在0.50至0.60之间,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命题思路。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全国卷I历史试题继承了2007年以来的命题思路和基本风格、题型结构。考生与老师普遍反映:选择题灵活性和干扰性有所增加,需要较多时间分析判断;非选择题设问宽泛,组织答案较难、得分不易;总体感觉不甚理想。这与2009年高考后的情况基本相同,但也有明显不同——师生对这份试题少了一些批评,多了一些肯定。客观地讲,2010年全国卷I历史试题尽管存在专题知识考查分布不尽合理等问题,但其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全国高考文综卷Ⅱ历史试题,蕴含着命题者对知识的精妙组合,对考生热切期待的回应,精彩之处多多。如选择题13题至16题的设计体现了一个“巧”字,巧妙地考查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不落俗套、不偏不怪、角度独特、立意新颖。非选择题37题也值得称道,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考查。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全国普通高考数学命题 ,朝着“三个有助于”努力 .试卷设计体现《考试说明》的要求 ,题型、题量、结构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题型比例配置适当 .命题稳中求改 ,锐意创新 ,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以下结合广西高考评卷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广西考生答题数据统计分析 ,对试卷、试题作评价 ,并提出我们的思考与建议 .一、试题的特点与导向1 .突出考查学科的主体内容 ,给中学教学以正确的导向有一批试题紧扣概念定义 ,源于教材 ,侧重考通性通法 ,淡化特殊技巧 ,引导大家钻研教材 ,夯实基础 .例如 ,理科第 (1 8)题复数题 ,紧…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坚持问题立意、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使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了有机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更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邓志芳 《中学文科》2009,(6):108-108
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总体表现出了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的特点。主要变化有如下三点:一是试题分配比例,古代史题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比重相对较高;二是选择题取消了题组的形式,使试题覆盖面更广;三是材料型选择题大幅增加,比去年增加一倍,占选择题的2/3以上。更增强了试题的灵活性,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这也是2008年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丁学勤 《现代教学》2014,(10):53-54
2014年上海高考英语试卷秉承了多年来上海高考英语试卷命题的一贯风格,通过选取广泛新颖的语言材料,创设真实地道的语言环境,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真实性和实用性。同时,今年的上海高考英语试卷反映出“稳中求变”的思想,对题型作出了较大改革:语法知识考查从选择题转变为填空题;词汇题量增加一题;阅读题量增加一题,并去除了原有的选标题题型;翻译题分值则增加两分。  相似文献   

20.
一、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的特点 第一,稳中求变.试题在整体框架、试题数量、对应用题的考查等方面与2009年基本一致,试题难度略有下降,控制运算量,使考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理解题意,分析、解决问题.第二,强调基础.文、理科试卷遵循考纲,立足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试题平稳而又不乏新意,平中见奇,难易适度.选择题,文科1-10题,理科1-8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