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重整计划的制定主体仅仅只包括债务人和管理人,而将与重整有重大利益关系的债权人排除在外,容易造成重整计划中的利益分配朝着有利于债务人或管理人的方向倾斜,不利于实现利益平衡。比较分析其他典型的立法例可知,采用多元制来确定破产重整计划制定权的主体更具有合理性。因此,我国选择破产重整计划制定权的主体应遵循效率和公平合理原则,在规定以重整人在债务人的协助下制定重整计划为原则的基础上.规定一旦重整人在一定期间内无法提出重整计划或者提出的重整计划因不合理而遭到法院驳回时。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自己的重整计划。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情的需要,阐述了建立我国公司重整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我国公司重整法律制度的立法体例、适用范围、原则进行了探讨,在借鉴世界上公司重整法律制度成功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公司重整法律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与正常经营状态下的公司相比,破产重整中的公司治理更趋复杂,关乎重整的成败,进而影响重整制度目标的实现。以重整计划为中心,探寻各利害关系人广泛参与的多边协商机制,是破产重整中公司治理研究的有效进路。通过分析重整计划提出、表决、批准、执行中的权利(力)配置与运行机制,评析我国《企业破产法》的成功与不足,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重整制度被认为是偏重债务人利益的典型代表.自动冻结制度、经管债务人制度、债务人提出重整计划的专有期以及强制批准制度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美国法的这一特征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同时也与美国完善的破产市场运作体系密切相关.我国虽然已经引进了重整制度,但与美国的情况相比较,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运行环境都不太理想,需要在未来的立法和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企业重整制度已成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为防止企业破产 ,提高市场经济运作效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而我国的《企业破产法》中未规定有重整制度 ,仅对全民所有制企业提出可以整顿且相关规定极为简陋。本文从在破产立法界极具影响的郑百文重组事件谈起 ,结合美国破产法在重整方面的相关规定 ,探讨重整制度的理论根基 ,并就我国的立法现状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和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6.
破产重整制度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协调与博弈,立法理应对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全面的权衡,但在实践中,我国现行《破产法》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机制并不健全,本文主要针对债权人在破产重整中的利益保护问题做一探究,并针对立法中的不足,提出完善的措施,以期对我国的破产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国外公司重整制度的特点及主要内容,并以外国公司重整制度为借鉴,提出了建立我国公司重整制度的构想。提出公司重整制度,是国家预防大公司破产,保持社会良性经济运转秩序的一项措施。文章提出我国可以单行法的形式,制定《公司重整法》,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司重整法的适用范围、公司重整的申请理由、公司重整的申请权人、公司重整人与重整监督人的选任、关系人会议的组成、重整计划以及重整的完成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企业破产法)的亮点之一就是引入了重整制度,它给予企业重生的机会,使破产法并不仅仅意味着企业的消亡,更意味着企业的重生。本文简要介绍了破产重整制度的优点、立法模式、适用范围等基本内容,着重分析了我国现行立法上的破产重整制度,体现了我国破产立法日益趋向国际化、成熟化。  相似文献   

9.
金融机构破产立法中的重整问题思考:以银行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后金融业全面开放使我们要面对金融机构可能出现破产的现实,然而,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新《破产法》不完全适用于金融机构破产。在充分考虑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机构破产和金融安全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金融机构破产立法中的重整作用,并从重整行动的触发标准、适用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金融机构破产立法中的重整问题.  相似文献   

10.
破产重整为债务人提供了一种以再生为目的的破产清偿程序,该制度的确立能够实现其所要达到的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美国通用公司的破产保护案件的分析来探析中美破产重整的相对差异,从而为我国完善现行破产重整制度立法构建和司法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Viola Zhu 《教师》2008,(18):72-73
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that involves transformation and reproduction. This essay discusses some useful techniques of translating practice by introducing a simple model. A few examples of good translation are presented to support explaining the model clearly.  相似文献   

12.
企业间进行以资产为纽带涉及双方财务系统融洽结合的联系,是一种战略联盟,不仅可以使企业规模扩大,实力增强,而且可以使双方取长补短,优势叠加,形成规模效益,企业资产重组的策略:(1)以提高认识为先导;(2)坚持企业自愿与行政干预相结合;(3)因企制宜选择不同的模式;(4)用良好的政策环境作保证。  相似文献   

13.
医院重组是深化卫生改革、整合卫生资源的有效途径,能起到优化和盘活卫生资源、扩张规模效应、扩大服务范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有益作用,但是如果引导和处理不当,背离医疗的社会公益性,会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形成某种程度的垄断、难以落实基本医疗等弊端。因此,实际操作中必须扬长避短,正确引导,稳步实施。  相似文献   

14.
"幕课"与成人教育的理念具有很强的通约性,其规模化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课程需求;"幕课"的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背景学习者的求学愿望;其超越时空的特点使不同多样化学习方式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因此,"幕课"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根据"幕课"的规模性、开放性以及超越时空的运行特点,我们需要重构成人教育的教学组织,既要改组学科型教研室为课程教学团队型教研室,还需要改造实体型班级为虚拟型在线班级,从而使成人教育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5.
债务重组让步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步是债务重组日,债权人在原债权重组后的可实现价值大于原债权的变现价值的情况下,由于债权人选择债务重组方式实现债权所造成的可实现价值低于原债权应收价值的差额.科学界定让步内涵,有利于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债权人寻求债务重组的动机,正确选择债务重组方式,真实反映债权人与债务人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6.
破产重整程序把企业置于中心,旨在拯救困境企业,其价值目标是多元、多赢的,在根本上是一种衡平,企业及与企业关联的各方需要退让出自己的部分权益,而使得整体利益最大化。破产重整程序中,除了利害关系人以外,还存在着外部主体。即主要讨论了破产重整中不同参与主体各自不同的角色。债权人与债务人恰在相互博弈中被赋予一定的角色。债权人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发挥着最终控制以及监督的作用。在债务人自行经营管理模式下,债务人是破产重整程序进行的核心经营控制因素。在我国,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银行债权人在破产重整中的地位,这是由我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的特点所决定的。外部主体的介入旨在平衡利益,促成重整的实现。管理人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杠杆;法院是中立的裁判者。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一些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因种种原因,产生了整合就是纳入、应用,甚至是简单结合的现象,在评价上也存在功利行为。这些都应予以认真纠正。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本市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对全市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实施战略调整和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充分发挥全市职业教育资源的聚合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才能走出一条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又好又快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异形成语的整理与辞书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形词的整理受到了广泛的注意,但异形成语的问题却注意不多。本文试就成语和异形成语的界定、对异形成语的辨识和整理、辞书编纂中的处理办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