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的胡同形成于元朝,明、清以后又不断发展.从明北京城复原图上数,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约629条,清朝北京的胡同比明朝又有所发展.据清<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街巷胡同大约已2076条.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街巷胡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通过这组老照片来看看早期街巷胡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2002年农历为壬午年,生肖为马,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总要马年话马.本文浅说以马命名的北京街巷.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以马命名的街巷有78条.比较知名的有马市大街、马甸、马连道、马尾沟、马相胡同.还有马家井、马家楼、马家店、马家坟、马家庙、马家堡、马家地、马家村、马家大院、马家胡同、马神庙、马房寺、马蜂沟、马各庄、马公庄、马村、马场、马馆、马圈、马道村、马道口、马道胡同、马大人胡同、马良胡同、马泉营、马匹厂、马杓胡同、马蹄胡同、马尾巴胡同、马尾桥、马园胡同等.如果您能信口说出10条以上的以马命名的胡同或不经警察指点就能顺利的摸到这些以马命名的街巷,您可堪称地道的老北京.如果您能抽空到这些以马命名的街巷转转,品味当年此地如此命名的由来,体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当是别有趣味的.  相似文献   

3.
大栅栏:北京历史上的"金融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杨 《北京档案》2010,(5):46-47
正从清代中叶始,北京城内最具代表性的炉房、钱庄、银号、银行大都聚集于大栅栏地区。人们说大栅栏地区是北京历史上的"金融街"。今天,漫步在大栅栏古老的街巷胡同中,仍然能感受到当年繁盛的金融文化氛围。施家胡同——银号一条街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的施家胡同,全长260米。《宣南鸿雪图志》记述:胡同内除一处青阳会馆和几家旅馆、商店外,几乎全是银号,现在能查到名称的银号就  相似文献   

4.
大栅栏——独具特色的老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城,汇集了中国帝都建设之大成.它以规划布局之严整、气势之宏大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人类文明之一大杰作". 随着北京旧城危房改造的加速进行,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老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街巷胡同和四合院正在逐渐消失.北京市政府决定将大栅栏、琉璃厂一带划定为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使北京外城有一片街巷胡同得以幸存,实属难得.  相似文献   

5.
北京的街巷胡同,与北京城的规划建设和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北京城在规划建设上,是以南北中轴线为依据,两翼对称来安排和布置的。街巷依托城市,造成人与皇家建筑乃至整体北京城的“对话”,从而带来了老北京人生活方式独有的“京味”特色。  相似文献   

6.
徐冉  朝阳 《档案天地》2015,(2):58-63
胡同,多见于中国北方城镇、农村。"胡同"一词,最早见于元曲,如关汉卿的《单刀会》中有"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的词句。关于胡同一词的来源,据《北京的胡同》一书载,"胡同"虽是元代出现在中国北方城市建筑布局中的一个专用名词,但其解释有三种,一是"胡同"来自蒙古语"水井。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因此水井周围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将水井转为街巷之意,称为胡同;二是胡同相当于小道路、横街、小巷等。也是从蒙古语来的;三是金末元初,  相似文献   

7.
北洋时期北京内外城区各街巷新旧名称对照/王永芬选编 内容提要:1918年底至1919年初,京都市政公所要求京师警察厅查明其所辖区内各街巷新旧名称,并列表呈报备案,截至1919年2月21日,内外城共20个区全部完成.在此基础上,市政公所自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陆续公布了京城市内道路等级、幅员标准,以及确定的各街巷道路等级、路幅名称.  相似文献   

8.
刘鹏 《北京档案》2011,(4):54-55
笔者收藏北京老照片近10年,其中包括大量街巷胡同照片,为了研究这些老照片拍摄时所处方位,解读老照片,今年2月,笔者先后在中国书店个体门店和报国寺文化市场购买了两  相似文献   

9.
刘鹏 《北京档案》2006,(4):44-45
"行当儿"就是从事的一种行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老北京的"行当儿"很多,在老北京的胡同、街巷里时常可以看到卖布头儿的和磨剪子磨刀的、收购旧物的、剃头的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胡同里的叫卖声连同"响器"发出的各种声响逐渐消失了,很多"老行当儿"也随之逐渐消失,透过这些消失的传统习俗,可以感受到老北京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每一种行业的兴衰,都勾勒出北京人生存状态的改变.下面介绍几种消失的行当.  相似文献   

10.
8月15日,北京市档案学会今年档案见证北京系列文化讲座第八讲《档案揭秘史家胡同》在东城区图书馆报告厅如期举办。史家胡同是北京城中历史文化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名人轶事众多,颇负盛名的一条胡同。主讲人王兰顺同志依托北京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文献,结合对胡同文化遗存的实地调查和采访,对史家胡同进行了系统的历史文化考察,通过多媒体演示对胡同的历史变迁、文化遗存、名人轶事等作了精彩的演讲。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日子去北京采访,到魏染胡同看了《京报》旧址,缅怀中国新闻史上最出名的记者之一邵飘萍。 胡同的路很窄,路边的民居都是有了年头的老房,每家院门前都能看到保存完好的门墩。街巷里和街巷外,喧嚣的和静褴的,新来的和旧有的,印证着时代的变迁。 在胡同的深处,有一处保存尚好的二层旧楼,60年的风雨侵蚀人事变迁,并没有给它带来过多的沧桑感觉,只有门楼处的两根廊柱,柱基处有些裂痕。门楼上方中央刻着的三个大字“京报馆”,清晰可见,历历如新,这三个字正是《京报》创办人邵飘萍的手书。 邵飘萍(1884~1926)名振…  相似文献   

12.
北京的斜街     
王伟 《北京档案》2012,(8):30-31
正北京的街道走向以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者为多。无数街巷组成了像棋盘似的城市。但是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中,偶尔也能见到斜街。不过大多数斜街的命名也"直言不讳":上斜街、下斜街、东斜街、西斜街等等。初来乍到北京的人,从街的名称上知其为斜街就不致"转向",走错路。  相似文献   

13.
北京的斜街     
王伟 《北京档案》1998,(10):42-43
北京的街道走向以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者为多。无数街巷组成了像棋盘似的城市。但是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中,偶尔也能见到斜街。不过大多数斜街的命名也“直言不讳”:上斜街、下斜街、东斜街、西斜街等等。初来乍到北京的人,从街的名称上知其为斜街就不致“转向”,走错路。...  相似文献   

14.
从北京东长安街东端北行里许,有条小巷,旧称赵家楼胡同,原为前后曲折呈U字形走向,总长约300米,后来将该巷一分为二,前巷为前赵家楼胡同,后巷为后赵家楼胡同.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版的<京师坊巷志稿>,就收录有"赵家楼"条目,作者朱一新未曾对赵家楼的主人加以考证和注释,赵家楼的由来成了一个不解之谜.尽管如此,赵家楼仍然是京城著名的胡同之一,其所以出名是由于历史事件"火烧赵家楼".  相似文献   

15.
正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元朝。历经元、明、清、民国长时间的发展,胡同已经成为北京地区的标志。胡同内环境优美,很多建筑都保留了明清古典建筑的特色;胡同里人际关系和谐,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由不同家庭组成的小团体。如果不去胡同转一转,北京游是不完美的。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胡同文化,笔者简要介绍一下老北京的胡同是如何形成的,胡同的命名又代表什么含义?一、胡同的形成老北京胡同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元朝。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大  相似文献   

16.
<正> 比较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异同.找出其规律和内在联系.为了促进信息学与档案学的共同发展,有必要对信息学和档案学进行比较研究.本文拟在研究对象与范围,学科性质、研究方法方面把信息学和档案学的共性与个性进行初步探讨.一、信息学及其名称的由来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已经成为推  相似文献   

17.
从北京最窄的胡同谈起王晓芳有人说,北京最窄的胡同是耳朵眼胡同,在西长安街六部口内,它的名字极佳,正好形容胡同之窄。如今这个胡同已并入六部口,名存实亡了。有人说,位于东珠市口的高筱胡同算是北京最窄的胡同了。一个胖子就能堵严胡同,谁也过不去。这并非夸张。...  相似文献   

18.
专家点评: 从怀柔、从石景山、从丰台、从北京的不同角落,一群年龄各异、职业不同但志同道合的人,出于对北京的热爱,出于对历史记忆的热爱,自发地组织到一起,寒暑不分,游走在北京的胡同中.用相机、用纸和笔,对即将拆迁的胡同、四合院,进行原汁原味、"不加干涉"地抢救性拍摄、记录.故事读来令人感动、敬佩,档案工作是以保存社会真实面貌为己任的,从业务运作到敬业精神,我们从中可以读出很多、很多启迪和鞭策……  相似文献   

19.
微雨潇潇,这样的天气在南城的街巷胡同中信步缓行,踏寻当年羁旅京城的文人们的履痕,想象着昔日的诗酒风情,的确是件很惬意的事。北京的南城,文化史迹荟萃之地。虎坊桥路口南便是著名的湖广会馆,西北处则是京华印书局和京报馆的旧址,东行百余米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06,(21):F0004-F0004
张刚是2000年参加工作的一位青年记,从走进齐鲁晚报那一天起,就扎进胡同社区走千街巷进万家门,忠实记录百姓酸甜苦辣,以笔墨体察民情民意,用镜头反映群众心声,写出了一批反映时代本质、反映人民心声、反映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