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是我国婚姻法针对我国国情新规定的对违法婚姻处置的两项重要内容,理论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中需要准确运用,笔者对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构成要件、区别及法律后果进行了阐述,以发挥立法应有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婚姻家庭关系也随之有许多变化,违法婚姻是当前我国婚姻家庭中较为突出的问题,2001年4月28日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0条、第11条、第12条是关于婚姻无效和婚姻可撤销的规定,自此,我国的婚姻法正式确立了婚姻无效制度,无效婚姻制度的确立,填补了婚姻法中的一项空白。不但维护了婚姻法的权威性、健全了法制,而且为执法部门处理违法婚姻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金秋科苑》2008,(10):222-22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婚姻家庭关系也随之有许多变化,违法婚姻是当前我国婚姻家庭中较为突出的问题,2001年4月28日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0条、第11条、第12条是关于婚姻无效和婚姻可撤销的规定,自此,我国的婚姻法正式确立了婚姻无效制度,无效婚姻制度的确立,填补了婚姻法中的一项空白。不但维护了婚姻法的权威性、健全了法制,而且为执法部门处理违法婚姻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08,(10):22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婚姻家庭关系也随之有许多变化,违法婚姻是当前我国婚姻家庭中较为突出的问题,2001年4月28日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0条、第11条、第12条是关于婚姻无效和婚姻可撤销的规定,自此,我国的婚姻法正式确立了婚姻无效制度,无效婚姻制度的确立,填补了婚姻法中的一项空白。不但维护了婚姻法的权威性、健全了法制,而且为执法部门处理违法婚姻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
林殷平  沈明宏 《预测》2006,25(3):76-80
本文在和谐婚姻假说基础上,对和谐婚姻的有效需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有效需求分析的预测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研究了婚姻和谐动态论,并对婚姻和谐度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最后对和谐婚姻匹配模型带来的启示以及为婚姻家庭提供的借鉴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人类婚姻伦理关系是不断进步的:血缘婚排除了异辈相婚,同辈间则互为夫妻;族外群婚摆脱了血亲相配,人们依旧集团相婚;对偶婚有了主夫主妻的区别,出现了真正的夫妻生活;专偶婚实现了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出现不平等。演变中也存在异化,整个阶级社会婚姻为经济所制约,婚姻伦理关系处于不正常境地。未来社会婚姻伦理关系将走向成熟,婚姻真正成为当事人的私事。  相似文献   

7.
鲍颖焱 《科教文汇》2008,(2):129-129
婚姻是两个社会个体成员的特殊私密关系,基于自由选择,成为构筑社会基本单位的桥梁。结合美国日益关注的契约婚姻问题分析,笔者提出婚姻是长期特殊契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婚姻是两个社会个体成员的特殊私密关系,基于自由选择,成为构筑社会基本单位的桥梁。结合美国日益关注的契约婚姻问题分析,笔者提出婚姻是长期特殊契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档案婚姻档案是一定时期婚姻登记过程的真实记录,可以作为研究婚姻形态、社会现状等的研究资料,也是国家对家庭和公民个人进行管理的重要依据.婚姻档案具有长久保存的必要性.婚姻档案管理具有长期保存、随时调取、联网共享的价值需求.婚姻档案网络化管理是实现这些需求的有效措施.但是网络化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风险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变革期,其婚姻观念也经历了这样的变迁:前期,受魏晋南北朝门第婚姻的影响,婚姻门第观念极强;中后期,婚姻门第观念逐渐衰微,资财在婚姻中的地位上升,"才子佳人"婚姻观念兴起。这种演变是唐代选官制度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和文化格局转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单位在人们的婚恋行为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共同体文化.单位密切的关系网络和多样的功能资源符合人们理性化的婚恋过程;单位全面的信息掌握和稳定的匹配模式降低了婚姻环境的复杂性,扩大了婚姻的张力、确保了婚姻的基础;单位内嵌式的互动交往与秩序化的意识形态有利于构建积极的婚姻态度、有效的控制婚姻风险.随着单位社会模式的转变,应构建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多元化共同体,通过文化重建与空间生产建构积极的婚恋观念和行为.  相似文献   

12.
黎雯君  贺雯 《科教文汇》2011,(9):170-173
本文在明晰两性关系概念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了男女两性关系对健康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结婚、丧偶、婚姻(恋爱)关系的破裂以及婚姻质量等对健康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一部力作,描述的是青年男女的恋爱与婚姻.本文作者试通过分析小说四起典型的婚姻来讨论性格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婚姻价值定位的,以及简·奥斯汀对待婚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凡是一个有钱的单身汉,就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是《傲慢与偏见》一书中的第一句话,故事就是因为这一句话引出了主题。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通过贝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爱情对婚姻的想法:单单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通过对贝纳特夫人对女儿门婚姻的幻想,莉迪娅和威克汉姆以及克林斯先生和卢卡丝的结合的描写,最终得出结论,真正幸福的婚姻应该基于感情和金钱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抛弃婚姻上的禁忌,走向跨种族婚姻。  相似文献   

16.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文学史上有关婚姻主题的经典之作。作品以女性敏锐的视角描绘了19世纪英国乡村生活和社会风貌,以及四起各异的婚姻形态。现以资产阶级婚姻的实质为根基,解密小说中婚姻关系的基本类型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秦泽舟 《科教文汇》2009,(7):F0002-F0002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周溯院长对何宗文委员反映在基层法院成立婚姻审判庭的意见十分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要求省高院民一庭就基层法院成立婚姻审判庭的若干问题及可行性进行调研。省高院经过调研,日前专门行文省政协办公厅,就全省法院婚姻审理情况、基本做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及基层法院成立专门婚姻审判庭可行性分析等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张琳  董威 《科教文汇》2012,(17):84-85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一部力作,描述的是青年男女恋爱与婚姻。本文作者试通过分析小说四起典型的婚姻来讨论性格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婚姻价值定位的,以及简.奥斯汀对待婚姻的看法;《金粉世家》中的男女主人公也是存在类似的命运,真挚的爱情受到世俗偏见的考验,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二人很幸福地结合了,然而最终作者却是以悲剧结局了整部作品。两部作品的爱情与婚姻相同而又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女性的身体对于婚姻的敏感度更加强烈。除非她的婚姻很幸福,不然这段关系对她的健康一点好处都没有。而男人呢,即使婚姻不那么令人愉快,他们的身体健康还是享受到了优待。  相似文献   

20.
《百科知识》2002,(1):55-56
公平交换:新的婚姻道德准则记者(以下简称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以往的婚姻道德,受到了很大冲击,作为社会学家,您认为当前我们应当建立怎样的婚姻道德准则?潘教授(以下简称潘):首先我们要想清楚,市场经济给我们以往的伦理道德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以前夫妻间为了谋求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