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体裁,用丰富的情感和意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感情世界。本文按照西方文化历史的发展顺序,描述了不同文化阶段西方人不同的爱情观,并以诗歌展现不同时期的爱情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学史上,很多诗人把自由和爱情作为诗歌的主旋律,普希金走出了文学创作的固有范围,把俄罗斯社会的各种现象作为描写对象,是俄罗斯精神生活的象征。在普希金所有的作品中他的诗歌创作无疑是最辉煌的一笔,他所表现的自由、真诚、乐观更是他诗歌最宝贵的财富。本文就着重传达普希金追求自由与爱情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晚唐女诗人鱼玄机的爱情诗歌以求取托身为目的,其诗歌思想具有功利主义倾向.功利主义诗歌思想的本质是实用主义.在鱼玄机爱情诗歌中,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倾向集中体现在:为托身、为婚恋而作,而并非为文学而作,只不过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倾向在表达的过程中有委婉和直白的区分罢了.  相似文献   

4.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的著名女诗人,有"白衣修女"之称。在其默默无闻的一生中,创作了1700多首诗歌,其中的500多首以死亡为主体,更多的诗歌主题关乎到爱情和永恒。本论文旨在对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进行解读,以寻求其理想的爱情,对死亡的超然认识以及所追求的超现实化的永恒。  相似文献   

5.
刘朝晖 《华章》2007,(3):121-121
16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思写下了许多爱情诗歌,其中包含大量奇特的意象.本文主要分析了四首多恩诗歌中的空间意象,包括缩小空间、扩大空间的意象,也包括"圆"的意象,指出这些空间意象主要被用来展示爱的力量以及爱人的世界.空间的扩大和缩小拉伸着读者的想象空间.而"圆"的意象则揭示着情人渴望爱,渴望契合.  相似文献   

6.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有史以来,中外诗人们均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歌咏爱情的美丽诗歌。由于中西方审美、语言乃至宗教等诸多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中西方古典爱情诗歌,无论从表现手法还是意象营造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拟从比较中西方爱情诗歌的角度,简要分析其中反映出的中西方审美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艾米丽·迪金森,美国文学史上最有名望的女诗人,其作品风格独特、主题多变、意境深远,对后代文学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她的爱情诗短小精悍,用词大胆直白、直抒胸臆。然而,虽然经历过爱情,却一生未婚,其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也表达了这种情感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8.
先秦爱情诗歌与表现劳动的诗歌几乎是同时出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达,到西周时期,人们的爱情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爱情诗歌也随之发展到了相当繁荣的地步,出现了《诗经》中的大量爱情诗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事频仍,礼教禁锢加重,爱情诗歌数量减少,而由于政治形势的需要, 屈原等人利用爱情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政治上受压的抑郁感情,使爱情诗歌形式发生了一次变体和异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仅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诗歌为例,审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诗人们对于“爱情”的思考,近而折射出那个颇具人文主义的爱情。  相似文献   

10.
王君玲 《文教资料》2015,(2):17-18,27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勇士,她的大胆创新和现代性诗歌风格赢得世界各地读者的青睐。狄金森"超前性"的最重要一方面,在于狄金森对爱情、痛苦、死亡与其他类似主题的执著,在于其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强烈自我否定。狄金森智慧的深度、思想的力量都以自我否定这一独特方式承载在她的诗歌中,深入她的诗歌内部,这是读者接近狄金森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女性的诗歌作品有一定的传承性和相似性,同时也从多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在女性特有的爱情意识、生命主体意识觉醒的前提下,当代女性对传统文化精神、审美理想接受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新的面貌.女性诗歌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具体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她们对诗、对生活体悟深深地融入了她们的诗中,她们更多地关注内心世界的语言表达、主体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女性的诗歌作品有一定的传承性和相似性,同时也从多方面表现出差异性,在女性特有的爱情意识、生命主体意识觉醒的前提下,当代女性对传统文化精神、审美理想接受的过程中,体现出了新的面貌。女性诗歌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具体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她们对诗、对生活体悟深深地融入了她们的诗中,她们更多地关注内心世界的语言表达、主体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项君玲 《现代语文》2014,(2):141-143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其所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隐喻不仅存在于语言,也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中。爱情作为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类情感之一,也是诗歌的永恒话题,诗人们常将其隐喻化。本文通过对中德诗歌中诗句的对比分析,发现中德诗歌中的爱情隐喻既有相同特征,又有各自特色;并进一步分析两种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认知共性。  相似文献   

14.
吴晓雷 《考试周刊》2009,(34):30-31
文艺复兴运动将人的感情从中世纪的宗教桎梏中解放出来,爱情作为感情的强烈表现,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作品中得到了尽情的展现。在众多的爱情诗中.爱情的主题也各有侧重。或谈情,或言性。本文选择了这一时期不同诗人的三首不同爱情诗,通过比较诗中意象的异同,揭示了这一时期多元的爱情观和对爱情各异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该篇章通过几首英美诗歌中对死亡的歌颂阐述了人们对死亡——这一人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的乐观主义态度。在这几首诗中有的诗人从为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当死亡来临之时就要坦然去面对“它”。你就会无所畏惧。有的则认为死即是生,死即是回归自然,死即是永生。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正确对待生与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人的一生才会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例选英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三首著名爱情诗歌——文艺复兴时期约翰·多恩的诗歌《跳蚤》、浪漫主义时期雪莱的诗歌《爱的哲学》以及现代主义时期叶芝的诗歌《当你老了》,比较分析诗人们对人类永恒的爱情主题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体味与理解,以此体现英国诗歌爱情主题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蒋华 《教师》2015,(5):38
诗歌以其唯美、细腻、夸张和浪漫的文字特点将男女之间的纯洁、美好、眷恋和自然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试从中西方不同的爱情诗歌作品中解读中西爱情文化的差异,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爱情诗歌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古代爱情诗歌的内在模式与情感基调。本认为中国古代情歌是欲、情、理的三维环融模式,整体上呈现着忧郁美的美感特质。本又对情歌呈现的春官色彩及女性心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中英文诗歌的爱情发展脉络、相恋、相守到分手这一进行式,将其表现手法及内涵加以对照。中诗将爱情与具体客观世界相连,强调通过外部感性描述以达到含蓄的效果;英诗则将其作为超越现实世界的独立存在,偏重理性、抽象思考和直露表达。  相似文献   

20.
玄学大师约翰·邓恩的爱情诗歌充满了玄学色彩.邓恩对女性有着矛盾的情感,一方面,他仰慕又崇拜女性,相信真爱;另一方面,他又有着极强的大男子主义意识,贬低女性和爱情.本文分析了邓恩矛盾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