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通史是大学历史学本科阶段最重要的课程 ,据笔者所知 ,除了一些大学采用自编教材外 ,长期以来 ,全国各高校史学本科课堂教学教本 ,中国古代史部分较为普遍采用的教材为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相关部分及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中国史纲要》属名家主编 ,各部分撰写者亦属学术名家 ,上个世纪60年代写成 ,较之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等大型通史著作 ,篇幅适中 ,且撰写目标即为教材 ,易于课堂教学使用 ,该书利于教师在自己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课堂发挥 ,因而在师资力量强的重点高校较多采用 ,影响甚广。但就本人近十年实际教…  相似文献   

2.
綠林赤眉起义图說明(一) 西汉末年,农民起义軍主力有二支,一支是在南方荊州南阳(今湖北西部和河南南部)一帶的綠林軍。另一支是在东方青、徐(今山东和苏北)一帶的赤眉軍。在南方,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北)人王匡、王凤发动飢民数百人起义,以綠林山(今湖北当阳东北)为根据地,称为綠林軍。公元22年,起义軍分  相似文献   

3.
王粲《登楼赋》 兹楼 《赋选》以为“登当阳城楼”。误。王粲所登城楼,旧说有当阳(属湖北)城楼(《文选》李善注引盛弘之《荆州记》说)者;有江陵(屑湖北)城楼(《文选》刘良注说)者二说。但核之赋中所言“漳水”、“沮水”、“陶牧”、“昭邱”等地理方位,则“当阳”、“江陵”二说显属不合。今据郦道元《水经注·漳水注》:“漳水又南迳当阳县,又南迳麦城东。王仲宜登其东南隅,临漳水而赋之曰:‘夹清漳之通浦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 讲课要用教材。 首先是使用那一本教材问题。现在通行的教材很多。有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以上两种都是四卷本。白寿彝编的《中国通史纲要》一卷本等等。总的看,三十五年来我们出的中国通史教材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成果都是很丰硕的。但是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使用它们时,反复权衡,总觉得多了些什么,或少了些什么。这并不仅仅指卷数的多寡和篇幅长短而言,也包含着实际内容所需和所  相似文献   

5.
1919年至1949年这一段历史,通常叫做中国现代史。在这部多卷本《中国通史》的体系中,它是中国近代史的下段。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纲要续篇·题记》中说:"这个时期历史也属于中国近代  相似文献   

6.
清末1911年“皇族内阁”有满族阁员几人?其中皇族占几人?有无蒙族入阁?这个问题在多种史学著作中众说纷纭。主要说法有三:其一,满八蒙一皇五说。南开大学、山西大学等六院校合编《近代中国史稿》认为:“在总理、协理和各部尚书十三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仅四名,蒙古旗人一名,满族八人,而八名满人中,皇族又占五名。”①持同一说法的还有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史论文集》收入的刘桂五《辛亥革命前后的立宪派与立宪运动》和李宗一著《袁世凯传》等。②其二,满九皇五说。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认为:“在内阁大臣十三人中,满族  相似文献   

7.
关于“巴峡”在哪里,主要有两说:一说在四川巴县,这是根据古本杜诗旧注;一说在湖北巴东县南,主此说者为一九五七年浦江清、吴天五合注的《杜甫诗选》  相似文献   

8.
刘福通是元末农民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是一位反抗蒙元贵族统治的农民英雄。他的死,直到现在仍是一个谜。有人说是死于自己的部下、战友朱元璋之手,也有人说他死于贩盐起家的张士诚之手。那么,刘福通到底死于谁人之手?现据史料考辩之。 持刘福通为张士诚部下所杀的观点的同志及其作品有:吴晗《朱元璋传》、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中外历史年表》、周谷城《中国通史》、尚钺《中国历史纲要》、刘泽华《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9.
有关《季氏将伐颛臾》一课的时代背景,人教社的教学参考资料摘录了周谷城先生《中国通史》和郭沫若先生《中国史稿》中的若干段文字。这些史料中,距今最近的历史事件是发生在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1年)的“四分公室”。其  相似文献   

10.
苏轼的《念奴骄·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以怀古为题,抒发襟抱的豪放派词作,下面从几个方面作些比较分析。一、怀古的地点——虚拟与实写“黄州赤壁”与“京口北固亭”是两位词人登临望远,怀古抚今的地点。苏轼怀古的“赤壁”,论者多有评说,一般认为三国赤壁之战的“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也有认为在蒲圻县西北,“黄州赤壁”并不是赤壁古战场。俞平伯先生在《唐宋词选释》中说,“……但词人吊古,每借以咏怀,即地望稍误,正不必以词害意,且着‘人道是’三字,见得当  相似文献   

11.
“畜民”一词出自《尚书·盘庚》“汝共作我畜民”。范文澜先生认为:“畜民是说民贱同牲畜”(《中国通史》第一册第47页,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郭沫若先生说:“‘畜民’是奴隶主污蔑奴隶大众的称呼”(《中国史稿》第一册第173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要之,两说均认为“吝民”就是象牲畜一样的奴隶。当然,“畜”字是可训为“牲畜”之畜的。如《左传》僖公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中的  相似文献   

12.
戊戌维新运动究竟起于何年,终于何岁,对其起因及其性质,究应如何理解,解放前的著述且放下不说,解放后,几种有代表性的著作是这么认为的: 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说: “在……民族危机严重和阶级关系紧张的情况下,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变法维新运动。维新运动具有救 亡和抵制人民革命的双重性质,但变法主张的公开提 出。起了主要是积极的政治影响”。 周谷城撰著的《中国通史》说: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六卷本《中国历史》 ,是由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先生主编 ,集合了数十名史学专家 ,历时七个春秋 ,数易其稿 ,精心撰著而成。作为大学历史教材 ,应该是内容全面、丰富 ,史料可靠、可信 ,论述平实、公允 ,极具分寸感 ,文字明白晓畅 ,可读性强。该书做到了这一点 ,也是它有别于以往教材的第一个特点。该书总计6卷300多万字 ,上起远古 ,下迄当代 ,是一部迄今为止内容最全、下限最近的大学中国通史教材。就含量来讲 ,远远超过钱穆的《国史大纲》、郭沫若的《中国史稿》、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等书。该书体现了重大改革 ,克服…  相似文献   

14.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冬,曹操与孙权、刘备之间在今湖北境内爆发了一场大战,这就是决定“天下三分”的赤壁之战。古今学者对于赤壁战场的地理位置,聚讼纷如,有汉川((氵义)川)、汉阳、黄冈、蒲圻、武昌等不同说法。随着学术探讨的深入,现主要有二说:一为“蒲圻说”,认为今蒲圻县西北江边的赤壁山即古赤壁;另一为“武昌说”,认为古赤壁应即今武昌县西南江岸的赤矶山。王琳祥先生近作《赤壁战地辨析——与万绳楠先生商榷》(载《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4期,以下简称《辨析》)其引言“万先生否定蒲圻赤壁之说,深得我心”  相似文献   

15.
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将战略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当代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激励下 ,迸发出勃勃生机 ,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与建设性的发展。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新问题 ,催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者们进一步深思和努力。(一 )中国通史研究的走向繁荣。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 4册已于19 79年出齐。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出到 4册后逝世 ,由蔡美彪等在新时期续写完宋到鸦片战争前的第 5至 10册 ,并以《中国通史》10卷本…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和《绿林英雄罗宾汉》均是描写绿林英雄起义始末的两部小说。这两部作品不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一定的区别。该文将从成书过程、思想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以便更清楚地认识它们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 晋水发自何山,绵山位于何处,历代对这两大问题,争论不体,说法各异。《水经注》:“晋水出晋阳县西悬壅山。”这一提法早已在群众中造成了深远影响,主此说者颇多。由于晋水直接牵连到唐叔虞的封地问题,故争论的焦点,也大都集中于此。而主晋阳说最早的根据始见于《汉书·地理志》太原郡晋阳下:“故《诗》唐国,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晋水所出,东入汾”。此说一出,历代相沿,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  相似文献   

18.
读白寿彝先生近年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一书第六章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节,在记述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这段历史时,有这么一段话:“有一天,带领戍卒的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用话去顶撞他,军官大怒,责打吴广,并把剑拔出来,吴广夺过了剑,把他杀了,陈胜把另外两个军官也杀了。”这段文字,是作者根据《史记·陈涉世家》的记载记述的,不过将原文语体化了。这里作者明白地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常要问:想看一本中国通史,以哪一本为好?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许多年来,我们耗费了过多的时间精力,翻来覆去地编写大中学校的历史教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佳作似不甚多,读者能够看到的更少。范老的《中国通史简编》惜无全书,这几年续出两册,还缺好几百年的历史。续编究非原书,不管续者如何高明,总不能改变这个事实。而且全书即使告成,也是煌煌十册的大书,普通读者也难通读。根据目前的情况,除作为高校教材的翦老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外,可供普通读者  相似文献   

20.
《资治通鉴》把绿林起义发生的时间记在王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一般著述都采此说.然将《资治通鉴》和《汉书》、《后汉书》以及其他有关史籍加以对照,便发现《资治通鉴》把绿林起义定在天凤四年是有问题的.《汉书·王莽传》地皇元年(公元20年)载:"是时,南郡张霸、江夏羊牧、王匡等起云杜、绿林,号曰:下江兵."《后汉书·刘玄传》载:"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泚而食之,更相侵夺.新市人王匡、王凤为平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藏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地皇二年,荆州牧某发奔命二万人攻之,匡等相率迎击于云社,大破牧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