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管理包括众多方面,其中如何认识学生的学习是搞好学生管理的重要支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应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创新’是学习的灵魂”这一观念,并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创新”这一灵魂作用。一、如何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创新’是学习的灵魂”1.学习“起因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包含“从客体到主体”“从主体到客体”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是“主体”,学生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是客体。他们的学习活动,事实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体引起主体的反应,制约着学习的目标、态度、方法和效果;一方面是主体按照自身的需…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与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依靠人的主体性发挥。要实施创新教育 ,必须对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加以探讨。一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在创新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同为客体 ,又同为主体。主体与客体是标志着活动者与活动对象的一对哲学范畴。主体与客体是相对而言的。主体总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在创新教育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 ,不仅包括学生 ,也包括教师。因此 ,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当教学过程展开时 ,从教师这一主体来看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3.
主体活动是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使用特定的工具或手段,作用于特定的对象或客体,以达到预期结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目的、工具、客体、结果等一系列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因此,研究主体活动就必须分析主体活动的要素和机制。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学校或企业,在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这两者关系协调好了,就能促进管理活动的开展,协调不好就要阻碍管理活动的进行。因此,协调这两方面的关系对学校的发展至关紧要。 一、正确认识管理主客体的相互关系是搞好学校管理的关键 管理主体是指从事管理活动,具有一定德、才、权的管理者。管理客体是相对管理主体而言的,是指进入管理主体管理活动领域的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资源等等。 管理活动是内容极为广泛的动态系统。作为管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不是各自独立、相互隔绝和互不相干的,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转化的,没有管理主体,就没有管理客体,没有管理客体,也就没有管理主体。 管理的主体与管理客体的相互作用集中体现在管理客体的制约性和管理主体的能动  相似文献   

5.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人类特有的审美活动,它是主体人对客体世界的精神消费活动,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价值关系。这种消费方式和价值关系的形成根源于“自然的人化”。主体对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使主、客体双方造成了同步双向的“自然人化”,而且都是在主体的感觉和心灵中完成的。审美就是以“主体自然人化”的结果为纽带实现主、客体的相通融合,从而使主体获得精神消费需要的满足感即美感的活动。“美”就是主体因获得了美感而对消费对象作出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6.
褚凤英 《中国德育》2007,(12):53-56
从交往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二者在活动过程中以共同的活动客体为联结纽带,结成"主体—客体—主体"的主体际关系。交往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际关系生成的内在根源,交往范畴是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主体和客体是一对哲学术语。主体是参加社会实践的人,客体是主体指向、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哲学对主、客体关系的描写适合对翻译主、客体的描写。翻译主体是从事翻译活动的人,即译者;而翻译客体是译者指向、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利用哲学观点,探讨翻译主、客体的本质特征及其关系,旨在使译者准确地把握翻译客体的多雏性,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翻译主、客体达到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正>1.主体——客体向度。作业的主体即教师与学生,客体即作业,包括作业的内容、目标、形式和评价等。在作业中,教师与作业之间是认识与被认识、设计与被设计的主体——客体的对象性关系,教师通过认识、分析进而把握作业过程,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对学生而言,作业是工作对象和操作客体,通过它把教师设计在其中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主体”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生是主动的客体主体与客体是哲学认识论中的一对范畴,它们主要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其中,主体是指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即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而客体则是进入实践领域并为主体所认识、改造的对象,即主体活动的对象。〔1〕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发出者,并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的、能动的、积极的作用,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则是教育活动的承受者,是接受教育影响的人,是教师教育的对象,尽管他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体现自身…  相似文献   

10.
杨军  徐涛 《嘉应学院学报》2014,32(12):32-34
人的活动包括客观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实践主体-实践客体统一于人的客观实践活动之中;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统一于人的主观认识活动之中。实践客体是自然存在,认识客体是实践活动。正确把握马克思的认识客体观有助于解决一系列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挖掘教材美 培养想象力──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石家庄市第二教育学院王惠琴审美是由美的对象所引起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审美的对象包括主体、客体两个方面,审美主体是从事审美实践活动的健全的“人”,审美客体是作为美的诸因素的社会生活、自然景物、艺术形象等。语...  相似文献   

12.
教育和教育对象属于人的要素,可分别充当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能动客体,而教育内容则是纯粹客体,明确提出并分清能动客体和纯粹客体,初步分析主体要素的层次结构。着力研究教育活动的关系层次结构及其认识意义,对整个教育活动系统的完整认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摘要:投资客体是指主体在投资活动中,其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投资客体的法律性质,是指投资客体在法律上区别于其他经济行为客体的本质属性。投资客体包括投资财产客体和投资成果客体。投资财产客体主要包括,全权投资财产和限权投资财产。从投资财产的接受方来看,凡符合其使用价值和价值要求的财产,在法律允许其转让的条件下都可以成为投资财产客体。从投资主体的角度看,只有投资主体享有法定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的财产才能成为投资财产。投资成果客体主要包括,投资活动所形成的全权资产和限权资产。作为投资成果客体,它必须是各种形式的资产,必须是投资活动形成的资产,投资主体必须享有该资产的使用权和收益分配权。按照投资财产客体的经济法律性质和存在的物质形态,可分为货币财产、非货币有形财产和非货币无形财产。按照投资成果客体的经济与法律性质及其物质形态’,可以将其分为产业资产和金融资产。债权资产是重要的投资成果客体。  相似文献   

14.
再论主体     
主体一词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认识论意义下的,主体即具体认识活动中的具体人,其认识对象称为客体。所以,这些意义下,主体是相对客体而言的。  相似文献   

15.
一、我对“旅游文化”的理解所谓“旅游文化”,它指的是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旅游主体即旅游者,旅游客体指的是一切可供主体游览的对象(包括为沟通主体和客体而设的各类旅游设施)。在旅游主体没有和旅游客体发生关系之前,旅游客体(例如纯粹的自然景观)一般不能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教学要义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主体及相关的主体性教学问题 ,是理论界长期争论 ,至今尚未定论的重大理论问题 ,也是当前教学实践与理论的一个热点、难点 ,极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一、教学主体、客体与主体性教学的界定主体 ,原是认识论的专有术语 ,相对于客体而言 ,是认识论的一对范畴。主体指认识、实践活动的有目的的承担者 ,是具有能动性的人 ;客体是认识、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现象。主体与客体是相互规定的 ,离开其中任何一方 ,另一方也不复存在。活动的主导是主体 ,客体对主体具有制约性。转义作为教学术语 ,教学主体指的是教学活…  相似文献   

17.
论主体及主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是改造和认识客体的活动者。主体是人。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是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它主要包括主体的"为我性"、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一、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最基本的范畴认识论,一般说来,是关于认识现象和认识活动的学问。人类的认识现象和认识活动,都是在认识者和认识对象的相互关系中发生和发展,因而,研究哲学认识论,首先便要区分认识者和认识对象,没有这种区分便不能考察它们的关系。在哲学认识论中,我们通常称认识者为认识主体,认识对象或被认识者为认识客体。在认识论理论体系中,主体和客体是逻辑的出发点,关于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认识的真理性和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对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展开。  相似文献   

19.
寓德育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北京市崇文区职工大学张薇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主体和客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是具有独立意义和实践能力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背景下的物质的精神的统一,客体是成为主体认识和实践对象的那部分客观存在,认识是主体...  相似文献   

20.
“学本”是学实践活动的对象.体现着一种主客体关系状态。学本分析的实质就是着重强调学本客体的能动性,但是学本分析不是一种纯粹的客体或语言分析,它并未与主体或学本外的客观世界隔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