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郭佼 《辅导员》2009,(10):6-6
总有同学反映“上课最没劲”。我们也常碰到过这样的情形,同学们听课听得昏昏欲睡,只有老师一个人在三尺讲台上讲得卖力。为什么会这样呢?虽然不能单方面地去责怪教师,但这的确与教师讲课的“乏味”密切相连。很大程度上,学生听课的“没劲”是由课堂的“乏味”引起的。那么,怎样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在课堂上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呢?让我们去看一下别开生面的快乐课堂——  相似文献   

2.
将公用设施建在何处既节约资源义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这是我们在工程建设中经常要考虑的问题.有些同学会认为,这些都是科学家、工程师的事。关我们什么事呢?其实有些问题也是很简单的,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就能解决.不信?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几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也能当一回“科学家”或“工程师”呢?  相似文献   

3.
将公用设施建在何处既节约资源又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这是我们在工程建设中经常要考虑的问题,有些同学会认为,这些都是科学家、工程师的事,关我们什么事呢?其实有些问题也是很简单的,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就能解决.不信?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下面这几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也能当一回"科学家"或"工程师"呢?  相似文献   

4.
在班级教学中,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同一个知识不同学生所用时间不同,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都想要顾及所有学生的学习,这就必然导致很多较快理解内容的学生要等理解较慢的学生,课堂上的等待就会产生.那么如何才能合理运用等待的时间,让等待更有价值呢?本文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动手操作、静静倾听、思考讨论过程、提问前的等待、意外生成这五个方面罗列出需要等待的时机与做法,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好的发挥空间,并能让每个学生平等参与课堂学习,在单位时间内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5.
我学数学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尤其没把大量时间用在做题上,这可能会很多同学不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是数学天才,更不是特别聪明而无自通的学生。那我为什么能学好数学呢?我的观点是:数学需要记忆的东西少,需要的是理解和举一反三。能听老师的讲解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个要绝大多数同学都可以做到,那么更深次的要求呢,就是举一反三!其实,数学中有很多题目可以归、总结为几类,每一类用不同的技巧。老师教你做一道题的同时,能领会其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看到同类型的题就能想到它和以前的某道题其实是不多的,这种能力就是举一反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  相似文献   

6.
数学应用题是孩子们最为头疼,也最难理解的.他们只要看到应用题,就会情不自禁地皱眉.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们转变这种思想,让他们由厌烦转变到愿意去动脑筋,愿意去做题.还要让孩子们掌握解题的策略,让他们知道如何下手,如何用最快最简便的方式完成解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课堂上讲解,让孩子们达到我们所设定的目标呢?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有渊博的知识、熟练的讲课技巧之外,要想学生在一堂课中思维都能紧跟老师,还需要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呢?提问法:在课堂上,每当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教师满怀豪情的讲解时,突然发现有一位同学思想溜号,此时,你如果不说,这名同学的这节课就算白上了;你如果点名批评,一是影响你讲课情绪,二是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最好的办法是教师根据讲课的内容,随时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由这名溜号的同学回答。若能答出,你及时给予肯定,他会在羞愧中暗暗感谢老师,那么下半节课他会听得非常认真;若答不出,你稍加提醒…  相似文献   

8.
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即分阶段、有准备地让学生参加部分教学内容的讲授。在分析化学教学中,我们采取了这样几种形式:1.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讲解某个章节,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教学。通常是5~8人为一组,每个人都写讲稿,经大家讨论后,推举1~2人上台讲解。讲完以后,以答辩的形式,让同学们提出问题,由该小组的同学给予回答。参加过讲解的同学都说,他们对自己参与讲解过的内容,不论是理解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是以前被动听课时所不能比拟的。有些学生对于自己未参与讲解的那部分内容,觉得还是听老师讲…  相似文献   

9.
记得有一次物理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色光的混合原理。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记忆、理解这一原理,老师拿来了三个手电筒,分别蒙上不同颜色的半透明布,又拉上了所有的窗帘,让三位同学举着手电照向墙面,手电三色光混合出了不一样的颜色。我们看着老师这一番操作,觉得实在很麻烦。老师能不能用更简单的仪器,更方便地演示这一原理呢?于是,我们就想制作这样一个小教具。  相似文献   

10.
下岗吧,板演     
在我们小学的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讲解一道练习题时,让大多数学生在草稿本或书本上练习,而请一位甚至几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练习,这就是板演。许多年来,板演以其独特的身姿活跃在课堂上,展现了它灵动的一面,但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呼吁:让板演退出课堂!为什么呢?首先,板演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板演是写在黑板上的,其余学生便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抬头看看黑板上同学的解题,特别是一名较优秀的学生在黑板上板演,他会在课堂中扮演一个并不怎么好的角色,他让其余同学跟着自己的思路走,抑制了他们创造性的发挥。其次,板演不利…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校高三学生的化学复习工作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一,但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采用同一教学思路:先复习基础知识,反复讲解例题,大量训练习题,最后频繁考试。因为学生学业重,时间紧,所以课堂上很少有交流合作的机会。一般都是学生在课后做题,而老师课上集中解决疑难问题。那么高三化学复习是否能继续贯彻新课改理念,让紧张的课堂也充满生机呢?本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了一些尝试,主要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烙饼问题     
我们都知道,馅饼要一面一面地烙.如果烙熟一面需要5分钟,那么烙熟一只饼就需要10分钟.如果一口锅上能同时烙4只饼,那么烙熟6只饼需要多长时间呢? 有些同学可能会脱口而出,说答案是20分钟,其实再仔细想想,如果安排得当,可以花更少的时间.方法是:先同时烙4只饼,5分钟  相似文献   

13.
任淑珍 《考试周刊》2013,(38):64-64
<正>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时常有这样的困惑:有些知识点在课堂上已经详细讲解过多次,为什么学生仍然没有掌握?有些题型已分析提醒过多次,为什么学生考试时还是出错呢?有些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明明能够回答,可为什么就是无动于衷、鸦雀无声呢?困惑产生已久,问题必须解决,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是有生命的,是有诗意的,而这生命、这诗意来自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对课堂的拓展。然而很多教师要么过度拓展,让课堂显得热闹非凡,结果学生却毫无所得;要么照本宣科、支离破碎地讲解,结果让学生头昏脑涨而毫无收获。拓展本无错,关键是教师怎样正确把握。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拓展呢?一、立足文本,适度拓展1.拓展适量。无论怎样的课堂,无论怎样的拓展,都需要有一个"剧本",也就是"文本"。因而拓展归根到底还是需要立足  相似文献   

15.
顾娜 《成才之路》2014,(9):78-78
正错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我们教师应对学生错误的态度就决定了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效率如何。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课堂上的错误成为亮点呢?一、预见错误,建构完美设计在实际教学中,错误随处可见。身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能预见错误的一项技能,不是说我们应该预见学生将会发生的所有错误,但我们要能预见一些常见的、典型的错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我们的课堂应该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开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不仅有知识,更具智慧的有用之材。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实现知识的传递与智慧的生成相辅相成呢?基于对上述现象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一、蹲下身子,让学生逐渐摆脱束缚感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叫到"小姚、老刘、大雄、敏敏、凌凌……"同学们都知道,这不是老师给他们起的绰号,而是对他们的爱称。我们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就连成绩最差的"大雄同学"也自愿在放学后留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教学中,大多要求学生作笔记。很多同学也有这一良好的习惯。但有的同学仅是将老师讲的、黑板上写的、画的,都详细地抄下来,把课堂笔记变成了课堂记录,结果弄得课堂上很紧张,也影响听课。那么究竟怎样做笔记呢?本文就几个方面谈谈老师对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快乐成长,让所有学生都能成功成才,这是新课程需要践行的教育教学理念。那么,该如何转变观念,树立新的认识,改变做法,让我们更多的学生走向更多的成功与快乐呢?  相似文献   

19.
好的课堂笔记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力帮手,然而,在专题复习中,由于复习容量大,图表多,需要做笔记的地方也多,很多同学在课堂上忙于埋头苦记,大量挤压了听讲、思考的时间,难以收到理想的课堂效果。而另一方面,有些同学因为图表难以下笔,干脆不记,导致课后复习难以有效进行,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在专题复习课堂中,应如何兼顾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90后"的学生普遍难管……这是许多教师的痛苦无奈之言。他们大多从小就生活在蜜罐里,自尊心超强。如果在课堂上,他们做的事与课堂无关,教师的批评语言稍微重了一点,有些内向学生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有些自尊心强且比较"倔"的学生便会在课堂上与你对着干,让你脸上无光,等等。那么,如何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能让他们不在其他学生面前"栽面儿",这就需要课堂的幽默提醒语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