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7月16日清晨,93岁高龄的何其荣老校长偕同老伴柏义方老师,在全国优秀教师的大儿子何华的陪同下,从山清水秀的湄江出发,回到遵义城双荐山下。这里曾是他70年前亲手创办的私立杰生小学原址。1950年,杰生小学与遵义另外3所学校合并,成立遵义朝阳小学。按照最早创办的遵义高初女子小学堂算起,这一天正是朝阳小学百年庆典。  相似文献   

2.
2010年7月16日清晨,93岁高龄的何其荣老校长偕同老伴柏义方老师,在全国优秀教师的大儿子何华的陪同下,从山清水秀的湄江出发,回到遵义城双荐山下。这里曾是他70年前亲手创办的私立杰生小学原址。1950年,杰生小学与遵义另外3所学校合并,成立遵义朝阳小学。按照最早创办的遵义高初女子小学堂算起,这一天正是朝阳小学百年庆典。一大群早已守候在这里的耄耋老友,或年越古稀的白发弟子,不约而同地拥上前来,亲切地敬呼"老校长"时,他热泪纵横,和他们一一握手,情不自禁地连  相似文献   

3.
邓炬 《生活教育》2011,(19):49-54
一地处黔北素有"小江南"誉称的湄潭县城,青山环绕、一水萦回,风光秀美。抗日战争期间,浙江大学西迁到此办学,同时创办了渐大附中——湄潭中学的前身。但,及至解放初期,有着优良办学传统的湄潭中学却已是师去生散、墙倾楼破、颓废不堪。在遵义杰生学校办学卓有成效、有口皆碑的何其荣校长,于1950年临危受命,从湘江之滨来到湄江河畔,担任湄潭中学副校长职务。其时,校长一职由县长李明兼任,实际上是何其荣全面主持学校工作。  相似文献   

4.
杨军昌 《教育文化论坛》2019,(1):124-129,140
陈福桐先生(1917-2010),笔名梧山,贵州遵义人,被贵州学界尊为“贵州文化老人”“贵州历史掌故辞典”,以其大度、包容、严谨、渊博、爱才而享誉学术界(以下尊称“陈老”)。陈老幼读私塾,后入小学、初中,1935年毕业于贵州省立遵义中学。1937年赴上海读书,继因抗战爆发,回遵义任教并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并与中共遵义地下组织的同志一起创办快读书店、青年抗日救国会、音乐教育促进会、农村抗日宣传队等,后还任《民铎日报》主笔和《遵义国民教育杂志》主编。1944年任遵义老城标准学校校长并任教遵义几所中学,教授语文、历史。1949年10月接受解放军二野联络员委托从事迎接解放工作。1950年后先后任遵义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贵州省文联秘书、《贵州文艺》编辑。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时代转身之际,从教60年、至今依然活跃在小学语文界的周一贯先生接受了本刊的专访,畅叙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态势和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现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向全国小学郑重推荐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21-1565/G4,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023,邮发代号:8-315)。国家总督学顾问、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生题写刊名,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全国县区小学教育联盟主席、著名小学教育专家姚文俊先生任本刊主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向全国小学郑重推荐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 21-1565/G4,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023,邮发代号:8-315)。国家总督学顾问、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生题写刊名,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全国县区小学教育联盟主席、著名小学教育专家姚文俊先生任本刊主  相似文献   

8.
李景和 《广西教育》2007,(4A):20-21
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全国第六届(遵义)研讨会上,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央教科所原副所长滕纯研究员,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作的学术报告,对语文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刊记者撰写了《滕纯研究员谈大众科研与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文,并敬请田本娜教授赐稿,田教授特为本刊撰写了《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训练》一文。[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一所学校,无论它是大学、中学和小学,乃至于幼儿园,总要有钟声,现在流行的电子钟,放一段悦耳的音乐,学校就像在一个花园里。时光推移到60多年前的遵义,杰生小学上、下课计时的方法是专门雇了一个老头摇铃,由于当时学校老师大都比较年轻,超过40岁的都很少,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校长都尊称这个摇铃的老头叫“李大爷”。对于我这个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更不知道他的名字。他除了每天按时打铃,还帮着把办公室的桌子擦干净,打扫点卫生什么的。他和老师关系处得很融洽,老师们都喜欢他。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全国第六届(遵义)研讨会上,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央教科所原副所长滕纯研究员,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作的学术报告,对语文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本刊记者撰写了《滕纯研究员谈大众科研与教师专业化成长》一文,并敬请田本娜教授赐稿,田教授特为本刊撰写了《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训练》一文。会上,众多选手进行了上课、说课、评课、微型讲座、创新板书等五个项目的比赛,遵义赛区有七位选手获特等奖,在大会上作现场展示。广西南宁协作区有三位选手分别作了上课、说课、微型讲座的现场展示。本刊特约有关教学专家对“上课”“说课“”微型讲座”“创新板书”获特等奖或一等奖的部分案例加以点评,组成“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第六届研讨会专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的《小学各科教学》(双月刊)和《中学语文教学》(月刊),1988年复印本刊文章,共计二十八篇。现分期统计于下:(一)《小学各科教学》1988年第一期,复印本刊文章六篇:1.思想品德课考查的探讨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陈洁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成立应运而生的。《小学语文教学》1981年以《山西教育》专版的形式创办,1982年,在全国小语会第二届年会上,经常务理事会研究,确定其为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亲笔题写刊名,学会副  相似文献   

13.
编辑部的话     
遵义地区是我省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遵照省教委的安排,本刊记者对遵义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作了全方位的调查采访。《遵义地区职业技术教育调查报告》以大量的数据,丰富的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地对遵义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先进的经验进行了报道,并针对该地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供教育行政部门、职教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更正     
本刊2012年第2期《睁开慧眼看世界》一文作者史广顺先生为南开大学副教授。本刊2012年第3期《赫尔曼·黑塞:无与伦比的魔力》一文题图人物肖像误植为弗洛伊德。  相似文献   

15.
刘墉先生原籍北京,1949年生于台北,画家、作家,著有《萤窗小语》《点一盏心灯》《你不可不知的人世:》等散文集90余种,在华人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刊2004年、2005年曾约请刘墉先生开辟专栏《刘墉有约》,很爱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16.
本刊于2009年第12期、2010年第1期先后刊发了卢山《我当上了美国一流大学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著名家庭教育研究专家许锡文先生对卢山父亲卢业苗先生所著《金榜卢法》一书的评论《成才先成人成才有路径》。  相似文献   

17.
市县教育一瞥本刊与郑州市育红小学举行联谊座谈会为迎接《河南教育》创刊20周年,加强与广大读者朋友的联谊和沟通,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日前,本刊编辑部与郑州市育红小学举行了联谊座谈会。至此,《河南教育》20年庆系列活动拉开了序幕。本刊全体编辑与育红小学教...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不着急     
正本刊上期和本期选登了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山东教育社原总编辑、《创新教育》执行主编陶继新先生的讲演录《高效教学的方略与品质》的部分内容,而对于亲耳听过陶继新先生报告的山东省鱼台县实验小学西校区马宏赟老师来说,无疑有着更加切身的体会。今天,听了陶继新老师《高效教学的方略与品质》的报告,那是相当震撼!不愧是名家,大师!震撼之余,最大的感想就是:不着急的人生,最  相似文献   

19.
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丁文平先生主持、白鹤小学为主要研究单位的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研究开展三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刊在第8.9、10期将连续刊登他们取得的成果,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20.
梁衡 《邯郸学院学报》2015,25(1):5-17,2
本刊2012年第2期"学术名家研究"栏目刊发了一组研究我国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梁衡先生的文章,第一篇为本刊常务副主编康香阁编审的《著名学者梁衡先生访谈录》,第二篇为中央电视台董岩博士的《在没有新闻的角落发现新闻——梁衡新闻方法论研究》,第三篇为清华大学博士后来向武的《梁衡新闻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探析——基于现象学方式的解读》。2013年,这3篇文章又被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高端访谈与研究》收录,受到学界的关注和赞赏,今年4月23是世界读书日20周年,全世界将有100多个国家举办读书日活动。应本刊之邀,梁衡先生将自己数十年的经验撰写成《我的阅读与写作》一文,交由本刊发表。全文长达23 000多字,分为"关于诗歌的阅读""关于散文的阅读""关于科学知识的阅读""关于理论和学术经典的阅读"和"有阅读,人不老"五个部分。在此,致谢梁衡先生对本刊的厚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