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明词辑佚23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明词补编》在《全明词》的基础上辑补了大量的词作、词人.本文在《全明词补编》的基础上又辑补了词作23首,词人10位.  相似文献   

2.
《全明词》与《全明词补编》是迄今为止搜录明代词作最完备的集子,泽惠学林,功莫善焉。然而,明人文献资料浩如烟海,仍有不少词人佚作有待收罗。今新辑得《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未收词人3家、词作75首,以期对明词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在明词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相关文献佐证《全明词》、《全明词补编》、《全金元词》存在文献迻录之误、词人小传考证不清、词作互见、词作附载信息等失误之处19则。  相似文献   

4.
《全明词》补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明代文献繁富,求全备正自不易,仅从明代词人、词作之误收与遗漏等情况看,亦颇有可补正者,故在饶宗颐、张璋先生纂辑、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全明词》基础上,从《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等大型古籍中,辑得《全明词》失收词人20余家,词作200余首。因限于篇幅,刊载其中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读明词札记     
一、《全明词》由饶宗颐先生初纂、张璋先生总纂的《全明词》,经过二十多年许多人的努力,终于在2004年出版了。《全明词》共收作者1390余人,词作约20000首。为学术界提供了比较完备的明词文献,对明词研究、词史研究、中国文学史研究都大有益处。我们真诚地感谢饶宗颐、张璋  相似文献   

6.
《全明词》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明词》为明词、明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但由于文献浩繁,搜访十分不易,故也有相当数量的佚词有待收罗。慈从总集、别集、笔记、地方志等各类文献中,辑录《全明词》未收之佚作41首, 并对《全明词》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籍、生平事迹等。  相似文献   

7.
《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出版后,学界完善一代文献的努力依旧在继续,大陆以外所藏汉籍成为辑补重点。又从明清方志中辑出百余首,今初步刊布22位词人的42阕作品,并以《全明词》体例整理,这对于明词文献整理与研究必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全明词》新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辑得38家150多首明词,大部分出自珍稀本古籍,难得一见。现依《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体例,整理刊布。此文所刊布为11家50首。  相似文献   

9.
从国内所藏图书中陆续辑得38家150多首明词,大部分出自珍稀本古籍,难得一见。现依《全明词》及《全明词补编》体例,整理刊布。此文所刊布为12家45首。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全清词·顺康卷》。共收了作者1390余人,词作约50000首。为词学研究者提供了比较完备的清词文献,对清词研究以及词史研究,大有裨益。但是,编纂全集,工程浩大,智者千虑,难免有失。问世以来,对于((全清词·顺康卷》存在的、大到体制小到一些疏误,已陆续有学者指出了不足。近日,笔者检阅明、清时期编纂的各种嘉兴地方志及嘉兴地方文献,发现了一些被《全清词·顺康卷》遗漏的词人或词作。尤其是生活于明末清初的屠廷楫,几乎不为人所知.《全清词·顺康卷》和《全明词》都没有收他的词。现对其生平等情况作简要考辩,并辑补其词。  相似文献   

11.
《全明词》的出版填补了词史文献研究的一大空白,为明词、明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由于文献浩繁,疏漏在所难免,根据方志、总集、别集等,谢承举、马闲卿、王韦、胡汝嘉、俞彦等五位词人小传均可略作订补。  相似文献   

12.
<全明词>一编虽屡经时贤辑补,仍有遗珠可采.本文即从别集方志中辑得<全明词>未收岭南词人五家及其佚作,并对其生平略作小考.  相似文献   

13.
云间词派以突出的词学理论与创作表现振兴明词之衰,并开启了清词中兴之格局。该派的主将陈子龙被誉为"明词第一",且其词学理论在明清之交的词学批评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历来针对陈子龙词学理论的探讨却非常有限,论文从承传与发展的角度来探讨陈子龙的词学理论,以见其在词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并确立其对于明代与清代词学之承传、融通、影响的词史地位。全文先从其重要的词学观点入手,探讨其复古源流观、辨体论、词境说、风骚寄托说、体性观、审美技巧论,透过这些观点的阐述以见陈子龙的词论在词史的重要位置,他在明词中衰的困境中接续了词统的最早努力,开启了清代词坛的盛衰之辨与南北宋之争,使词既能维护其本质特性,又可朝雅化尊体的路上前进,为清代词论写下了第一页。陈子龙代表明末词坛雅化的星星之火,即将在清代成为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宋代李清照之所以能在词学上取得突出成就 ,占有重要地位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最善言情 ,真挚、浓烈的情感是她词作的主题和灵魂。按她一生的情感轨迹与时代的变迁 ,其词可分为少女时期的闲情词 ,少妇时期的怨情词 ,南渡丧夫后的哀情词 ,内涵愈来愈深刻 ,社会价值亦愈来愈高。  相似文献   

15.
词选对女性词人的选录在中国女性词史乃至整个女性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宋人词选中,李清照词备受青睐和关注,但女性词人群体整体上处于被遮蔽的状态;明代中后期,随着女性词坛的活跃与词选家女性意识的增长,女性词人群体受到关注,出现了第一部女性词选《名媛诗纬初编诗余集》,其编者王端淑关注本朝的女性词创作,并且着意提升女性作家的文学地位,这一演进历程颇堪玩味。  相似文献   

16.
日本各大图书馆所藏明人别集中,有一部分是国内稀见的珍稀本古籍.其中所见明词,有助于《全明词》的辑补和重编.  相似文献   

17.
晚清词论家陈廷焯对词评论的重点在《词综》、《词选》两部词选上,陈氏肯定《词综》有辑存文献之功,但未尽汰芜词;赞誉《词选》能得词之本原,但仍有去取未当者。另外陈氏对其他历代声名卓著之选本皆有品评。虽然存在对词选类型辨析不精等问题,但其论述大抵精当,颇有示人学词门径之功效。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词学理论著作,但历来为人所诟病。对她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认为她“词别是一家”的主张桎梏了别人;二是认为仅从协律的角度批评苏词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李清照的《词论》是在考察了唐五代至宋词学的发展历史后而总结出来的艺术特性和艺术规律。她对北宋众多词人的评价是实事求是,准确公允的。她对各家词的批评,是和她本人的个性气质分不开的。李清照的《词论》出现在词体地位确立的时候,在中国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