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进酒》是李白代表性的诗作,诗中传达出李白“不屈己,不干人”的独立人格特征和快意旷达的人生态度及豪放不羁的气势狂放美,这主要通过大气磅礴的气势美,炽烈的激情美和新奇想象和夸张美来体现。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五册阅读部分第十五课,选编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这首李白诗作中独具魅力的饮酒诗,以其缘情流转、喷泻奔涌、变幻无端的抒情方式,伴以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结构形式,于无形之中透露出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的表现手法,无疑为学生深入了解诗人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只是该诗的创作时间与地点,若依教材注释“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作客”,显然与史实不符。笔者依据有关文献资料研究,认为该诗创作于天宝十载(751)秋,创作地点当在“高凤石门山中”,即今河南省方城县拐河镇西唐山。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我有个感觉,李白是青春的!他的个性正符合青春的特质。不管他正翩翩少年,还是垂垂老矣,在我心里,都是青春李白!试看他的《将进酒》。  相似文献   

4.
张继苏 《现代语文》2007,(2):106-106
此诗约作于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时李白已经五十二岁。自长安放还以后,仕途不顺,理想幻灭,与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家里做客。三人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的愤激之情,借酒兴诗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  相似文献   

5.
《将进酒》是李白乐府诗中的代表作。近年来,《将进酒》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呈现出不断深化、拓展与创新的趋势。但近年来研究者对《将进酒》"作时"、"不复""不愿""不用"的运用、"主人"的解释"、五花马"的解释"、将"的读音等方面的探讨,还存在歧见。作年有开元二十四年、天宝十年、天宝十一年等说;"不复"、"不愿"、"不用"在不同的文本中有不同的运用;"主人"有"作者自己"、"元丹丘"两种解释;"五花马"也有毛色呈五花纹的马和修剪马鬣为五瓣的马两说;"将"有三种读音,即jiāng、jiàng、qiāng。案之史志文献,佐以出土材料,结合李白诗作及其交游,对上述问题加以考论。  相似文献   

6.
天宝十一年(西元752年),李白自长安放还已逾九载。这一年,李白已五十有二,当他游至嵩山,拜访友人元丹丘,并邀上岑夫子(岑郧),一场狂歌痛饮之余,一首血行阳刚的《将进酒》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7.
8.
作为乐府歌行,《将进酒》和李白的其它歌行体诗作一样,代表着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抒发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及放浪形骸的不甘。  相似文献   

9.
吴玉和 《现代语文》2009,(8):118-118
《将进洒》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于天宝三载(744)即兴而作。诗人当时与好友岑勋在另一好友元丹邱家巾做客,此时诗人由于受排挤被迫离开长安,去时豪情万丈踌躇满志,归来却是空空的行囊,于是怀才不遇、抱国无门之感喟借助酒兴恣意地抒发。  相似文献   

10.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李白诗歌名篇《将进酒》开篇的一组整句。理解起来并无困难,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这八个字即可尽其意。八字尽意,偏偏要用三十四字,妙处何在?  相似文献   

11.
李白好大言,在诗中常常表现为有意夸大数目、用巨额数量词进行修饰以及爱用艺术变形的手法,还表现为对雄伟阔大、奇特壮美意象的追求,因而形成其诗豪放飘逸的风格和瑰奇宏阔的美学特征。李白喜好大言主要跟他粗犷豪爽的个性和浪漫的气质密切相关,跟唐人豪迈自信、说话夸饰的社会风气紧密相关,还跟传为宋玉所作《大言赋》、《小言赋》和南朝至唐流行创作《大言诗》、《细言(小言)诗》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的魅力就是盛唐气象的魅力,他诗歌中透露出的狂放气象是盛唐气象中最绚丽的部分,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其狂放气象形成原因的探讨还比较零散。李白胡化血统的家世,批判性的崇儒意识,唯侠是命的气魄,从道归隐的遐思以及强烈的自我认同感,是促使其狂放气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漫游是盛行于唐代尤其是盛唐文人中的一种普遍风气,几乎所有的盛唐诗人都有过漫游的经历,而其中尤以李白为甚,李白一生都在漫游中,其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无止境的行旅之中,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高傲的个性使然;热爱自由的天性;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试论李白思想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思想复杂多样 ,不仅有传统的儒家思想 ,而且还有道家、佛家、游侠、纵横家等多种思想。梳理他的思想脉络 ,可更好地解读李白的诗歌  相似文献   

15.
歌咏侠义精神和侠客风采是李白诗篇中的重要一类,这类作品反映了李白个人不可一世的胸怀和气度。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塑造和文学写作上,不光当时具有深远影响,在今天同样具有历久弥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俊  孙超 《黄山学院学报》2005,7(2):102-105
李白诗境堪称古典诗歌意境的典型,它包孕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具有“主客融一”的表现特征和“时空虚拟”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李白一生以不世之才自居 ,顽强而执着地追求惊世骇俗的功业。然而 ,李白在仕途上却备受挫折 ,在政治上一无所成 ,成为中国文人的千古遗憾。探讨李白政治悲剧的原因 ,冷静审视历史事实 ,就不难发现 ,除了各种不利的客观因素外 ,更为重要的恐怕还在于其个性和梦幻般的人生设计 ,在于他自身政治素质和政治才能的匮乏  相似文献   

18.
李白的人生理想是功成身退。其实现途径是由隐而仕,功成后复归于隐。李白走这一途径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实际上,他最终也没有功成,身退是他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幻想世界表达对生活的感受,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感情波澜起伏,是李白诗与李贺诗浪漫风格的共性。而李白诗感情热烈奔放,李贺诗感情多愁苦惨淡;李白诗意象明朗和谐,李贺诗意象虚荒诞幻;李白诗率性自然,李贺诗苦心经营;李白诗直抒胸臆,李贺诗掩抑婉曲等,则是李白与李贺浪漫风格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诗人李白善于运用数词来表达夸张的效果.在英译李诗中模糊数词时,我们应综合考虑原诗的思想内容、艺术表现形式、中英文表达方法的异同以及古今文化的差异,灵活处理模糊数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