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侠 《教育教学论坛》2014,(31):101-102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短小却又优秀的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还引发读者深深的思考。本文就《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板书图示】 21圆明园的毁灭 【文本简说】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的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  相似文献   

3.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训练重点项目是“写文章要有中心”。作为本组教材的首篇,这课的教学应先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并逐步领悟课文的中心思想,再进一步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一、抓住关键,初步感知中心这里的“关键”指的是课文中那些能够让我们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 这是本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3.学习生字词语;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  相似文献   

6.
《圆明园的毁灭》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的一篇课文,文中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文章语句生动、词汇丰富。由于文中介绍的有关圆明园辉煌景观的内容如今均已消失,无法再现,因此,教学本文时必须...  相似文献   

7.
《圆明园的毁灭》是课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构思巧妙,题眼是毁灭,重点却写辉煌,其目的正应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把最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就是悲剧。的确,学生对圆明  相似文献   

8.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教学这课,既要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又要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经过。的课堂上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如何通过文中简洁的语言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如何强化学生对圆明园毁灭前后所产生的一美一惨、一爱一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自然成了这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电教手段,精心组织课堂结构,取得了…  相似文献   

9.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讲读课文。教学重点是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国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导读。一、审题入手,捕捉中心讲读课文,从审题入手。先由前篇课文《颐和园》美丽景点的概括介绍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后板书"圆明园"。提出问题:圆明园也是一座皇家国林,它比颐和国更要气派辉煌。可现在怎样了呢?(出示圆明园残垣断壁的挂图)已被毁灭,成了一片废墟。在"圆明园"的后面加上"的毁灭",把题目补充完整。(激发学生的兴趣)圆明园当时是什么样子的…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这是“九义”教材语文第八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愤恨,激发人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在写景叙事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引导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读书方法,对课文多读、多想、多体会,获得真切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是…  相似文献   

11.
一、激情导入新课1 一百多年前 ,在北京西北郊有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壮观的皇家园林 ,被人们称为“万园之园” ,这就是圆明园。(板书 :圆明园)而今天 ,我们再也看不到它昔日的辉煌 ,看到的只是残垣断壁(用电脑多媒体播放图片《圆明园遗址》) ,圆明园已经彻底被毁灭了。(板书 :的毁灭)圆明园为什么被毁灭?2 同学们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预习时提出了大量的问题。好 ,让我们带着各种困惑和不解进入课文 ,寻找答案。二、导学达标1 词语理解某(姓名)同学有一个问题 ,(出示 :众星拱月) ,请大家帮她想个办法 ,除了查字典 ,还有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周泽锋 《云南教育》2000,(23):35-35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该文通过讲述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笔者按以下步骤教学。   一、假想旅行 引发热爱   1.假想旅行 ,导入新课 :同学们 ,请闭上眼睛 ,现在我们的时空列车将要开往清朝的一座皇家园林 ,也就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2.播放反映昔日圆明园景观的录像 ,让学生了解当年圆明园的辉煌。   3.配乐齐读课文第 2~ 4自然段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挑选导游 ,…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引入(一)这节课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二)师生一起回顾第一课时内容.师:通过预习,我们已知道课文是围绕课题中的“毁灭”在写,主要从圆明园毁灭前和遭到毁灭这两方面来写的.在描写圆明园毁灭前的景观时,作者突出了它是一座——生: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相似文献   

14.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训练组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文章以简洁的语言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本组的训练重点是写文章要有中心。这是侧重于指导写的训练项目。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文章要有中心的训练 ,主要应指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体会作者是怎样做到写文章有中心的。进行写文章要有中心的训练要在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时 ,首先应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课文容 ,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再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相似文献   

15.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课文第二段重点介绍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言简意赅。现谈谈该段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一导入新课,扫清阅读障碍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跟老师一起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生:圆明园的毁灭。师:(板书课题)"圆"里面的点要写得长一些,写"园"字要写好里面的竖弯钩。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也搜集了相关资料,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圆明园?生:曾经的圆明园非常宏伟。生:曾经的圆明园里面有无数珍藏。生:圆明园是一个皇家园林。生:圆明园的毁灭让人非常痛心。师: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充分,了解了不少资料,我相信大家对于文中的字词也一定认识了。(出示)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损失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表达了作者的愤怒与痛惜之情。第2至4自然段(共12句话)重点介绍了圆明园的建筑特色和收藏文物的珍贵。在这三节中 ,作者通过简洁却内涵丰富的每一句话 ,能极尽人们想象的每一个词 ,详尽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与壮观 ,抒发出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圆明园毁灭的介绍 ,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教学建议 :一、直奔重点 ,理解内容1 揭题激疑 ,直切重点。揭示课题后 ,即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看了…  相似文献   

18.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写文章要有中心”。建议在教学本课时,先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概括深交的中心思想,再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一、揭示课题,激发学文的积极性1.教学伊始,可安排如下导语;“圆明园曾经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园中有宏伟的建筑群,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仿西洋的景观,为世人惊叹不已,被誉…  相似文献   

19.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训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生动、简炼的语言讲述了北京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象及其毁灭,表达了对祖国的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杨瑞月老师执教该课紧紧抓住重点段落和关键词语,指导学生充分读书感悟;运用CAI辅助教学,以形象动感的情境启发学生理解、想象、激情,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圆明园的毁灭》是“九义”教材第九册(五年制第七册)的一篇课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借助“预习”和“思考练习”学习课文,培养自学能力.一、借助“预习”,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预习”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再把圆明园被毁灭的部分找出来,作上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