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中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定律,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要彻底掌握其应用,先要判断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因此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一、只有重力做功 只有重力做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物体只受重力;二是物体除受重力外,还受其他力作用,但其他力不做功。  相似文献   

2.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常用规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守恒条件的判断.而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做功的角度,看是否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二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是否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看是否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看系统与其他物体之间是否有能量的转移.下面以一道典型例题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1)从力的角度,若物体只受重力和(或)弹力作用,不存在其他力,则物体机械能守恒.(2)从功的角度,若物体除重力、弹力外还受其他力,但这些力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物体的机械能守恒.(3)从能的角度,若系统中的物体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则物体机械能守恒.有时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结合圆  相似文献   

4.
一、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1.物体只受重力或弹簧的弹力作用,而不受其他力作用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如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或各种抛体运动,且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相似文献   

5.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数学表达式为Ek1+EP1=Ek2+EP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为:选取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分析各力做功情况,判断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选取合适的参考面,确定研究对象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始、末状态的机械能(包括每一状态下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广泛,求解方便.中学物理中常见的机械能守恒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下面举例说明.1.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机械能守恒…  相似文献   

6.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中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定律,是高考的热点、重点问题.要彻底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首先最重要的是判断物体或系统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然后才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所以对机械能是否守恒条件的判断尤为重要.下面对机械能守恒条件归类如下:一、只有重力做功只有重力做功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物体只受重力;二是物体除受重力外,还受其它力,但其它力不做功.例1从离地面h高度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如图1所示,取地面为参考平面,忽略空气阻力则小球着地时的机械能是()(A)mgh(B)mgh+m2v02(C)m2v02(…  相似文献   

7.
<正>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相关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而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判断,即分析物体或系统所受的力,判断重力以外的力(不管是内力还是外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如果重力以外的力对物体或系统做了功,则物体或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否则机械能守恒。另一种是根据能量的转化判断,即对于一个物体或系统,分析是否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8.
高芳 《高中数理化》2014,(19):35-36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系统只有重力或者是系统内弹力做功,系统没有受到其他外力的作用时,物体组成的系统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在解决相关问题时,要找出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合理分析构成系统的物体的组成,并结合动能定理、能量守恒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运用解题.  相似文献   

9.
正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8节的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是更普遍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内容是: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它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学习到的第一个守恒定律,理解起来难度颇大,建立守恒的思  相似文献   

10.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解题的重要定律之一.其解题的简捷性、方便性突出地体现了其优越性,因而在力学问题中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求解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力学问题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求解,因为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没有理解守恒的条件很容易造成错误.教材上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这样叙述的:在只有重力(和弹性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以及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从表面上看:“在只有重力(和弹性力)做功的情况下”和“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以及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是机械能守…  相似文献   

11.
一、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1.首先应明确机械能守恒定律研究的对象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通常有三种组成形式(1)由物体和地球组成;(2)由物体和弹簧组成;(3)由物体、弹簧和地球组成.对系统而言,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系统内的重力和弹力做功只会使机械能相互转化或使机械能转移,机械能的总量不变,如果系统所受的外力对系统内的物体  相似文献   

12.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既是中学物理知识中的重点,更是高考的热点.要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首要的是要弄清楚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然后正确地判断物体或系统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最后再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由此不难看出对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的  相似文献   

13.
刘亚辉 《学子》2013,(5):194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于"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这一条件却是难以把握,"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是不是物体只受重力或弹力作用?物体如果还受其他外力作用情况又如何?实际上只受重力或弹力作用或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是不多的,大多数情况是物体除受重力或弹力外还受其他力的作用,其他力也可能做功。举例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中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定律,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要彻底掌握其应用,首先要判断物体或系统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所以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定尤为重要.现将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归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两个重要的守恒规律 .它们研究相互作用的物体系 ,而且只研究系统的始末状态 ,不必过多地考虑中间细节过程 (并不是不要分析物体运动的全过程 ) .但两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有所不同 :动量守恒定律强调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动量守恒方程是矢量方程 ;机械能守恒定律强调系统只有重力、弹力作功 ,其它外力不作功或作功代数和为零 .机械能守恒方程是标量方程 .因为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 ,一般都伴随着动量、动能、势能的传递 ,所以 ,对于同一个系统 ,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现象往往渗透交织在一起 .…  相似文献   

16.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最基本定律之一,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是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先决条件,本文对该定律在应用过程中易造成误解的几个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解答物理问题的重要规律,同学们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会发现,不管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的力是变力,还是恒力,只要所选研究对象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就不影响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使用。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一般需要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选定对象,明确运动过程。认真读题,领悟题目中的信息,确定研究对象:(1)当只有重力做功时,可取一个物体作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18.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是更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它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中是这样表述的: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于是大多数学生就会由此得出结论:“当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物体机械能守恒.”当然我们知道上述结论是不准确的.事实上,笔者认为,教材中的表述没有将单个物体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区分开来,才造成学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19.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它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是更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本文从二个角度说明如何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20.
为减轻学生物理学习的负担,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对“机械能守恒定律”讲解与应用要求降低,除对弹性势能不做定量计算外,也不强调该定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只笼统地提到:“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弹力做功,机械能也保持不变。”笔者从教学中深感去掉弹性势能的定量计算是合适的,但不强调该定律的研究对象却很不妥,很容易使学生因分不清研究对象造成思维混乱。有这样一题:“拉着一个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物体机械能是否守恒?”有些学生这样分析:因拉力是弹力性质,物体只有弹力、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而此题显然机械能增加了。那么造成学生分析失误的原因在哪?在于没有确定所研究的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