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行政程序的效率和公正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行政行为的结果正义,两者共同构成了行政程序的法律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片面强调效率和公正无法实现行政程序的目标。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趋向总是在相互的博弈中形成一种最佳的互相补充、互相牵制并最终实现协调和平衡的一种状态,形成良好行政程序制度,推进我国行政程序立法。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程序公正是诉讼公正的主要内容,是法本身的要求和依法治国的要求。民事诉讼程序公正包括程序规则的公正、公平、合理、当事人地位平等,诉讼程序公开,法官中立及当事人意思自治。保障民事诉讼程序公正需理顺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关系、法院和其他国家机关和组织的关系、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的关系以及法院内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把民事诉讼程序的多元化界定为民事诉讼程序设置的多样性,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说,是实现法官职业的专业化,进而实现法官职业的精英化;就实践而言,可以保证公正与效率价值的实现。在多样化的诉讼程序的设计中,应当包括宪法诉讼的程序选择。  相似文献   

4.
当庭宣判作为法院宣告判决形式之一,它体现着民事诉讼公正和效率两个最根本的价值,也是符合世界和我国司法改革的主题,更是反映社会民众对诉讼公正和效率的祈求.我国法院虽然在探索民事诉讼当庭宣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发现其在理论研究、立法技术、司法实践等方面存在较多缺陷.文章在分析当庭宣判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指出其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当庭宣判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工作的主题。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与深入,当庭宣判作为现代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已成为实现公正与效率价值的重要举措。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论述在民事审判工作中当庭宣判的推行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际商事仲裁与法院关系的法律调整的主要依据 ,是《仲裁法》和 1 95 8年的纽约公约 ,其价值目标是实现公正与效率的统一。在我国实现公正与效率相统一的调整价值追求 ,应完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是一项基本的诉讼制度,它是维护程序和实体公正,提高审判效率的一项保障制度。其内含的价值和功能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有利于维护法律适用的统一性;二、谋求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之间的合理平衡;三、维护司法的终局性。  相似文献   

8.
在认同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必要性的前提下,就它们之间所产生的司法冲突与法律协调问题提出见解:两种不同性质诉讼关系的理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范围和条件的界定;在诉讼法律原则上的冲突与协调;在诉讼程序上的冲突与协调。  相似文献   

9.
举证时限制度是举证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实现程序公正、提高诉讼效率、完善民事诉讼制度体系和顺应法律全球化的需要。西方各国普遍确立了“证据适时提出主义”,即举证时限制度。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颁布,我国也初步确立了举证时限制度,但仍存在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庭前准备程序的内容或形式都亟待改革与完善.这是借鉴国外司法经验以及我国司法实践在理论上探讨的需要.我国民事诉讼中庭前准备程序的内容包括庭前证据交换、当事人确定争执点等等,而进一步完善它的内容对于保证诉讼公正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传统方式,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曾经得到西方国家的肯定并被誉为"东方经验"而加以学习借鉴。它对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曾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我国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制度以及对法治的相对忽视,法院调解制度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具有强烈的职权主义特点。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进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推进,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诸多弊端,严重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进一步完善民事诉讼调解制度,充分发挥其在民事诉讼中的应然价值和效用,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审级制度的产生和设定与诉讼效益这一价值目标密切相连。诉讼效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审级制度是否科学与文明的重要尺度之一。科学的审级制度能够达到诉讼效益。诉讼效益对审级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审级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效益危机。重构审级制度已经成为必然。重新界定四级法院的性质和功能,使其有机运行,提高诉讼效益。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件,建构多元化的审级制度。  相似文献   

13.
民事简易改革程序是民事诉讼制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建立简易程序是提高办案效率、合理调整诉讼机制的需要,但简易程序的基本价值在立法中应该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防止以牺牲公平为代价来追求效率。改革民事简易程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对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进行法理探讨,能够从更深层面上引起人们对民事简易程序的关注和重视,保证民事简易程序的价值能够得以实现和贯彻。  相似文献   

14.
环境行政诉讼的集团诉讼制度是在吸纳了环境行政诉讼和环境民事集团诉讼共同特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环境行政诉讼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借鉴英美等国的先进经验,改革集团诉讼中的“登记制度”,提倡公益诉讼,以完善在我国实践中应用并不多的环境行政集团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代住权制度是我国新合同法规定的合同保全制度之一。文章结合立法及司法解释从“怠于行使”的理解、债权人同时提起两个诉讼的解决、诉讼主体的确定、“必要费用”的内涵及承担主体等4个方面进行探析,以期有利于代位权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司法实践中的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6.
刘琳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4):121-124
上诉权是民事诉讼当事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基于上诉审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我国民事上诉条件的宽泛化等缺陷使得对民事上诉权予以法律控制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公益诉讼是现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立法早已确认的一项诉讼制度,但是我国相关制度还是很不完善。因此,在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再次将公益诉讼议题推出,从制度的可行性出发,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立法现状进行现实反思,并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程序设计,为立法与司法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分析尤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范围能否成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理论上的争论早已存在,其中关键在于诚实信用原则是否具备独立价值和意义,以及适合民事诉讼法的土壤能否生存。从三方面阐述并论证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被确立为基本原则的必然性,从而得出:在当代民事诉讼理论及实践的大背景下,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