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模型的方法是物理学及其它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论是物理课本中的理想模型还是解题过程中的问题模型都在物理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建立物理模型以及建立物理模型的步骤,且以《动量守恒定律》中的暂态过程说明物理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物理模型是物理思想的产物,它可以帮助人们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排除非本质因素的干扰,舍弃次要因素与无关因素,使物理过程得到简化.物理模型在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可使我们对物理本质的理解更加细致深入,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更加清晰明了.因此,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在碰撞过程中,其动能可能会有损失.若碰撞后粘合在一起,即具有共同的速度,则称为"完全非弹性碰撞".其碰撞过程动能损失最大.证明如下:设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依据动量守恒:  相似文献   

4.
碰撞问题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从能量角度,碰撞可分为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平时的习题乃至高考题中有一大类与碰撞相类似的习题:当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所以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系统的能量在动能与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能、内能等之间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5.
模型建构是学生根据研究的问题和情境,构建易于研究的、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和共同属性的理想模型的过程。2017年高考改革将《物理·选修3-5》列为必考内容,动量知识成为高考热点知识。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是动量守恒问题的重点之一,在实际问题中学会构建这两类碰撞模型,并加以灵活运用,有利于高中生提高推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模型建构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力学是高中物理教材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同时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意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去收集他们在解决力学问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在学习力学时发生的错误因数基本是相同的。下面就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力学问题产生错误的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从中找到帮助学生解决的方法。我认为学生在解决力学问题时,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一、学生读题不够细致,带来对题目关键词句理解不充分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达到对实际问题分析、还原和构建物理模型能力的考察",解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实际问题分析、还原和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笔者认为解题时应"明确物理过程,建立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关键是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还原和构建物理模型.学生构建模型的情况,直接反映其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等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而实际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一般都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许多因素.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这就叫构建物理模型.中学物理模型一般可分三类:物质模型、状态模型、过程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法.从本质上讲,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子弹打木块”模型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物理模型之一,解决这类问题常常需要综合运用动量守恒、动能定理、能量守恒.而通过画图分析物理过程,记住一些有用的推论可提高解题效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下面三个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碰撞是物体相互作用一种常见的形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完全非弹性碰撞应用得更为普遍.本文从最简单的碰撞模型出发,讨论许多与之相关的物理过程及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思维活动,使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积极调动原有的认知进行思考、分析、猜想、验证、总结归纳得出相应的答案.以问题为中心来设计高中物理教学,可以有效引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清晰认识概念的形成过程;利用学生对物理实验的质疑建立探究性的问题,深入对重难点内容的思考;建立阶梯式的问题链来强化认知,学生的能力不断攀升;问题驱动学生对知识的异构重组,补漏查缺,帮助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考试命题具有立意高、情境新、设问巧的特点.尽管立意是考题的灵魂,但是新颖的物理过程、巧妙的情境设置同样是命题者苦心经营的重要环节.在近年来的高考中,多次将碰撞模型和其他物理模型进行整合,组成复杂的物理过程,突出考查同学们的分析、综合能力.以下将碰撞模型与其他模型的整合方式加以归类研究,以期进一步探求命题规律,帮助同学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高业安 《教师》2008,(2):111-113
物理教学中的等效替代法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来进行研究和处理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其实质是利用事物之问存在的等同性,将实际事物转换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事物。它既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又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等效替代法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经常用到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教师在概念教学、习题教学的过程中常用此法。  相似文献   

14.
一、物理模型概述 1.物理模型的概念 所谓物理模型,即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时,突出主要的、本质的特征,忽略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对实际物体和物理过程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或模拟。这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法。比如质点,就是突出了物体的质量,忽略了它的形状、体积、温度和发光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理想化模型。以物理事实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索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物理教学中知识繁多,题型变幻莫测,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的困境,以模型教学、模型归纳为途径,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真确认识并构建学习中的"物理模型"从而为物理学习奠定科学结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最核心的内容.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由于老师们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不足,在进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去完成.即使课堂上贯穿了新课改的理念,通过小组讨论、一问一答等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由于这方面的教学实验比较难做,从兴趣的培养、课堂的感染力以及教学效果来看,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恰恰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是学生思想认识中最难的学科之一,很多学生甚至畏惧物理,因为他们总是有这样的感觉:上课能听懂,课下一做题就不会,尤其遇到计算题,甚至都无从下手,但一听老师讲解时就会豁然开朗,可下次做题时还是不会,这主要是没掌握做题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陈广永 《中国教师》2013,(18):54-55
"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因其解题的优越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成为学习的重点和高考的热点。遗憾的是,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并未意识到"动能定理"的独特作用。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动能定理"的教学探讨高中物理教学的三个基本策略。一、转变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动能定理概述"这一内容时,笔者采用了实验演示  相似文献   

19.
<正>类比是一种逻辑类似对比形式,即应用生活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似或相近进行逻辑类似对比,以便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类比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创造性、灵活性的方法,它可以贯穿物理教学过程,在学生陷入学习困境时,往往可通过类比打开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第24题为例,从动量守恒定律中的"爆炸模型"出发,分析在物理问题解决中如何通过题目的设计与变形来培养学生物理模型的识别、建构,再通过动量守恒定律中的另一个常见模型:"人船模型"中熟悉模型识别、建构与变式,进而归纳出识别、建构其他物理模型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