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商业性房屋拆迁是一个敏感而又被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地方政府、拆迁人、被拆迁人在城市商业性房屋拆迁中,为了各自的利益表现各有不同,导致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我国城市商业性房屋拆迁出现问题的关键是地方政府角色混乱,行政权违法或不当行使。为规范城市商业性房屋拆迁,法律、法规应严格区分公益性拆迁和商业性拆迁,通过制定城市房屋拆迁法律程序来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控制地方政府行政权的行使。如果地方政府在城市商业性房屋拆迁中能正确履行职责,本着问政于民,让利于民,切实从人民利益出发,会发现拆迁本来可以很和谐。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民众对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关注度也与日剧增,本文从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法律性质入手,在区别公益性拆迁和商业性拆迁的基础上理清政府、拆迁人、被拆迁人三方关系,通过分析被拆迁人在法律关系当中的地位失衡,探讨如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因房屋拆迁引发了大量的争议纠纷,而立法上对城市房屋拆迁的性质、合法性条件以及城市房屋拆迁的补偿问题尚无明确或具体的规定,因此,理论上对房屋拆迁行为问题的探讨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城市房屋拆迁行为从总体上说应是一种公用征收行为,拆迁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是拆迁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标准,被拆迁人因为房屋拆迁所受到的财产损失应当得到完全和充分补偿以体现公用征收制度对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房屋拆迁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也是城市建设中很棘手的一项任务。随着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青岛城市房屋“拆迁难”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造成青岛城市房屋拆迁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就是拆迁补偿与拆迁安置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在对青岛城市房屋“拆迁难”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土地物权制度的特殊结构决定了我国城市房屋拆迁模式必然异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我国立法可以采取的三种城市房屋拆迁模式中,包含有四层复杂法律关系的政府主导型拆迁模式最适合我国国情。因此,我国未来城市房屋拆迁立法应以政府主导型拆迁模式为基础,并以协商型拆迁与折衷型拆迁模式为补充。  相似文献   

6.
城市房屋拆迁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化运动中一项重要活动,然而由于我国城市房屋拆迁法律制度违背宪法与法律,物权保护制度缺位、不同性质拆迁项目混同、房屋补偿标准不明、补偿原则欠公平是导致拆迁纠纷不断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房屋拆迁问题及我国现行房屋拆迁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政府职能存在越位、错位、缺位等现象。笔者就从法律的视角,分析拆迁过程中的政府与开发商、被拆迁人等各相关角色的权力、权利、利益关系,力图揭示出当前城市房屋拆迁中政府职能错位现象的症结所在与法律上的困境,提出完善我国现行房屋拆迁中政府职能定位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市房屋拆迁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但是,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近年来由拆迁所引发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使我国的房屋拆迁制度更加完善,如何使被拆迁人得到公正、合理的补偿,是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熊娜 《培训与研究》2006,23(5):87-88,94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出台,加强了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为我们检视和解决房屋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带来良机。本文从行政法学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房屋拆迁中法律缺失,寻求规范房屋拆迁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城镇房屋行政强制拆迁是当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拆迁问题受到网络媒体的关注,而这些拆迁问题主要是由于拆迁主体的不明确导致所引起的,公共利益界定的困难使公益性拆迁和商业性拆迁活动的界限难以区分,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角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改造和扩张发展,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拆迁难的局面。对房屋拆迁法律关系的剖析,政府主体的角色定位和有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孙凤阳 《华章》2007,(9):62-62
城市房屋拆迁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拆迁应符合公共利益也已为我国法律所确立.本文对公共利益进行了一般解析,从我国现行城市房屋拆迁中公共利益的立法现状与问题入手,对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公共利益进行了考量,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实施后,在与之相适应的行政征收法出台之前,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处于法律适用的空白时期。这一时期,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合法性问题应当紧紧围绕《物权法》中对非国有财产征收的规定具体展开。实际操作上应建立起正当程序、程序公开、公众参与和公平补偿理念,平衡拆迁所涉及的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法律体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三个方面构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法律体制:一是分别建立征收拆迁体制和商业拆迁体制;二是建立以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拆迁补偿体制;二是建立以司法为核心的法律救济体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制度缺陷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和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现实问题,城市房屋拆迁中的突出矛盾已引发了社会的诸多争议.本文从我国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相关法律和政策入手,结合<物权法>中提出的理念,分析我国现行拆迁政策的缺陷和成因,并运用博弈论思想对政府、拆迁人和被拆迁人等利益相关主体进行简要分析.在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基础上提出完善拆迁政策和模式的建议,以期能更好地为公共利益和城市建设服务,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房屋拆迁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存在某些缺失,本文主要针对宪法及《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房屋拆迁补偿制度的缺失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房屋拆迁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学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1):26-28,48
房屋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基本的生活资料。拆迁是扩大城市规模、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拆迁矛盾激化,从而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对如何解决房屋拆迁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几种解决拆迁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由城市房屋拆迁引发的补偿问题,其核心就是行政补偿制度体系的不完善,造成补偿的标准不明确、补偿的范围狭窄、补偿金额偏低、行政补偿程序的无法可依。加之政府职能错位,假公益拆迁之名,行商业拆迁之实,极大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只有完善行政补偿的法律体系,合理定位政府角色,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9.
李虹 《华章》2011,(30)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2011年1月21日正式公布并实施.根据这部行政法规的规定,一改之前法律法规中关于政府和人民法院均享有城市房屋强制拆迁权的规定,由人民法院独享房屋强制拆迁权.此条例公布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房屋强制拆迁事件中,出动公安、防暴警察、房管、工商等部门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人到拆迁现场予以强制拆迁,房屋的顺利拆迁完全是在政府的高压下完成的,不仅侵犯了被拆迁人包括房屋所有权在内的财产权,还侵犯了被拆迁人的人身自由权以及住宅权,并引发了极端恶性的社会事件.强制拆迁纠纷解决的关键在于政府和人民法院角色的定位,由人民法院享有城市房屋强制拆迁权,取消行政强拆将有效控制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权力夸张,为被拆迁人的合法权利设置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朱剑 《九江师专学报》2006,25(4):52-55,78
在当前城市拆迁过程中,由于诸多复杂因素,引起了许多纠纷与矛盾,有的甚至非常严重。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这其中涉及到复杂法律关系的处理,包括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这两种法律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拆迁活动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拆迁法律关系中各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问题。同时,现有的城市拆迁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给这类问题的解决带来了不便。本文拟从城市拆迁中的法律关系、拆迁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城市拆迁中行政机关的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地认识和解决拆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