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结合萨义德的东方学批判考察王颖电影《喜福会》,认为该影片并未脱离东方学的理论框架,而是将中国"他者化"了,是对中国形象的又一次误读。因此,对于美国大众媒体所传播的中国形象,应时刻警惕其背后隐藏的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虚构。  相似文献   

2.
借助“他者”这一概念分析了喜福会的中国母亲们在当时中国美国的男权社会中的遭遇,她们完全失去了自我,成了沉默,服从的他者;同时在美国还遭受着种族歧视,成了异域的他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游子还乡文学虽多以"游子返乡"为开端,叙述者"我"与故乡在文化心理上却呈现出一定的异质化、距离化倾向,表现出明显的他者意识.行为上的"还乡"与意识层面上的"反还乡"在作品中形成鲜明的对比,传统"游子还乡"结构也因此反向延伸,"还乡--再次离乡"成为小说的叙事中心,转述或多重转述的叙述方式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4.
《喜福会》以华裔女性为主题,描述了四对华裔母女之间的恩恩怨怨、感情冲突和心理隔膜。本文尝试结合萨义德的东方学批判理论考察王颖电影《喜福会》中的华裔形象,认为该影片并未脱离东方学的理论框架,而是将华裔"他者化"了,是对华裔形象的又一次误读。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主义理论产生于二战之后,是一种多元化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关系。其中,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则概括地表述了西方世界和东方世界的后殖民关系。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也对华裔美国人"他者"身份进行了探讨,而且她在作品中,为了迎合西方人的阅读习惯,大量地描写了中国的陋习,体现了她的"东方主义"的观点。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入手,探讨《喜福会》中所体现出来的华裔的"他者"身份,并试图进一步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东方主义"情节。  相似文献   

6.
电影《喜福会》站在中美文化的交叉点上,展现了三代女性的不同婚姻与家庭命运,从女性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历史的纵向追溯与反思。不同的文化传统及华裔在美国社会的生存处境,造成了《喜福会》中人物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喜福会》中描写了若干个懦弱、自私及令人生厌的男性形象,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正义、英勇及高大男性形象大相径庭。本文主要从美国主流文化对华裔作家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在《喜福会》中华裔男性被丑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在某种意义上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士"阶层的存在,"士"精神的张扬,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士"精神,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士"的精神也具有多重性.从儒家角度来说,.士"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志于道".士"志于道",所追求的,是"仁"的精神,"礼"的秩序,并在这一过程中具体的展现出忧患意识、敬畏意识和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9.
谭恩美凭借《喜福会》获得了"全美图书奖"等一系列文学大奖,并以此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声誉.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谭恩美的经典著作《喜福会》,从种族和阶级的角度切入,分析女性角色在不同时代所受的来自男权主义的压迫以及她们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反抗,探究作品中女性自身从边缘化的"他者"形象逐步转变为"自我"的动态过程,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常敏 《海外英语》2011,(12):293-294
《喜福会》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小说描写了四位中国母亲和她们的女儿从误解、冲突到理解的故事。该文拟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解读这部以女性为主体的小说。进而论证,在这种"忆苦思甜"的叙事模式下,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乃至东方形象不自觉地落入了"他者"化的窠臼。  相似文献   

11.
《喜福会》是谭恩美的成名作。该小说主要描写了四对美籍华裔母女之间错综复杂、悲欢离合的故事,深刻反映出第三世界妇女在以白人男性为中心的美国社会中为生存而挣扎斗争的现实。基于此,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喜福会》,探讨四对美国华裔母女对多重压迫的觉醒和她们如何在性别、种族、阶级的压迫下进行修正和建构自我身份,以及在美国社会中建立自己独特的价值与文化身份,从边缘化的"他者"形象逐步转变为"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徐秀清 《中国教师》2009,(Z2):258-258
<正>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天地君亲师"是有牌位供奉的。这是传统文明中灿烂的闪光点,为什么要尊重老师?因为他太重要了,他对学生的终身均有至关重  相似文献   

13.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代表著《喜福会》一经问世便轰动美国文坛,随后被翻译成35种语言,还被拍成电影。《喜福会》有六个中译版本,由此可见《喜福会》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国内学术界主要从文化身份、母女关系、女性主义、东方主义等角度来研究《喜福会》,对《喜福会》翻译的研究甚少。本文从叙事学视角分析《喜福会》的两个中译本,探讨叙事学对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春秋战国时期诞生过诸子百家,影响深远。"文圣"孔子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工圣"鲁班则创造了物质文明。鲁班不仅会"动口",更会"动手"。鲁班的"动口",在于他对徒弟的言传身教,开创了中国的工匠群体;鲁班的"动手",则体现在以制造为起点,以创新为升华,推进了中国的工艺文化。鲁班在中国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堪比孔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一、哲匠始祖——鲁班鲁班,本名公输般(本姓公输,名般),也称公输  相似文献   

15.
《喜福会》展示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母亲与代表现代美国文化的美国女儿之间的各种冲突,但更再现了美国女儿与中国母亲的同一性。本文通过分析《喜福会》中中国母亲性格上的两个特点:忍而不让、自信达观,以及对自我的不断追寻说明中国母亲对美国女儿的影响以及美国女儿从中国母亲那里获得的精神,从而揭示中国母亲与美国女儿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6.
电影《喜福会》向我们讲述了中国母亲与美国女儿之间沟通的障碍以及她们在东方信仰与西方价值观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争执。母亲与女儿的交流障碍不仅仅反映出两代人之间的隔阂,更反映出一种文化差异。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解读了电影《喜福会》中母亲与女儿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正>感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这些耳熟能详的词句都在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  相似文献   

18.
潘惠 《文教资料》2007,(6):122-123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讲述的故事体现了道家的一些思想。  相似文献   

19.
文化取向作为《喜福会》的主题之一,隐匿在诸多的象征意象之中。四位中国移民母亲在生活中常用的汉语和"洋泾浜"英语映射出第一代美国华裔女性对中国文化靠拢和对美国文化疏离的取向。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凭借一部富有"中国味"的《喜福会》,在美国一炮走红,并激起了一股"中国热",刮起了一股"中国风"。利用来自母亲的中国文化的背景优势,书写了带有家族色彩的母女关系这一华裔文学永恒主题,谭恩美成功地用文本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对接,毫无保留地用文学的方式向我们阐释了她的文化寻根情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