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无论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和工作通讯还是其他种类的通讯,都具有新闻性、完整性、形象性的特点,都要求作者“抓住新近发生的典型事物、重要事件,从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写出一种思想、一个人物、一种经验、一个问题”,而且要写得“具体深刻,生动感人”。也就是说,从本质上看,通讯是要写故事的,是通过写故事来完成作者的主观意图的。因此,通讯的作者必须充分认识故事在通讯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找准故事、用好故事,让通讯真正成  相似文献   

2.
张艳  李卉 《新闻前哨》2023,(7):54-55
典型人物的报道,是以典型或先进人物为报道主体,聚焦人物身上新近发生的行为或事件,本质是通过典型人物来唱响主旋律、引领正能量的人物通讯。它在写作上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与精神世界,是最常见的新闻通讯题材和主流媒体的拳头产品。本文以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7年来跟踪报道盲人女大学生黄莺勤奋进取的故事、树立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励志典范为例,浅析典型人物时代意义的诠释时机和时效。  相似文献   

3.
新闻“四化”指的是电视业界流行的报道方式:“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在实际报道中,要将这“四化”的顺序反过来,也就是先从细节说起.然后讲人物故事,再把故事与相关事件联系起来,最后做主题提升。节目进展的脉络是:细节、人物、故事、事件、主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个讲述人物故事的新方法:时间事件坐标法。该法以时间为纵轴,以事件为横轴,列出报道涉及的所有人物遇到的事件和当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从而将人物命运和时代变迁准确定位,清晰表达出错综复杂的线索之间的相互关系,提炼主题。  相似文献   

5.
一个记者每天都会接触不同的新闻事件,如何在众多的新闻中筛选出好素材、好故事,这非常重要。本文以获得好故事和选择好故事为视角,结合自己采写实际探讨如何写好通讯。  相似文献   

6.
丁新吾  梁军 《视听界》2013,(1):87-88
电视新闻传播的故事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往往表现在人物报道和事件报道方面,而在主题新闻尤其是大型系列报道方面还比较欠缺。泰州电视台做了有益的尝试,5集系列报道《村里来了群众工作队》,以人物为切入点,以故事为支撑,把新闻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细节化。  相似文献   

7.
刘亚东 《青年记者》2016,(16):45-48
科技常常蒙着神秘的面纱,科技人物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所以,要想写好科技人物通讯,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远离俗套 科技人物通讯是人物通讯的一种.一方面,人物通讯的所有采写要求对它来说都是适用的.作为一种最常见的通讯形式,人物通讯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并启迪读者的目的.具体说来,比如人物通讯要有动听的故事、精彩的细节以及鲜活的语言等,而所有这些都是科技人物通讯必备的元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人物和情节是数据故事的两大支柱。数据故事的情节通过人物特征、行为、所期待目标、所面对现实和所认为偏见来展开,实现数据故事人物的自动化生成是数据故事化领域科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对于数据故事的理论研究、自动生成和工程化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探讨数据故事人物的类型、特征及操作。其次,提出基于反事实解释的人物生成方法,分别对数据故事中的主人公、同类人物、异类人物、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给出自动生成方法。接着,分析其技术实现,探讨实验设计、数据来源、方法选择及结果讨论。最后,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结果/结论 ]在数据故事化领域首次较为系统研究数据故事人物的组成要素、基本类型、主要特征及核心操作,并提出基于反事实的数据故事人物自动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闻故事在电视中被大量运用,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把新闻人物或事件用生动活泼的故事讲出来,以尽可能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这些新闻故事中,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更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注重展现新闻故事情节,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的个性,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从而提炼作品的主题思想,拓展电视新闻的报道空间,以增强新闻的可视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徐善奎 《军事记者》2011,(10):68-69
新闻故事,是通讯的一种(亦称小通讯),是以讲故事为主的新闻,故事性是这一体裁的显著特点。它一般以新近发生的单一事件为记述对象,完整表现事件动态的演变,具有明显的事态起因、中间变动和结果三个要素,其取材范围也仅限于一人、一事、一题。  相似文献   

11.
很喜欢读新华每日电讯的“人物故事版”,常常刊登二、三则或三、四则人物故事,其实就是新闻里的人物通讯作品,因为所报道的人与事很使人感动,所以每次读到此版都会细看。  相似文献   

12.
故事化叙事是当前新闻报道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其突出的特点是形象化的描述多,写作中善于捕捉生动的细节:通过形象化的描写事件发生的现场和事件中的人物来表现新闻的主旨,这样更容易激起读的阅读兴趣,唤起人们的注意力,它给新闻报道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新闻叙事要追求细节化与视觉化—这种思路不仅在特稿和通讯中被广为运用。近年来,消息报道中也开始大量使用,主要体现在:封面加强导读、标题浓缩新闻事件、报道增加梭心提示、内容故事化等。  相似文献   

13.
广播新闻叙事故事化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广播新闻事件。凸显的主要元素为事件的过程、事件中的人物命运和情感,注重对新闻要素中原冈和怎么样的阐发。它主要是吸收了新闻和故事两者之间所具备的要素的交叉和互补的特点,形成了广播新闻叙事故事化的特点。这是近年来在广播新闻界积极尝试的一种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14.
人物通讯是很常见的新闻文体,但想写好并不容易。记者需要在采访中发现好故事积攒核心素材,需要在观其行、闻其言中发现打动人的细节,需要透过事件表面挖掘人物的精神内核。本文依据笔者工作经验,总结了写好人物通讯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贺杰 《东南传播》2016,(8):102-104
在大众娱乐化的语境下,纪录片的故事化已成为观众的一个重要需求。在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以故事手法讲述事件,在叙述过程中重点渲染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在细节中刻画人物性格,从而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去吸引观众,以活生生的人物个性去感动观众。献礼纪录片虽然有一个"高大上"的主题,因此要讲好故事,更要注意做到故事化策划和故事化表达。  相似文献   

16.
以人物为首选报道视角—— 避免受众注意力"跳槽"的尴尬 新闻故事化为避免受众注意力倦怠,将人物作为报道关注的焦点,改变了以往从整体上、宏观上以某一事件进行"大特写"、"大透视"的写作手法,转而关注个体的生命。它是以个体的故事、经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引出重大的新闻事件,或揭示新出台的法规政策,或反映社会变迁。尤其是本身比较抽象、内容较为平直,  相似文献   

17.
邹定专 《东南传播》2015,(6):156-157
老旧的电视人物报道模式,采用"人物事迹+画面"这一形式来处理,容易与一般的事件性新闻报道混淆起来,过于生硬,缺乏个性。破解的办法是通过人物的故事、细节和情感,凸显人物个性与特征,有助于受众感受到被报道人物的道德情操是真的,人性是善的、美的。  相似文献   

18.
事件通讯是以描写典型的新闻事件为主的通讯,与以描写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为主的人物通讯有着显著不同。如果与人物通讯作对比,事件通讯的特点就比较容易识别: 一、新闻事件较为重大而又典型。事件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比起一般先进人物的事迹来,对于国计民生来说,意义要重大得多,涉及范围也更广泛。例如《天安门事件真相》、《历史的审判》(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审判)、《粉碎劫机阴谋始末》、《四川军民全力抗洪》等。事件通讯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较为典型,是指更能从个性特  相似文献   

19.
故事类节目的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央电视台《财富故事会》、江西卫视《传奇故事》为代表的故事类电视栏目群的兴起,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一.故事类节目的类型 为便于梳理和研究分析,笔者将故事类电视栏目按不同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型: 以故事讲述的主体来分,有名人故事、准名人故事、百姓故事和边缘人物故事。  相似文献   

20.
写人。事件通讯以写事为主,并不是说不要写人;相反,不但要写人,而且要把人写好,写出人的思想、人的精神、人的品格。这是优秀的事件通讯必备的条件之一。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世间一切事情都是人干的,每一件具体事情都是和具体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人就没有事,没有人也就无所谓社会了。“事因人而生,人以事而显”。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新闻报道,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就是各种各样的人物在社会大舞台上所展现的形形色色的活动的反映。做为新闻报道主要体裁之一的通讯,不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都要真实地再现人的活动和灵魂,而不能只见事不见人,只见物不见人。这就是我们所主张的新闻报道中的“以人为本”。 这样说,都要写人,是不是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就没有区别了呢?区别仍然有,而且是明显的。人物通讯中的“人”,一般一篇(或连续报道中的若干篇)只写一个主要人物,以这个主要人物为主线,贯彻始终,统领全文。人物通讯中当然也要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