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天山景物记》中写野马群在夜间和牧马一起亲热地吃草、嬉逐,黎明时分离远去。谷兴云在《文教资料简报》一九八三年第六期上引证科学字论著认为:天山没有野马,只有野驴。文中说,野马是濒临灭绝的野生动  相似文献   

2.
《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见现行高中语文第2册)一文对“野马”作了十分生动的描写,给人印象很深。但文中所谓“野马”是不是真的野马,颇成问题。根据《辞海·生物分册》解释,野马“产于我国甘肃西北部和新疆邻近地区及准噶尔盆地,蒙古亦产。数量稀少。为世界上唯一生存的野马,在学术上有重要意义。”(见该书第57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12月版)  相似文献   

3.
当代名作家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是中学语教材的传统篇目。它以绚丽多彩的语言.十分形象地描摹了天山奇丽的景观和丰饶的物产.作家笔下的高耸入云的天山雪峰、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溪流、迷人的夏季牧场、齐藤高的无尽野花、矫健的野马鹿、淳朴的哈萨克牧民……像一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三册所选碧野同志的《天山景物记》(以下简称《记》)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作者以他那饱含激情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秀丽的天山风光图。但其中有关野马的描写却不符合实际情况。首先,它对野马形态特征的描写失误,而其关键在于鬃毛。文中两次写到野马的鬃毛:第一次说:“那长长的鬣鬃,在黎明淡青的天光下,就象许多飘曳的缎幅。”第二次又说:“在日出的草原上,还可以看见(立乞)立护群的公野马的长鬣鬃,那鬣鬃一直披垂到膝下,闪着美丽的光泽。”一句话,野马的鬃毛修长而漂亮。但修长漂亮的鬃毛对野马来说却不相  相似文献   

5.
全国通用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以碧野的《天山景物记》作为开卷第一篇,别开生面,耳目一新。这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游记,文章以“我”的行踪视野为线索,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天山景物的奇伟壮观,热情洋溢地歌颂了祖国大自然的富饶美丽。读后,我们仿佛同作者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的同志,请我谈谈《天山景物记》的创作过程和体会,因这篇文章从1980年开始被收入高中语文课本,据说读者已达九千多万。我因近期视力欠佳,短时间内不能成文。在一个南方初冬的午后,我同女儿黄铮坐在阳台上,暖洋洋的阳光照耀着,几盆盛开的紫菊、黄菊在微风中轻轻摇动。黄铮这时突然跟我谈起新疆,我便一下子醉到昔日美好的时光里去了。就在这种气氛中,黄铮向我问起《天山景物记》的创作情况。我于是谈兴很浓地与女儿谈起来。下面便是我们父女俩的谈话记录。  相似文献   

7.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二册的文体分类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看课本的部分目录。第一册“第二单元记叙文”,包括《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等;“第五单元散文”,包括《荷塘月色》、《灯》等。第二册“第二单元记叙文”,包括《包身工》、《荷花淀》等;“第三单元记叙文”,包括《土地》、《黄山记》等;而后又列出一个“第五单元散文”,其中包括《天山景物记》、《风景谈》等。据有关介绍,全书一至四单元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实用文部分,第五单元为  相似文献   

8.
一焉耆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一课《天山景物记》中有一个地名“焉耆”,课本给“耆”注音为qi,这是错误的。“焉耆”无论作古西域国名,历代府县名,还是作为解放后的自治区名,抑或是自治县名,“耆”字的读音不是qi而是peng。(见王力《古代汉语》上册第二分册第488页) 二繁漪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十八课《雷雨》,特地给剧中人以繁漪的姓氏。“繁”字注音为fan,殊为不妥。“繁”是多音字,在作姓氏用时,应注音为po。曹禺先生在给该人物定名时,是有  相似文献   

9.
在《〈天山景物记〉的电影描绘》(见《泉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中,我从电影配景的角度分析了著名散文作家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的艺术特色。本文拟就色彩描绘方面再撷几端,略作分析,算是它的续篇。《天山景物记》的艺术美是多方面的。如果循其创作手法寻择下去,我们不难发现,那充满感情、充满生命意识和艺术感觉的灼炽夺目的色彩描绘尤为突出。“天下之物,不外形色而已”(沈宗骞《芥丹学画编》),自然中物质形态本身是具有色彩的。这正如马克思所说“色彩的感觉是美感的最普及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一)》248…  相似文献   

10.
【阅读指向标】人教版语文课本第八册第一组课文安排了《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双龙洞》、《七月的天山》这几篇课文。文章中,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在这些文章当中,作者都用到了比喻,使描写的景物变得生动鲜明,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本次写话专题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用好比喻这一修辞方法,帮我们更加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1.
今年秋季全国统一使用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的第一课,是湖北省老作家碧野同志的散文《天山景物记》。选人这篇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有什么教育意义呢?碧野同志曾向笔者介绍过文章写作过程中的一个插曲。作者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五六年秋天第一次去新疆,文章是一九五六年秋回到北京以后写成的,开始并没有想到要写这么一个题目。当时秦兆阳同志担任《人民文  相似文献   

12.
对比和衬托是课本中常用的手法,如何区分这两种手法确实是个难题。例如《纳谏与止谤》一文,既讲了纳谏之利,又讲了止谤之害,纳谏和止谤是人处理问题的两种方法。不分主次,性质相同,所以是对比。而《天山景物记》一文,写天然湖的景色。  相似文献   

13.
《天山景物记》是职高《语文》第三册的教读课文。作者碧野通过对祖国边疆绮丽景色和牧民们幸福生活的描写,抒发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文中的景色描写丰富多彩,极具特色。作者娴熟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加上细腻的文字描写,使天山的景物跃然纸上,给人一种挥笔即可画出的感觉。我任教的美术装璜专业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年的绘画基础,如引导他们发挥专业特长,结合课文内容创作一幅“天山景物图”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以激发他们再创作的欲望,达到寓教于画的目的。我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映衬——《天山景物记》的写景艺术之一山东/单海波在文学作品中,为了描写某事物,往往特意利用其他事物作陪衬,虚实相生,烘云托月,这种方法叫做映衬。如《天山景物记》中描写天然湖的两句: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作者在描述了“...  相似文献   

15.
在高中语文第三册的第一单元里,《天山景物记》和《风景谈》是重点课文。教者在分析它们的写作特点时,用了对比教学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堂教学是这样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天山景物记》以诗一般的优美的语言和明朗、清新的风格,描绘了天山的丰美景物,使读者饱览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边疆风景画卷,而成为当代文学作品中众口交誉的文杰作。作品之所以取得艺术上的巨大成功,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7.
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有两处写到新疆草原上的野马: “那长长的鬣鬃在黎明淡青的天光下,就象许多飘曳的缎幅。”“当野马群远离人们站定的时候,在日出的草原上,还可以看见屹立护群的公野马的长鬣鬃,那鬣鬃一直披垂到膝下,闪着美丽的光泽。”这两段描写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很深。然而今年夏天我到北京在动物园看到野马之后,发现作者的描写有一个不小的疏忽。记得那一块说明的木牌子上面写着:“野马。……头大,额毛短。”原来野马的鬣鬃很短,只有几寸长。回来以后仍不放心,唯恐所见的那一匹属不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多年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了试验 :让学生把《天山景物记》看 2 5分钟 ,然后合上课本 ,要求其讲文中描写了多少种景物。不少学生不知文中讲了天山的几种“景物” ,令人瞠目结舌。后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又进行了试验 :让学生看《这不是一颗流星》1 5分钟 ,叫学生回答文中主要写的谁 ,学生有的说是浩波 ,有的说是阿婆 ,有的索性说主要写的是二个人 ,七嘴八舌 ,莫衷一是。试验表明 ,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一些重点篇目的阅读理解一定要养成精读细思的习惯 ,只有精读细思 ,对文章题旨方能准确把握和领悟。如果不精读细思 ,只是走马看花 ,浮光掠影 …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4年第12期之王闰吉先生撰写的《〈天山景物记〉语病分析》一文,指出当代著名作家碧野先生的《天山景物记》中的“多处美中不足”,并对其“优美的语言里遮掩着不少语病”处进行了细致的评改,着实让人佩服。不过,为了使这最早见于《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中,也是迄今难得的少见的描写天山这样“庞然大物”,却又写得如此“绘形绘色”“形神俱备、文质兼美”的“经纬交织、点面呼应、动静结合、色彩斑斓的立体‘长卷’”的“成功范例”(详见原统编必修教材课文“预习提示”),不至于“微瑕掩玉”,久居天山牧…  相似文献   

20.
现代著明作家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作家以清新明丽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动静互衬,色彩斑谰的天山立体长卷,热情地歌颂了祖国西北边疆富饶秀丽、雄奇壮观的大自然和牧民幸福美满的新生活,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文中对景物的描写精心设计,采取形象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