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1999年“话题作文”初试,2000年高考作文命题实质是“话题作文”三试了——春招是二试。“话题作文”由材料作文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题型。材料作文立意常呈定向性,而话题作文立意则呈辐射状;材料作文文体常受限制,话题作文淡化文体要求,形式可多种多样;材料作文行文往往需复述或摘引或点明原材料,话题作文只需与话题有关,无需与原材料直接挂钩;材料作文对考生思维限制多于开放,话题作文对考生思维则开放多于限制,为考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和理解,展开联想与想象,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考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就是命题者提供一段材料,为考生展开想象、联想提供一个开放的、灵活的“话题”。话题作文以其“自由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点为人们所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话题的“开放”和“限制”是相对的,话题作文也存在着限制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材料+提示+话题+要求”,是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话题作文虽然较以前的材料作文对考生的限制少了,但限制少不等于没有框限;审题难度降低,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海阔凭鱼跃,鱼不能跃入天空;天高任鸟飞,鸟不能飞进水底。从这几年高考作文情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标”精神的落实,材料作文在中考中悄然升温,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完成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从审题立意上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去确定文章的主旨,材料对考生的审题立意起着很大的限制或暗示作用,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从取材上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对考生作文立意起着限制作用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考生的取材。作者行文时必须顾及材料,材料或为作者的议论提供论据(如读后感),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2006年全国卷的作文是没有话题的话题作文;我认为,把它称为新型材料作文更为恰当。它虽然提供材料,但跟以往的材料作文不同:(1)以前的材料作文,往往要考生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或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中心或主题去写;而2006年两套全国卷的作文题不是这样,考生可以多侧面、多角度地去理解材料,思维空间很大。(2)以往的材料作文,多半要考生写议论文;而2006年两套全国卷的作文,文体可以自选,增加了表达形式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6.
话题作文不设审题障碍,限制少,自由度大,利于考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施展写作才华,写出有真情实感、有个性、有创新的好文章。可是不设审题障碍并非不要审题,限制少不等于没有限制,自由度大并非没有约束。话题作文还是需要认真审题的。这是由话题作文的命题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2006年广东普通高考作文的话题是“雕琢心中的天使”。今年话题的提出,与去年的截然相反。去年是没有引述材料但提示语言相当详尽;今年是有引述材料而没有提示语。没有提示语的好处是,限制少了,留给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大了。但是,对考生来说,审题的难度加大了。究竟怎样理解和把握“雕琢心中的天使”这一话题?考生对这一话题理解和把握得如何?今后高考作文备考应注意哪些问题?我作为高考评卷作文题组长,就今年考生作文的现状,提出一些分析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开放性,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联想空间和想象天地,有利于考生联系实际、自主选择生活材料、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从而有利于考生个性和才华的发挥。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是从“智子疑邻”的寓言出发.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文章。由于此题采用关系型话题,内容不再单一,考生要同时合乎“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两个要求,的确增加了限制性;同时话题表述也更趋繁复,这样,就缩小了话题范围,考生选择的余地更小;带有很强的思辩色彩,难度较以往有所增加。许多考生因限制性增加,文思不畅,整体作文分数下降,如广东作文平均只有39分。但也出现了甘肃、湖南、江西等地的一些优秀作文,话题的限制性并没有影响这些考生的创造力。为什么他们能够广开文思出妙章呢?优秀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呢?  相似文献   

9.
[高考解读]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三自”给考生存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才华的余地,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使用各种方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指定话题写作,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正确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是规定一个相对广泛的写作范围.以启发学生思考,澈活学生联想、想象,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限制,给学生更多选择自由的一种新型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所用的材料是引出话题的触媒。是引发学生思考、展开联想和想象的一个“由头”,是启发学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1.
一、注意审读材料的顺序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背景材料、引导语、话题和写作要求组成。考生在审题时,往往是按“材料———引导语———话题———要求”的顺序。这种“先看材料、后看话题”的顺序,实际上是“材料作文”的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引导语———要求。“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不是材料,也不是提示语。许多考生审题出现偏差,就是这个原因。二、注意理解话题的意义话题作文,总要提供给考生一个话题,我们…  相似文献   

12.
一、淡化话题的审辨有人认为,话题作文限制少,不会像命题作文那样给人以离题之虞。这种观点实际上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对话题作文而言,审题的功能不能弱化———它可以测试出考生是否具备起码的语文思维能力。“作文内容进入话题范围就是符合题意”(张伟明),辨析一下这句话,就有三个需注意的问题:话题范围是什么?怎样才算进入话题范围?作文内容需有多少进入话题范围?何况,考生围绕话题自由拟题后,话题作文也就转化成了命题作文。在2002年高考中,有很多考生没有注意到话题中的限定语“心灵的”这三个字的内涵,在作文中未能予以凸现。这里,…  相似文献   

13.
诱因一:话题作文题中的叙述材料话题作文题中一般有一段叙述材料,这段材料往往新鲜、生动、具体,颇有诱惑力,有时一下子就把考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这样,在审题及作文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容易被材料中的某些内容左右,将规定的话题弃置一边,自己从材料中另外提取一个话题,在写作的开始就迈出了错误的一步。在话题作文中,“话题”是核心,我们的审题、构思、行文都应该紧紧扣住“话题”这个核心来进行,这是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如2004年全国高考卷作文的话题是“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题目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考生应该不折…  相似文献   

14.
五词:话题作文内容突破要想在话题作文的内容上有所突破,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五词”技法:把握文体、缩小范围、拟好题目、善于联想、写出新意。一、把握文体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  相似文献   

15.
张淑瑶 《现代语文》2006,(9):123-124
如果我们把话题作文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去思考评价,话题作文无疑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它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旧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尊重考生的人本理念,同时,为准确评价考生稳定的作文素质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随着话题作文应运而生的“三自政策(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则进一步为考生开拓了张扬个性、表现才华的广阔天地。由于话题本身一般都贴近考生生活,能激发考生的感受、联想和想象,考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加上容易下笔入题并迅速进入写作状态,话题作文受到了广大考生的欢迎。但考生往往只注重了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和“要求”,对“话题材料”漠不关心,甚至于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6.
一、审题不严“入歧途”近些年的高考话题作文限制少,不给考生设置审题障碍,造成部分考生审题意识淡薄,甚至产生“话题作文不需要审题”的错误理解。作文时对话题背景材料及其蕴含的意义,对话题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对作文要求以及限制条件不作思考分析,想当然,凭感觉,只看表象,妄下断语,因而不少高考作文出现了跑题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误解话题,望文生义;改①②变话题,失去重心;抛开话题,另③起炉灶;④否定话题,“反弹”出轨。二、立意不高“低幼化”“千古文章意为高。”“诗文美者,命意必善。”就是说,凡是好的文章,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立…  相似文献   

17.
一、从1999年起,高考作文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话题作文”也变成了一个广泛的话题,您如何看待这种作文形式?答:就目前来讲,“话题作文”较之其它作文命题形式是一种较好的命题形式,因为它不会像“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那样,因偶然性审题失误,湮没了考生的写作才能。但“话题作文”对“话题”本身的要求较高。我认为,一个好的“话题”,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有自主的思考空间;第二,有个性化探索的权利;第三,有辩证的色彩;第四,有助于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发挥。从近三年的话题作文看,我认为只有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  相似文献   

18.
从1998年以来,江西省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1998年与2000年均注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1999年,根据材料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2001年标明“文体不限”。中考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文体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但是,有的考生在写作“文体不限”的作文时却反而无所适从。就拿2001年我省中考作文来说,要求考生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作文确实有点不伦不类:前面看起  相似文献   

19.
曹致虎 《文教资料》2005,(33):44-45
连续几年高考,全国统一试卷也好,各省自主命题也罢,话题作文以其命题的开放性和写作的自由度得到了命题者和广大考生的青睐。但是,这种开放性和自由度并不是没有约束。话题作文,必须围绕话题做文章。如何做文章?就是要展开新的联想,讲述新的故事,引发新的议论,抒发新的感情……这就是话题作文的“定规”。写作实践中,不少考生对这一“定规”认识不足,写来信马由缰,自觉不自觉地犯了话题作文的大忌。话题作文有哪些忌讳呢?大体说来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复制话题话题作文,话题仅仅是起点。如果只是围着话题转圈,当然就谈不上创新。不止于起点,…  相似文献   

20.
有人做了一个概括,颇能说明问题:“话题作文”的命题,只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写法更是灵活多样。其命题目的,主要是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材料作文”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做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话题”本身也不是“题目”,它只是规定了一个写作的“范围”。所以“话题作文”,即是用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