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吾尔族的谚语具有丰富的哲理意义,是维吾尔语和维吾尔文学的精华。它与生活的各个领域相关,以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想内容.反映了维吾尔人的思想信仰、精神素质。本文就维吾尔谚语反映的部分内容从文学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维吾尔谚语既是维吾尔族智慧的结晶,又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学宝库中一串璀璨的明珠。文章从对维吾尔谚语中反映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宗教、婚嫁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在解读维吾尔谚语的基础上,总结了这些谚语折射出的维吾尔族的礼俗文化。  相似文献   

3.
谚语是“精美的哲理小诗”,是“科学小诗”,它描摹逼真、表意精当、寓意深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维吾尔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谚语,它犹如一串串珍珠,再现出一幅幅维吾尔人民生动的历史图画。它像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又像一部“生活的教科书”,是我国辉煌的民间文学宝库中丰富的遗产。  相似文献   

4.
维吾尔谚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文化蕴涵很深,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语言文化特征.论文归纳了维吾尔谚语中有关婚姻家庭的谚语,从结婚成家、婚姻规范、婚姻关系等方面,分析了维吾尔谚语中体现出来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族作为新疆的世居民族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多样的宗教信仰及其多元开放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造就了维吾尔民族独特的审美文化,显示出维吾尔民族乐观自由的生命状态,旺盛的创造精神和与自然生态共生的和谐之美,具体表现在维吾尔族生活习俗,节日礼仪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族作为新疆的世居民族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多样的宗教信仰及其多元开放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造就了维吾尔民族独特的审美文化,显示出维吾尔民族乐观自由的生命状态,旺盛的创造精神和与自然生态共生的和谐之美,具体表现在维吾尔族生活习俗,节日礼仪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维吾尔谚语中有关女性的丰富多彩的谚语为依据,分析维吾尔族对女性带有时而赞美、时而贬损色彩的矛盾的看法,说明历史上人们对女性的看法和评价,指出这种矛盾的看法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社会家庭生活的深层。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族传统婚恋谚语透过社会教育的影响和习俗的沿袭,渗入了维吾尔族男性的意识深层,以其超强的稳定性对维吾尔男性择偶心理和行为产生持久性的影响。文章从男性视角对维吾尔族传统婚恋谚语进行了梳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9.
语言如同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文化的各个要素、各个层面。谚语作为维吾尔族人民世代可享可用的经验结晶,传达着维吾尔方方面面的文化信息。本文从维语谚语中性别歧视的种种表现入手,分析谚语中产生性别歧视的有关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语言如同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文化的各个要素、各个层面。谚语作为维吾尔族人民世代可享可用的经验结晶,传达着维吾尔方方面面的文化信息。本文从维语谚语中性别歧视的种种表现入手,分析谚语中产生性别歧视的有关宗教、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维吾尔族在历史上所使用的文字,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同时期国家对维吾尔文教材建设、编写、出版和发展所作的努力,并说明了文字与教材,民族教育与维吾尔文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跨化交际问题进行了探讨,力求发现一些影响两个民族间交往的主要因素与障碍,并试图寻求居住在同一地区不同民族间沟通渠道和有利于不同民族间彼此和睦相处及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维吾尔语同义词的形成、发展以及在汉维对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4.
性别歧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在语言的不同侧面都有所反映。本文试图从构词、称谓、姓名、谚语及道德习俗等方面分析维吾尔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并进而揭示出其中所隐含的社会文化涵义。  相似文献   

15.
维吾尔族谚语是维吾尔族劳动人民长期智慧的结晶,既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哲学性、科学性和艺术性,长期以来指导着维吾尔人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此研究运用基于项目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一群维吾尔族初中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状况。文章分析了维族学生参与者对于"中国人"、"维吾尔族"和"中华民族"3个概念的认知情况,从而说明作为符号建构过程的维吾尔族学生群体的民族身份认同形成过程的复杂性。文章最后建议,在实践中建构各族群的共同政治认同的同时,需要促进各群体间的不断接触与交流,保障各民族群体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平等发展和自由流动;此外,在多民族传统下的现代国家认同建构过程中,有必要保持认同基础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突出国民共同的品格、文化抑或理念等属性,避免过分强调地理、历史传统等因素而导致国家认同构建中的"特殊化"、"唯一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人大致分四个历史时期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现在为该国第五大民族,他们通过经商、通婚等活动,融入吉尔吉斯社会,并拥有自己的社会组织;维吾尔华人华侨与中国的联系亟待加强与深化,这对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关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维吾尔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了维吾尔族在饮食及饮食活动中的男女性别角色差异以及不同的分工及由此体现出的维吾尔族性别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现代维吾尔语禁忌语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宗教信仰与其语言禁忌、社会生活与其种种语言禁忌方面分析了现代维吾尔语禁忌语产生的根源及其所透视出来的文化内涵,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维吾尔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心理、道德风尚、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并由此揭示了现代维吾尔语禁忌语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新的发明和事物在不断地被人类创造,新的思想和概念在不断地形成,这一切都需要新词采反映,而新词的命名需要有一定的依据,这就是词的理据。词的理据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反映同一事物的词在不同民族语言中有不同的理据。维吾尔语对事物指称的依据是语音、形体、感知、语义和语法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