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读金庸     
读金庸小说是一种享受。泡一杯清茶,在静夜的灯下品读金庸,淡淡的茶香在静谧的空间挥散,人的心潮却在刀光剑影的世界里起伏。眼前忽而是令狐冲一肩风月、放荡不羁的潇洒适意,忽而是北乔峰畅饮千杯、白马塞上的侠士豪情;耳际恍然响起李莫愁凄凉断肠、若隐若现的歌声,转瞬之间又变成了江南水乡采莲女的吴侬软语。此中滋味,正如刘勰所言,令人“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妙不可言。“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凭借金庸的生花妙笔,那白衣胜雪、快意恩仇的英雄少年,那斗酒十千、义薄云天的豪杰侠士,那风流婉转、敢…  相似文献   

2.
金庸小说——在传统文学与新文学的交汇点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这绝非过誉之词.金庸小说的读者层面之广,覆盖面之大,确实令人咂嘴.《金庸传》中有一段评论的话,是对金庸小说的最高称赏:“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有两位作家的作品,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真正做到了写尽中国人的人生:一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另一便是金庸的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3.
捉蝶小记     
今天路过菜地,我发现一只可爱的蝴蝶正在花间穿梭嬉戏.只见它穿着一件五彩斑斓的衣裳,扑扇着美丽的翅膀,忽而高,忽而低,忽而左,忽而右,忽而近,忽而远,似乎在挑逗我,说:"瞧,我多美!我翩翩起舞时,你捉得到我吗?"它不停地摆动着优美的身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非常迷人.  相似文献   

4.
完美     
你问我,一个人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完美. 兄弟,请你听我的回答:当一个人感到他是广阔的天空,是无边的大海,是永不熄灭的火焰,是永远闪耀的光芒,是忽而动荡忽而温柔的风,是带来雷电和骤雨的云朵,是忽而欢快忽而哭泣的溪流,是在春天开花在秋天飘叶的树丛,是巍峨的高山和低陷的峡谷,是一片富饶而又贫瘠的大地之时,他就正在趋近完美.  相似文献   

5.
找工作就像谈恋爱,你中意一家单位就像钟情一位佳人:为“她”朝思暮想、辗转反侧;忽而胸有成竹,忽而患得患失。一份工作就是一位窈窕淑女,同学小B说,找工作之初,收集用人单位的情况就像当初留心那个  相似文献   

6.
风之恋     
你是风,大自然的风. 忽而粗犷豪放,忽而轻柔婉约.忽而狂放炽烈,忽而冷酷无情.忽而神秘莫测,忽而亲近相知.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观斗》一文中有这样一番话:……忽而误会消释了,忽而杯酒言欢了,忽而共同御侮了,忽而立誓报国了,忽而……,不消说,忽而自然不免又打起来了。其中“自然”一词在原稿中是“当然”,在收入文集时,作者将“当然”改为“自然”,这是为什么呢?先让我们看“当然”和“自然”这两个词的用法。“当然”有这几个意思:一、表示肯定,这种肯定是不容怀疑的,事理上一定是这样的。如:(1)世界的进步,当然大抵是从流血得来的。(2)谁来完成这个任务呢?当然是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二、表示某种推理的必然结论,或某种动作行为  相似文献   

8.
鲁宾斯坦是英国一位赫赫有名的钢琴演奏家。他的钢琴演奏忽而热情奔放,忽而优雅流畅,韵味超凡,扣人心弦。他所举行的演奏会次数之多、听众人数之多、所录制唱片售出之多(至少五百万套)都是史无前例。他风靡了全球钢琴界长达六十余年,被尊称为全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家。  相似文献   

9.
不论是在文学修养、爱好还是文学天赋上,金庸都具有雅俗二极性,有两个金庸:通俗文学的金庸和纯文学的金庸。金庸武侠小说可以从文本性质上区分为两种“版本”:一种是通俗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旧版”;一种是纯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新版”。在文学观和写作方式上,1970年代之前的金庸小说是通俗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后的金庸小说是纯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前金庸把武侠小说当作通俗文学来写,读者也当作通俗文学来读;1970年代之后金庸从纯文学角度来修改他的武侠小说,读者把它当作纯文学来读。作家金庸不具有统一性,金庸作品也不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著名学者冯其庸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金庸小说的情节结构,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我敢说,在古往今来的小说结构上,金庸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序<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在对金庸小说的评价中,冯其庸先生的这句话说得并不过份.他还说:“金庸是当代第一流的小说家,他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奇峰突起,他的作品,将永远是我们民族的一场精神财富!”在同一篇文章中,冯先生总结了金庸小说的情节结构的五个特点,即第一是庞大;第二是紧张;第三是波澜壮阔,奇峰突起;第四前呼后应,细针密线,因果相连而又相隔,叙事无意实有意;第五是奇情壮采,瑰思幻想.”金庸的小说,正是由于有以上这许多结构上的特色,所以使你读他的洋洋数百万言的一部巨著,往往仍能手不释卷的读完而不觉其长”(《序<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  相似文献   

11.
大约在上个世纪末起,中国掀起了一波涉及金庸、武侠小说、金庸热及金庸武侠小说等现象的批评热潮,而在相当多的有关金庸武侠小说的批判中却存在着个人情绪化突出,批判的矛头指向偏错等问题.许多知名人士或学者在试图去批判金庸武侠小说时实质上却是在批判武侠小说,批判金庸,批判与金庸武侠小说有关的各种社会现象.他们所要批判的对象与其实际批判的矛头不相对应,似乎是南辕北辙、“声东击西”.  相似文献   

12.
有人把金庸吹捧成可与莎士比亚比肩的文学大师,有人则称他的小说只不过是“人妖的艺术”而已——眼下,电视剧《笑傲江湖》正在中央台播得如火如萘,金庸和他创作的“江湖”种种恩怨,遂成一时之热门话题。不久前,我读到一位评论家的文章,谈的也是金庸,立论很有味道:20世纪中国文  相似文献   

13.
书迷读书录书迷名片:金学军口浙江金华一中98届高三(2)班因为本人姓金,所以很早就“认识”了金庸。且说金庸。金庸不姓金,姓查zha,原名查良镛,浙江海宁入。我想,很多读者大概都已知道金庸之名是来自“镛”字的一分为。历史上,“海宁查家”无疑是一个声势煊赫的大放,历代人才辈出。如清代的著名诗人查慎行便是金庸的高祖。“一门七进土,叔侄五翰林”,可以想见其科第之盛。至于金康自己——金庸是中国武侠小说的“真命天子”,许多报纸。媒体如是说。再说其小说。金庸写的小说不多,共匕部,他曾用一副对联将其小说的书名串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同样一本政治教材 ,一位政治教师讲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忽而眉飞色舞 ,忽而屏息凝神 ,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换一位政治教师讲 ,学生学得索然无味 ,忽而闭目养神 ,忽而惊觉欠伸 ,上课简直成了受罪。课堂效果反差如此之大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语言功底的不同。为此 ,对政治教师尤其是青年政治教师来说 ,优化教学语言刻不容缓。那么 ,如何优化政治课教学语言呢 ?我认为应该做到“五宜”与“五忌”。一、宜博采众长 ,忌自我封闭政治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能够反映教师本人的学识水平和思想水平 ,是政治教师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金庸研究论著目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说明一、郭沫若《管子集校》叙录说:“古籍整理工作骤视之,实属冗赘,然欲研究中国古史,非先事资料的整理,即无从下手。”而王国维在撰写他那本薄薄的《宋元戏曲史》之前,已经编就了考证精详的六卷《曲录》。资料乃学术之基础,本目录的编纂,旨在提供一份基本的论著目录,为方兴未艾的金庸研究聊尽绵薄之力。二、本目录收集范围是从1985年至1999年在中国大陆发表的金庸研究论著。在金庸研究的相关学科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新武侠小说及通俗文学研究中,多有论及金庸,选录其中列有关于金庸之专章或专节的篇什。三、本目…  相似文献   

16.
金庸武侠小说侠义精神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的武侠人物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之美,尤其是儒家文化之美。侠义精神是金庸武侠小说表达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7.
金庸,原名查良镛,他是一位最著名的武侠小说家。在他之前,武侠小说向来是不入流的,普遍被视为低级庸俗的作品,不为主流文坛所接纳,而金庸武侠小说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格局,以其特有的魅力和内涵逐渐走入了主流文坛的台阶。金庸的武侠作品可以用一幅对联来体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天",这些作品部部经典,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的作品曾被多次重印,发行量过亿,并且多次被改编成为电视剧、电影,成为人们观看的焦点。大学之中开设金庸小说研究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当然入选中学课本也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相似文献   

18.
现在让我将四十余年来从事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向大家作一简要地汇报:我生于农村工作于农村,是在即墨、崂山两县境内土生长起来的.从1951年开始就在崂山供销系统及农业、财政、行政、企业做财会工作,并取得了会计师、注册审计师职称和财务科长职务.解放初期的农村干部不管你是做哪种工作的都要定期的为党和农村中心工作服务,必须做到与农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于是在劳动之余或在地头或在炕头或在梨棚瓜地,为了消除疲劳就要讲故事说笑话.久而久之,我就感到这些扑朔迷离的故事忽而令我上天、急而令我入地、忽而投身大海、忽而腾入云雾,有孙悟空七十二变之感.于是我想这些来自民间的故事在古籍中却涉及得很少,就是那些笔记小说如《世说新语》、《搜神记》等也只是一些片断絮语,但却保留了历史风俗和人物轶事,比起如今接触的这些栩栩如生有根有梢有理有节,并且来自农民之口的传说真是大有逊色了.于是我想,这些有趣的故事如果把它记下来将来付之于报端或书刊,让大家都去读一读不是一件怪有意思的事吗?就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就在工作之余在煤油灯下,将白日所见所闻都简要地记录下来,这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书斋·书女     
搬了新家,多了一间房,便专门开辟出来作书斋.订制了整整一面墙的书橱,什么<水浒>、<红楼梦>、<金庸全集>诸多名著,还有<足迹>、<安妮日记>……古今中外,均有所藏.还没搬进新家时,我就开始构思了:每到灯火阑珊时,伴着幽幽的灯光,端上一本散发着清香的书,再冲上一杯浓浓的咖啡……真是快哉,快哉!  相似文献   

20.
《一个时髦的语病——简析“圆梦”误用》(见《语文知识》1996年第5期)一文根据《辞源》的解释,认为报刊标题像“百余芭蕾演员圆梦今宵”、“奋斗方有圆梦日——评中国男队重新夺回斯伟思林杯”、“金庸难圆外交官之梦”等,都是误用了“圆梦”一词。对此我不敢苟同。随着时代的变迁,词汇也在不断发展,词义的改变就是词汇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