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认真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进行文本细读,不禁被战象嘎羧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深深感动。嘎羧用挖的方式在我们眼前行走,却在行走中不断地消逝。此情此景,犹如刀刻心头,久久挥之不去。其实,面对《最后一头战象》这样的一篇饱含深情的长课文,我们在解读教材的时候,就需要有长文短教的理念,即理出一条线,确定一个  相似文献   

2.
《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长文。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肓,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教学中不妨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文本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段重点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烦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六上中的一篇课文。选自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写的是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它壮士未酬,在生命最后一刻,极度亢奋,配上象鞍,环绕村寨,告别村民,重返昔日杀敌战场,将自己掩埋在已牺牲"战友"的坟墓旁边。"单元导读"中提出如下要求:学习本组课文,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最后一头战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2 3课)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文章语言优  相似文献   

5.
钟启泉教授认为,教材内容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部分,不是全部。破解长文教学之难,核心在于实现教材内容的教学化,关键在于对教材的创化使用。创化作为处理教材的一种方式,即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转化、活化、实化、深化,以达到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目标指向将教材内在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本文拟以《最后一头战象》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对教材的创化使用,实现长文短教。  相似文献   

6.
一、教师是高明的指挥 《最后一头战象》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作品。文章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它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披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出一个坑,庄严地掩埋自己的故事。课文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7.
教学《最后一头战象》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本文较长的特点,将本课教学定位为一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等形式,自主赏析的阅读课。整体教学过程分为三个课时,即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对课文内容质疑,并解决部分问题,学习“英雄垂暮”部分;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品读课文后三个精彩片段,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并初步感受作者的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第三课时完成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复述课文和“小练笔”的教学任务。下面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意图。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最后一头战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2 3课)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最后一头战象》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作品。作者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掩埋自己的故事。课文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10.
一 读通读懂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师:今天我们学习《最后一头战象》,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语句读通顺。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相似文献   

11.
<正>运用参与式教学,坚持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更主要的是强调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坚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看"的条件,给学生"想"的时间,给学生"说"的场合,给学生"创"的机会。本文就教学《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最后一头战象》一课教学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由"象"导入,初读了解大意,再读理清条理,三读想象画面,扫清了生字词障碍。以下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一品读课题,找题眼读课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是围绕着课题中的哪个词来写的?(战象)嘎羧是一头战象,是一个在二十六年前曾经浴血  相似文献   

13.
走近嘎羧     
《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通过对战象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善良和忠诚。因此,体会描写嘎羧动作、  相似文献   

14.
前几天.我执教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说的:“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对于此说明.我的解读是:略读课文教学要简简单单教.将教学内容精简浓缩.使语文课堂散发出简约之美.又要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恩情》是我参加江苏省仪征市第二届"真州春耘"课堂教学竞赛的课文。这一课的教学历经"三教",使我在一次次的自我改变中成长。一教:目标偏离教不好《母亲的恩情》(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一篇"文包诗"课文。课文语言朴实,意境纯美,不管是"文"还是"诗",都洋溢着母爱的光辉和游子的感恩之情。备课伊始,我深深地  相似文献   

16.
《最后一头战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引导学生品读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有关语句,感悟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作者在描写嘎羧的神态、动作时,多处写到了嘎羧的眼睛,其中有三次"凝望"特别震撼人心。在学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后,笔者这样进行教学:一、扣"凝望",拎主线师:课文中描写嘎羧的动作、神态时,多次写到了它的眼睛。其中有三次"凝望"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能找出是哪三次吗?分别是在哪一个片段中?  相似文献   

17.
<正>《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同为写动物情感世界,但不同于本组其他的记叙文和童话,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动物小说体裁,决定了它是鲜明的"这一个",阅读教学就应该指向如何阅读动物小说。当前此课教学,大多数老师将它等同于记叙文,致力于达成《教师用书》设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条理的基础上,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并通过入情入境地  相似文献   

18.
三年制师范学校使用四年制语文教材,普师班一学期要教完一本半书,民师班一学期要教完两本,我感到很紧张。为了加速语文教学进度,探讨“长课文短教”等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些改革。一、牢牢掌握各单元、各课文的教学目的,讲授时突出重点。这套师范统编教材,每单元、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课文上都有明确规定。我把学  相似文献   

19.
缪秋菊 《学语文》2010,(5):43-44
我所教的课文是《伟大的悲剧》,这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该课文篇幅较长,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教点的选择与问题的设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组“人与动物”单元四篇课文是《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课文讲的都是野生动物的故事。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只是在动物园远远观望过笼子里的动物,学生的生活积累是单薄的,体验是肤浅的。如何写出一篇表现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感情的作文,并写出真情实感呢?我认为,需要围绕这一单元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如观看影视作品、阅读相关诗文、查找相关资料等等,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生活的感悟,由此引领孩子了解动物生活,走进动物内心,体会动物情感,习得方法,从而轻松地完成本单元的习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