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读后感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先读后感。它要求读者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抒发自己的感想。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读懂原文。写读后感要从“读”引出“感”,“读”是“感”的来源,是“感”的基础。只有真正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人物的性格特点、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找准自己和原文中人物、事件的共鸣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做到“读”和“感”一致。如果脱离原文,空泛地去谈感想那就毫无意义了。  相似文献   

2.
从主体能力的角度,全面考察写作过程的实际,经过继承和借鉴、开拓和创新,“物(?)感(?)思(?)文”的写作过程论逐渐形成。“物(?)感”是写作的第一重转化,即内化,它是写作的开始;“感(?)思”是写作的第二重转化,即意化,它是写作的关键;“思(?)文”是写作的第三重转化,即外化,它是写作的终结。  相似文献   

3.
排球“球感”是人体对排球接触时的一种专门化知觉。“球感”训练和基本技术教学应相互渗透,结合进行;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提出各种规格要求。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作文指导——————福建/林修家难点指津读后感指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有感而发的一种作文题型。它的特点是有“读”有“感”。“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深化。它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从内容、形式到写...  相似文献   

5.
“钝感”是相对于“敏感”而言的,但“钝感”又不等于迟钝,它其实是一种大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别样智慧。“钝感力”一词先是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的,意为“迟钝的力量”。课堂教学中的“钝感”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抱愚守拙,故留时空,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信心和热情,促使课堂新境界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读后感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的感想与体会,它包括“读”与“感”,“读”是理解原作内容或观点,“感”是自己的体  相似文献   

7.
“感物”说又称“物感”说。感物观念最早见于《易经》,感物说真正进入诗学理论始于《乐记》,而发展成熟为中国古典关学范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人合一是它的哲学基础。感物说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理论之一,开启了“言志”和“缘情”的诗学传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8.
所谓“阅读初感”,是指读者初次接触文本的时候,产生的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相对而言,它不那么深刻,甚至有时候是不怎么准确的。“阅读初感”并不是一个早已有之的概念,它是在现代阅读理论的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概念。在传统的以“作家为中心”的阅读理论的背景下,阅读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寻求“作者的意图”,因此,读者的“阅读初感”是毫无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动物笑谈》是统编版教材中新选入的文章,它给读者的深刻印象在于文本中贯穿着的一股股强烈的“笑”感。笑过之后,经过深入探究,背后还有深层意蕴:角度互换生成“笑”感、漫画式表达生成“笑”感、科学精神映射生成“笑”感。  相似文献   

10.
“杆感”是背越式跳高心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围绕“杆感”、“节奏感”,阐述了背越式跳高教学心理训练的特点和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择了宗族较发达的江西石城为个案,以乡、村两级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基层土改中的阶级划分标准、土改理由与中共的阶级理论之间关系。至于阶级划分标准,中共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及其使用关系;土改一般是以乡或村为单位,乡、村的土地分配状况地区差异较大,基层的阶级划分标准与中共的或一致或偏离。总体而言,基层遵循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为阶级划分的标准,只是一些"无地主或富农"的村庄出现了"拔高"阶级成份现象。面对"偏离"时,往往是"客观性现实"服从"表述性现实",出现了划分标准的政治化、主观化。至于土改理由,中共认为是"两极分化严重";而在基层,"有(大)地主"、"无地主"状况均可能存在。如江西石城"土地分散",中共要面对无"阶级敌人"可斗的尴尬,但却有大量公产的存在。基于中共关于公产的阶级剥削性的理论解释,基层土改将大量公产纳入到"地主、富农"统计。这不仅修正了基层乡村"无地主"的结论,而且使革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物质有分别指谓具体物质形态、物质世界、客观实在等三种涵义。区分这三种涵义、对于划清辩证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界限、批判不可知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中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国人,他们是在说汉语的环境里学英语。因此,他们的汉语思维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思维定势与英语的思维习惯确实存在着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学习英语起着干扰(负迁移)作用。本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几种汉语干扰倾向作一粗浅分析,希望在教学中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关于历史题材创作的评价标准与方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题材创作是当前中国文坛和大众文化领域十分突出的现象。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与评论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误把历史叙事等同于历史真实,认为不符合历史记载的文学创作就是违背“历史真实”。二是注重个别人物、事件的真实性而轻视作品整体的历史感。三是指责当前历史题材创作过于注重偶然性而歪曲了历史的必然性。导致这些误区的主要原因是论者对“真实”概念的理解有失偏颇。其实,“真实”这个概念,无论是指生活真实、历史真实还是艺术真实,实际上都是主观经验,只不过不是任意的主观经验,而是有条件或者限制的主观经验,是建立在具体语境中的、以主体间性为基础的主观经验,是一种“共识真理”。这才应该是评价历史题材创作的基本标准。具体研究方法则应该是以重建历史语境为基础的综合性阐释,其要有三:一是重建历史语境,从而形成深厚的历史感;二是提倡一种“循环阅读”的批语方法,从而把握文本与文化历史语境之间的关联性;三是深入体察接受者的普遍心理,从而寻绎出历史题材作品成功与否的现实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科学地界定什么是客观真实,指出诉讼证明标准——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指:主观上裁判者依法据以裁判的、形式上符合法律要求的、客观上与案件有关的并能再现案件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分析了客观真实在神示证据制度、自由心证制度和法定证据制度中,始终是诉讼证明追求的基本理念和终极目标,并在现实三种证明模式之批判基础上,认为我国的诉讼证明追求的理念和目标应是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16.
孙晓青 《海外英语》2012,(11):185-186,197
文学印象主义中的现实不同于现实主义的定义,也不是全然的主观现实主义,它既不是感官的,也不是思想的,而是两者对立中的调解,是介于感觉与思想之间的一种感觉,是与客观事实紧密关联的主观意向性。  相似文献   

17.
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 ,是辩证逻辑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根本原则。思维的逻辑过程与客观现实的历史过程是相一致的 ,但这种一致绝不是形而上学的同一 ,而是辩证的统一。在教学中 ,如何卓有成效地贯串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 ,使学生不仅提高对政治理论科学性的认识 ,而且还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叙述方法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目标管理中目标的本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高校有效地实施目标管理,必须科学制定目标,深刻理解目标的本质。文章在阐明目标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指出目标的向量性、系统性、预测性、挑战性和可塑性等五种特性,通过列出高校目标制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目标管理科学制定目标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记者是正在发生的历史的记录者。因此,司马迁在《史记》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深入实际、尊重客观和不畏强权的精神对新闻记者有着学习、借鉴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哲学基本问题之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近代认识论哲学中由于本原方面的对立 ,导致了认识中倚重一方轻视一方的倾向 ,终以反复论证的思维的主观能动性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的形态相互分离地局限于唯心主义的虚假立场和唯物主义的消极性质之中。马克思从实践论哲学立场出发 ,克服了近代哲学两大对立学派的缺陷 ,实现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在性两大成果的结合 ,以能动的反映论或实在的规定论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随着这一问题的解决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不再是马克思实践论哲学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