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于学岭 《新体育》2013,(6):102-102
在中国体育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套由淄博陶瓷篆刻家谭玉伟先生历时两年创作完成的陶瓷印《奥运中国冠军榜》。  相似文献   

2.
苏冰 《集邮博览》2012,(11):12-13
2012年10月20日,中国邮政增加发行了一套《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中国陶瓷家族的又一成员登上了新中国邮票的舞台。《德化窑瓷器》邮票一套共四个图案,分别为"白釉夔龙纹双耳三足鼎、白釉象耳弦纹尊、白釉观音坐像、白釉达摩立像"。其中达摩像邮票早在60年前就曾经作为瓷器的代表被列入特9《伟大的祖  相似文献   

3.
4月8日发行的1999-3《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邮票,是我国第6套陶瓷系列邮票。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可以说,宋代是“瓷的时代”,瓷窑遍布全国,北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及磁州窑,南有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  相似文献   

4.
《收藏》2012,(11):185-185
中国邮政于2012年11月20日发行《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一套4枚,为庆祝德化窑瓷器入选国家名片,仁海大师团队特将故宫的这4件国宝限量编号仿制发行99套,  相似文献   

5.
谭慧 《收藏》2011,(6):125-127
仕女的形象自古以来就受中国文人雅士的喜爱,仕女题材时常出现在国画、陶瓷、刺绣和雕刻等传统艺术门类中,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形象。 2010年7月,我去拜访一位藏友时,在其家看到一套精美的《中国古代仕女线描图册》和一幅年画素描稿《公孙大娘舞剑图》,让我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6.
京文 《集邮博览》2001,(2):18-18
2000年10月31日,我国澳门邮政局以“中葡陶瓷”为主题,发行邮票一套6枚、小型张1枚,编号分别是S010、B011:邮票面值皆为2.5元,其名称依次为风格、色彩、造型、用途、图案和外销,主图合起来为一个八角形青花瓷盘.其内彩绘造型、色彩、风格、图案及用途迥异又相互融和的数件中葡陶瓷,背底为渐变的桔红色,使得彩盘与各种陶瓷更为色彩显。此套邮票又恢复公布:发行数量为75万套。  相似文献   

7.
李辉柄先生是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陶瓷学会副秘书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南开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他的专著有《早期白瓷》《宋代官窑瓷器》《中国瓷器鉴定基础》,参与撰写《中国陶瓷史》《中国陶瓷》的有关章节,主编《中国陶瓷全集·钧窑》及《中国美术大  相似文献   

8.
韩涧明 《收藏》2008,(12):6-7
实际上,站在这些奢瓷背后的,是一批西方陶瓷的艺术大师。一套小小的咖啡具与国内陶瓷艺术大师作品等价没有什么不正常的。而睁眼看世界,面对奢瓷。应该是内地当代艺术陶瓷不容回避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高功  沈梦荣 《收藏界》2012,(8):138-140
《中国陶瓷史》是叶民先生以其原作《中国陶瓷史纲要》为基础,修订后出版的。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和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展开,发现了许多古陶瓷窑址、窑具和陶瓷器,使陶瓷界对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中国陶瓷史》中的一些观点和见解急需  相似文献   

10.
李毅民  张少华  王枚 《收藏》2011,(1):140-143
中国是瓷器的故土,是陶瓷艺术的首创国,历史上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代表着辉煌的陶瓷文明,创造了灿烂的陶瓷收藏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近代以来的一个世纪中,中国的陶瓷技艺逐渐式微,世界陶瓷的品牌地位让位于英国等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1.
徐桃生 《收藏》2011,(11):72-81
民国时期景德镇在陶瓷产业、陶瓷教育、陶瓷艺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在景德镇干年陶瓷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2.
杨静荣 《收藏》2008,(1):81-83
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陶瓷被誉为亚洲陶瓷的五朵金花。中国的收藏者对日本和韩国的陶瓷多有了解,而介绍越南和泰国陶瓷的书籍则略显薄弱。有学者认为越南陶瓷曾受到景德镇陶工的影响,泰国陶瓷则受到磁州窑陶工的影响,因缺少确切的文献资料,至今未能定论。但如果从器型学的角度考察,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2,(21):185
中国邮政于2012年10月20日发行《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一套4枚,为庆祝德化窑瓷器入选国家名片,仁海大师团队特将故宫的这4件国宝限量编号仿制发行99套,按北京故宫博物院原品1:1高规格精仿。大师专家组搜尽故宫档案.遍阅相关史料.其前期投入成本之大可想而知。世界艺术大师陈仁海作为工程领衔者,强强联手,以求神韵再现、完美无瑕。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2,(19):188-189
"汝官哥钧定"五大历史名窑集体聚会·五位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重磅携手·五大传世珍品完美复原【业界聚焦】综观中国陶瓷史,"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如雷贯耳,其珍品以极高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为积极响应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号召,推动五大名窑陶瓷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五大名窑代表大师和数十位著名陶瓷专家组成专业团队,数年来多次深入各窑口考察研究,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孟玉松、南宋官窑研究所所长郦越宁、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爱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焕五位国家级艺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精心甄选倾心研制,严格遵照宋代古瓷技艺手工烧造,传奇再现了宋代五大名瓷的绝世经典!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3,(13):13
"汝官哥钧定"五大历史名窑首次集体聚会·五位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首次重磅携手·五大传世珍品首次完美复原业界聚焦综观中国陶瓷史,"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如雷贯耳,其珍品以极高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为积极响应国家保护文化遗产号召,推动五大名窑陶瓷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五大名窑代表大师和数十位著名陶瓷专家组成团队,数年来多次深入各窑口考察研究,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孟玉松、南宋官窑研究所所长郦越宁、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爱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3,(7):175
"汝官哥钧定"五大历史名窑首次集体聚会·五位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首次重磅携手·五大传世珍品首次完美复原业界聚焦综观中国陶瓷史,"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如雷贯耳,其珍品以极高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为积极响应国家保护文化遗产号召,推动五大名窑陶瓷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五大名窑代表大师和数十位著名陶瓷专家组成团队,数年来多次深入各窑口考察研究,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孟玉松、南宋官窑研究所所长郦越宁、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爱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焕五位国家级艺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精心甄选倾心研制,严格遵照宋代古瓷技艺手工烧造,传奇再现了宋代五大名瓷的绝世经典!  相似文献   

17.
吴若明 《收藏》2008,(7):70-71
德国是欧洲陶瓷的起源地,德国人的陶瓷收藏也十分丰富。往德国迈森瓷厂生产出陶瓷之前,欧洲人对于陶瓷已相当热衷,他们对于陶瓷的使用和收藏主要依赖于从中国进口。笔者现就参观、走访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的情况,对其中国瓷器藏品作一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18.
黑王辉 《收藏界》2013,(12):79-79
由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主办的《曹淦源陶瓷艺术》将于2013年12月26日至2014年2月23日在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陈家祠)展出。品种有粉彩、新彩和青花,题材有山水、花鸟和书法等,共106件(套)作品,是著名陶瓷艺术家、书画家、  相似文献   

19.
古陶瓷收藏热方兴未艾中国是陶瓷大国,英语“中国”就与“瓷器”同意。古陶瓷民间收藏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研究著述十分丰富,大收藏家不胜枚举。当代中国民间古陶瓷收藏活动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地古玩市场上的古陶瓷品种繁多,常使人良莠难辨;古陶瓷收藏的专著和文章大量涌现,各种鉴定培训活动层出不穷;民间建立的陶瓷藏馆不断增多,有些已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9,(9)
正2019年8月2日~8月5日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此次展会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是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首次在首都北京举办的建国以来我国各陶瓷产区及历代名窑精华的一次集中展示,旨在推动陶瓷产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展出作品涵盖传统陶瓷、家居生活瓷、现代艺术瓷、文创礼品等6大类,产地涵盖了全国各大产瓷区。景德镇、潮州、醴陵、北京陶瓷艺术馆设立专馆,其他产瓷区分别设立专区。展会同期还举办了"向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陶瓷艺术创作与设计大赛、产瓷区政府新品推介会、讲座、论坛活动,向社会大众奉献了一场异彩纷呈的陶瓷盛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