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振羽 《中学理科》2006,(12):23-24
所谓学生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意识到寻常现象的非常情况,显而易见的隐蔽方面;时常有意识地从“不可能”问题中求得可能,从“严格”解答中找出错误.这种强烈的困惑及想要探究的内心状态,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他们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学生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学科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句话给我们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是要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说明问题必须来自生活实际;三是问题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数学离不开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从以错生疑、联系生活、开放练习这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5.
反思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是自觉地对数学认知活动进行考察、分析、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是学生调控学习的基础,是认知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主要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可见反思不仅仅是对数学学习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重要的是它指向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7.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不仅会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学习愿望,能自主地、愉快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9.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张义 《新课程研究》2010,(3):169-170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科学史上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牛顿发明万有引力是从“苹果为什么落地”这一问题开始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从“为什么霉菌菌落周围没有细菌”开始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他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可以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境界。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对事物就有了自己个性化的看法,会进行质疑,对自己或他人提出的问题才会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意识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所产生出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倾向.即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阶段,要进行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的观念上、而且要渗透在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笔者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探索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更高的热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意识呢?  相似文献   

15.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有助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品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践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6.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求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意识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思维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主动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这种愿望虽然很强烈,但很难表达出来。教师要帮助幼儿把这种愿望表达出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问题意识是学生学好小学数学的重要能力之一,但是由于当今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的种种教学缺陷,使得学生心中有问不敢讲,导致教师心中有题也无合适的契机讲授给学生听,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一种学生零问题的状态。这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非常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数学学习技能的提升以及数学知识的增长,面对这种教学现状,作为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想出对策,努力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重点介绍如何在小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研究的心理状态,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当前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面对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数学教学要积极探索如何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问题。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更是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过程,也是使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成为与学生创新思维同步提高的过程。学生必须自身参与在教师指导下的一切学习活动,如积极主动地接受和收集有关信息,进行独立思考,积极探究,并注意学习活动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等。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努力探索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应用意识,以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