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产品具有商品属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社会分工的出现又使艺术产品的交换成为可能。“如果没有分工,不论这种分工是自然发生的或者本身已经是历史的结果,也就没有交换。”原始社会的艺术,由于当时没有什么社会分工,没有进行产品交换的必要,因而原始文艺就只有使用价值,而不具备任何的交换因素。原始文艺也不具有商品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物质生产方面连续出现了畜牧业和农业,农业和手工业,以及农业、手工业和商  相似文献   

2.
一、馬克思主义者論以农业为基础从历史发展来考察,农业劳动(包括漁牧和采集)是人类最早而且最主要的生产劳动。农业劳动与工业劳动,原来并没有明显的分开。人类最初的劳动目的,是占有和生产食物。真正的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如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主要是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为了维持其最低的生活,有可能出现“剩余劳动”才出现的。这种“农业剩余劳动”的产生。依赖于两个界限或两个基础:自然的丰度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农业劳动是人类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随着社会分工、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在历史上逐步形成的。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依赖其所由生长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逐渐改变着自己的面貌。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已出现了氏族部落之间的定期交换集市。随着奴隶制图家的建立,我国古代的城市也就出现了,从而“把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作为整个社会分工的基础固定下来”。当时,城市既是奴隶主贵族进行政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广大农村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专业户、重点户、新经济联合体(以下简称“两户一体”),适应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了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这是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重大突破。本文拟就分工协作、“两户一体”与农村商品生产的关系作些初步探讨。发展社会分工、提高专业化协作程度是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迫切要求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直接相对立,是一种以商品交换为特征,以生产力和社会分工一定程度发展为基础的生产形式和交换形式。社会分工既是商品生产的前提,又是促进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分工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得出历史唯物主义一系列重要结论。马克思、恩格斯从分工本身的变迁、分工与社会历史的变迁、分工与个人的发展三条线索入手,梳理、讨论分工问题的基本思路:分工本身经历了自然分工、社会分工的自发阶段和社会分工的自愿阶段的发展过程;分工把生产力、生产关系、私有制、阶级、国家等社会历史范畴贯串起来,构成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在私有制下,束缚个人发展的自发分工是人类异化的根源,只有自愿分工才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6.
职业指导的基本理论(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一基于职业的本质与作用职业是社会分工形成的。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生产的三次大分工,第一次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第三次是商业的兴起,出现了农工商等各行各业。分工是产生社会职业的基础,而职业的载体是人,没有人也就无所谓职业。人类社会生活的长河是无限的,作为个体的人只能在其有限的生命的时间之中和在其活动的有限空间之内,在社会分工中占一席地位,这就是他的职业。所以,职业的本质含义是人对社会的关系。职业从分工的角度而言,指在业人口从事社会劳动并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工的产生、发展和分工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两个方面,研究、比较了斯密和马克思的理论。本文认为,亚当·斯密是从人性和功利的角度说明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并主要从劳动的熟练阐明分工对生产力的作用,而马克思则从人们面临的客观物质条件出发分析分工的产生,从劳动的社会性质论述分工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本文还说,社会分工发展缓慢,既是少数民族贫困的典型特征,也是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 ,从其本身意义上讲 ,应具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城市不断发展 ,人口聚集 ;其二是农业人口的不断减少 ,农村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城乡差别不断缩小。我们知道 ,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引起的社会分工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决定性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曾指出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 ,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因此 ,城市化的根本作用就是在以文明替代野蛮的过程中推动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一 )加剧资本积累 ,增强经济实力 ,推动经济…  相似文献   

9.
刘俊利 《新高考》2010,(1):35-36,41
考点整合 1.早期资本主义发展。 14、15世纪,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在手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出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现象,资本主义产生,并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此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要是工场手工业和早期公司等。  相似文献   

10.
朱琳  李尚敏 《教书育人》2011,(30):48-50
职业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有其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职业道德的产生及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引发的社会大分工。当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分工亦不断发展,人们的职业和职业道德也便随之应运而生并发展起来。[1]  相似文献   

11.
1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1)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切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个别国家来看,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2)自然条件对于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资产阶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过分强调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作用,而忽视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在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较大,随着科  相似文献   

12.
<正> 建国以来,我们至少有两大失误,一是不重视发展商品经济,二是不重视人的价值,这使我们吃了许多苦头。在改革的今天,探讨商品经济与人的价值,无疑是有意义的。 1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一方面来源于社会的分工,另方面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生产力要经过充分发展的社会分工阶段,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的必要性体现在:其一,合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而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及能力又是有限的,因此,必须要有多方合作,才能成就一项  相似文献   

14.
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日本社会出现了城市运动.由于日本的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城市社会建立起来了.本文从幕藩体制、社会生产力、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等方面,探讨日本城市运动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专业”散论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一)何谓专业?我们大体可以从广义、狭义和特指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从广义的角度看,专业即某种职业不同于其它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它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每个成年的原始人都得参加共同的以自我保存为目的的生产劳动,无所谓分工,无所谓职业,因而也就无所谓专业.但是,到原始社会末期,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也随之出现了.先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然后是体力劳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农业生产活动所作的精辟分析,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社会分工的基础。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只有当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到足以使农业中出现剩余劳动,能为社会提供剩余农产品,社会分工才能存在,而且,只有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分工才能进一步发展(参见《资本论》第一卷第561页,第三卷第716页)。这些论述论证了农业劳动在社会分工的产生及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了农业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命题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7.
敬业奉献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发现,敬业奉献对社会的道德导向和经济建设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敬业所谓敬业,就是尊重自己的职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责。敬业的前提是对社会职业分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各种不同的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微,各有各的存在价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彼此不可替代。职业分工与职业协作紧密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社会分工发展史角度出发,剖析了分工深化和职业演进的逻辑主线,以及数字经济时代新职业促进专业化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表明,新职业是社会分工深化的必然产物,纵观人类社会分工史,可以总结为六次社会大分工,在每次社会分工大背景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职业,新旧职业交替见证了社会发展,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新职业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从数字技术、产品、人才、企业等多维度促进了专业化发展,开启了"分工深化→新职业产生→专业化发展→生产率提高→市场扩张→分工深化"循环持续机制,发挥了"永动机"作用。数字经济时代,新职业不仅促使我国传统产业活力得到极大释放,而且也驱动新兴数字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提质增速的新动能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1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 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切分工,其中包括国际分工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个别国家来看,一国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2) 自然条件对于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20.
从城乡关系看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始公社时期,没有城乡之分。城乡的分离,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农业分离和商品——货市关系发展的结果。手工业离开农业而独立,进一步促进了交换,商品生产也跟着出现了。手工业、商品生产汇聚的地方,物品交易进行的地方,城市就慢慢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