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海教育》2007,(4):63-63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其中,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以下六个方面:道德品质:爱社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和平 《中国德育》2007,2(7):48-49
2002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涵盖了学生基础性发展的六个方面,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据《人民日报》报道,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积极践行《通知》精神,于2003年提出了“新概念三好学生”,即“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里做好孩子,在社区做好公民”,以取代传统的“三好学生”评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怎样确定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神,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方面作为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目标,是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  相似文献   

4.
《新教育(吉林)》2006,(3):62-62
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新中考”考试与评价改革指导意见中,把对学生的评价目标体系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学科学习目标以学业考试为主要方式来测定。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现在,从教育局到学校,一线的实践者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如何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上。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制度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从2004年暑假开始,伴随新课程改革.我校对高一级部进行了学生评价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课程改革综合素质评价 根据《青海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我们设计了《学生基本素质评价内容细目表》,  相似文献   

7.
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课程改革综合素质评价 根据<青海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我们设计了<学生基本素质评价内容细目表>,将体现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发展目标设计为五个维度并细化为14个基本要素,列出了65种关键表现,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要素等级.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初中毕业生的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应成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其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开展评价研究改革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扬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不仅拥有各学科学习目标的评价,还应包括对学生的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具体还涉及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评价。九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结合素质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原来评价的方式,建立符合课改需要的评价体系,发挥学科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在《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的“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正是要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成为他们认识自己和教育自己的一种教育方式,成为教师改进教育方式、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小学生德育发展性综合评  相似文献   

11.
《陕西教育科研》2005,(1):61-61
为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发展状况,2004年全国首批使用新课程的17个实验区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以《通知》中提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的基础性目标为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经国务院同意 ,体现着全新教育理念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于2002年12月18日公布。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发布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性文件。《通知》指出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要建立三个评价体系 ,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 ;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核心是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评…  相似文献   

13.
从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国家政策、规划、制度、意见中明确改革的目标与任务,是理解和把握中国教育评价改革的基础和核心逻辑在教育评价改革进程中,2002年、2010年、2013年和2014年四个年份,国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对教育评价改革提出了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紧迫的要求和任务。200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通知中给出了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针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三类评价的目的、要求和基本框架体系,提出了中小学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改革、普通高中会  相似文献   

14.
黄炎 《天津教育》2008,(4):14-15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天津市教委出台了《天津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继本市出台《天津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后的又一个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文件。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旨在改变以升学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引导学校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国家教育部下达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特别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提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如何落实《通知》精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课题。我们的经验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在课外也要多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形成健康而全面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当前中小学必须依据《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地中小学教师评价现状的实际,制定自己的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方案。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既应包括全面评价的综合体系,又应包括分类评价的专项体系;既要体现发展性评价的要求,又要适当考虑甄别与选拔性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雷英 《辅导员》2011,(22):27-28
小学生学业评价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客观描述,既关注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又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是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话题。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中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学生评价改革重点体现着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比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和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等。二是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也就是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三是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结合起来。以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这些改革重点与霍华德&;#183;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评价的要求是:“淡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又强调:“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一种以促进评价对象(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的,重过程、重评价对象主体性的教学评价。它与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性质各异,功能互补,都是教育评价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2002-2005年,广州市教育系统进行的评价制度改革,是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纳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精神,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也就是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