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袁世凯的评价 ,史学界早已盖棺定论。但是 ,总体上的评价并不能替代具体事件上的评价 ,本文就事论事 ,探讨袁世凯在清末科举制的废除中所起到的作用 ,并力求分析他废除科举制的主观动机  相似文献   

2.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隋朝被确立以来,历1300年而不衰。近代以后,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科举制度走到了历史的尽头,1905年被明令禁止。它对社会政治、思想及文化都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可概括为:1.摧残士子,造成了近代人才的缺乏;2.败坏士习,加深了近代政治的腐败;3.窒息思想,延缓了近代政治改革的进程;4.禁锢智慧,影响了近代科学文化的繁荣。科举制的废止,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3.
作为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在清末遭遇最终废止的命运,反映了当时不断激进的改革思想对清廷新政的左右,表现出明显的先破后立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它的废止在开启中国现代教育新篇章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未来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科举制的废除,削弱了经学教育的地位,破坏了官员选拔的有效机制,使传统的儒家经典的教育内容和它的传达载体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严重影响了儒家价值观的传承。  相似文献   

4.
1905年废止科举制和2000年取消大中专毕业生“派遣证”,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的两大里程碑。废止科举制百周年到来,要探索科举制的扬弃性继承,尤其是传统考试制度精华“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基本内涵与操作程序的现代化,加快为育才、选才、用才,建设中国特色的考评制度,尤其是“能力与业绩”的测评制度,并为现代考试学科的发展,进行科学的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5.
科举制对封建时代的文学有多方面的影响,唐诗宋文的繁荣,八股、策论的兴盛等与科举制密切相关,笔记、话本、戏剧、传奇等文学形式的题材、体裁、内容也深受科举制的浸润。科举制还与士林结缘,在士子心中形成浓重的科第情结。  相似文献   

6.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按不同科目选举人才的制度。它产生于隋开皇年间,从此取代了魏晋以来凭血缘门第选人的九品中正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举荐制度的一个变革。科举制的产生,是地主经济高度发展与中央集权加强的历史必然。随着大一统的隋、唐帝国的出现,科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 ,字慰庭 ,河南项城人 ,自幼不喜欢读书 ,靠投机军界而起家。袁世凯的一生 ,与安阳关系密切。190 6年 ,陆军部铁良和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彰德检阅南北新军秋操大演习。在演习中 ,段祺瑞为北军总统官 ,驻安阳城南 ;张彪为南军总统官 ,驻汤阴城北。北军与南军操练攻守之战 ,场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字慰庭,河南项城人,自幼不喜欢读书,靠投机军界而起家。袁世凯的一生,与安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与日俄战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04年2月8日,爆发了日俄战争。它是日本与沙皇俄国两个帝国主义为争夺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在我国领土上进行的不义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清政府采取了所谓的“局外中立”方针。而作为清政府支柱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则是这个方针的倡导者与执行者,并且他以此作为借口,乘机发展其北洋陆军。因此,袁世凯与日俄战争的关联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10.
袁世凯与日本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袁世凯,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崭露了头角,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日本也恰恰在这时挤进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成为争夺东亚和中国的一个最富有野心的帝国主义国家。因此,袁世凯与日本之间发生的纠葛,就成为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 ,中国的科举制度被介绍到了西方。科举制用考试选拔人才的原则备受推崇 ,对欧洲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世纪欧洲各国政府实行赐官制 ,文职官员的录用不进行任何考试。因此 ,像大哲学家培根这样有才华的人 ,为了求得一官半职 ,只好去巴结宫廷权贵。赐官制必然导致吏治腐败 ,“朝有南郭 ,野有遗贤”的现象相当普遍。新航路开辟以后 ,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潜心研究中国的典章制度 ,不断向欧洲传递东方的信息。 1 6世纪中期来华的传教士克鲁兹 ,发现科举制与西方人事制度迥然不同 ,实行“学而优则仕”的原则 ,…  相似文献   

12.
科举制评析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以考试的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兴于隋,盛于唐宋,废于清末。它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西方现行文官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文章对科举制的弊端和镜鉴价值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郭丽涛 《红领巾》2004,(6):89-91
宋代以后,士大夫经商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学者一般将其归因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实际上,商业的发展仅仅是士人经商的原因之一,若从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来看,可以看出科举制的实行与其大有关系:科举制的实行,导致士大夫政治、经济地位的降低,并进一步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得不通过从事一向被人看不起的商业活动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4.
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地主阶级结构也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取得大小官职。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期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15.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变法运动,它的失败引发了百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不断讨论与研究。过去的研究大多将失败归结为资产阶级经济基础薄弱或是维新派政治上的软弱等原因。从科举制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可以为戊戌变法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6.
科举制与文学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举时代,无论是被视作文学主流的诗文,抑或作为文学边缘的小说、杂记、笔记、戏剧等体裁的作品都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又源于士子对科举的认识和科第情结。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为维新派,袁世凯为洋务派,他们一致反对革命派,组成强学会,互相欣赏。戊戌变法,梁等请袁围园劫后,实行新政,袁权衡利弊,向朝廷告密,双方成仇。民国以后,又合作对抗国民党。袁帝制自为,双方再决裂。恩恩怨怨,与近代大变革息息相关,很值得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为维新派,袁世凯为洋务派,他们一致反对革命派,组成强学会,互相欣赏。戊戌变法,梁等请袁围园劫后,实行新政,袁权衡利弊,向朝廷告密,双方成仇。民国以后,又合作对抗国民党。袁帝制自为,双方再决裂。恩恩怨怨,与近代大变革息息相关,很值得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袁世凯提倡实业救国,率先垂范,兴办了滦州公司、启新公司、自来水公司。袁的亲信、家人继承袁的遗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克服种种阻力,对北京地区的卫生情况、消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丁未政潮是影响晚清政局的重大事件,在袁世凯的操作下,清流派一败涂地,但北洋派也并未得胜。政潮造成了亲贵掌权的出现,间接导致了皇族内阁的产生。同时,政潮的结果使得政局更加腐败,严重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