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详细阐述了"力的合成"的教学流程设计,意在以此为例与同行共同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运用知识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最强音,然而当前中学传统的“提出问题-介绍实验-归纳结论-知识应用”的教学模式仍很盛行。笔者深刻体会到这种教学模式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月,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以欧姆定律为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1 创设问题情景 联系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生观察加热的水形成热流、从高处泻下的洪水形成水流、电压不  相似文献   

3.
探究式教学特别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问题的全过程,从中获得体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本设计从日常现象贴入,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制定计划,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在收集数据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验证,形成结论,最后通过集体交流评估,不断完善方案,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4.
机械基础是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和实践的要求高,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化基础课的特点。由于学生初次步入机械工程领域没有实际经验,对设备结构更不了解,头脑中没有形成空间模型,空间抽象,思维又比较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仅用语言讲解那些学生从来没见过的设备结构和它的动作过程,学生听得  相似文献   

5.
自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指挥棒点向“探索性问题”后,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就不约而同地向“探索性问题”的解题教学投放了精力,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这一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笔者现在仅就“探索性问题”的解题教学发表点拙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的难度跟初中物理相比有着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教学内容更广更深,同时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有效途径,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探索精神对于物理的学习特别重要,本文从探索性教学的角度对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7.
“力的合成与分解”可以说是高中物理所遇到的第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第一个台阶,其丰富的教学内容正是高中阶断培养良好习惯和发展物理能力的有效载体。本文谈谈其教学功效的挖掘。  相似文献   

8.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启发引导、激励评价.引导学生积瘕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拓展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将以导师和主人的身份进入探究式课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带有伸缩显示杆和定位针的自制示力杆的力的合成实验演示板,具有可视性强、操作简单,弥补了过去实验方法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1基本情况 1.1授课对象 授课对象为本校本班高一学生.本校的生源由中考选拔的优秀学生(正式生)和为了推进义务制教育均衡化分配给各初中的毕业生(分配生)各半组成,前者基础较好,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具有一定的推理、运算、探索和应用能力,后者基础一般,尤其是思维水平、综合素质,与前者差异很大.因此,教学中必须找到合理的起点、目标、梯度和节奏,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更新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实践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使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内在潜能和创新能力得到发挥,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12.
“力的合成和分解”是高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矢量的概念和矢量运算的基本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这些知识既是对力的知识的深化,也是为以后解决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其他矢量运算等问题作知识上的准备。因此.“力的合成和分解”起着深化知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又由于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初中完全没接触过的新内容,初学往往感到困难,因此,提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1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根据力的实际效果和需要来分解的。实际上,学生接受的难度是很大的,为此,教学过程设计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验来引领学生,让学生观察和体会“力的实际效果”,从而进行合理的分解。(课前布置好学生要带的一些简要实验器材)  相似文献   

14.
在“二力平衡条件”这一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例如:天花板上吊着的电灯,一定有电线的拉力与重力平衡;放在桌面上静止的书,一定有桌面给书的支持力与重力平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一定有汽车的牵引力与阻力平衡等等。这样分析的结果却往往是让同学们形成了这样一种错误认识:一个物体在受到某个力时一定会有另外一个力与之平衡。比如有同学在对行走的人进行受力分析时,认为人除了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重力平衡外,人自身还会产生一个力与摩擦力平衡。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应该注意的是“二力平衡条件”应用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阐述探索性问题的数学教学,首先是条件探索性问题,其次是结论探索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探索性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性教学是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质疑探索”,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真正参与到问题的分析解决当中,并从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实现创新教育。一、悬念设疑,引出课题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来说,学生只有积极吸收新的信息,亲身经历并构造自己对数学的悟解时,才能内化为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高明的老师不是教学生去学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因此,教师的任务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一些启发性的、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或实例,为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如教学等腰三角形判定时,可设计…  相似文献   

17.
盛惠倩 《物理教师》2006,27(8):1-13
1教学案例(1)课题:力的合成(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1.第三章第四节)(2)课型:新授课(3)教学目标:①从力的等效性理解合力及力的合成的概念,学习等效替代的思维方法.②通过探索性实验,归纳平行四边形定则,会使用弹簧秤,能应用力的图示,培养物理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力的合成和分解是高一物理的力学的重点实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存在以下不足:(1)没有实验支架,不易固定橡皮条和滑轮;(2)不易准确的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3)下面绳子上的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第一章第五节《力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力的合成>一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物理新课程的理念,将复杂的物理知识和思想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了展示,该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