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代史家在论及秦国名将领白起的死因时,皆以为是丞相范睢心胸狭窄,妒忌白起的战功而排挤、打击白起,最终逼迫白起自杀。其次,白起不是死于范睢而是死于其暴虐的性格;死于其居功自高而桀骜不逊从而与秦昭王产生的冲突;死于其不审时度势从而与秦国的既定方略产生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用书》第 118页 :“白起 ,秦国名将。……后为相国范睢妒忌 ,遂称病不起 ,被迫自杀。”把白起称病的原因归于范睢的妒忌而闹情绪。但史料记载表明白起称病不起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这一因素。《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 :“秦大破赵于长平 ,遂围邯郸 ,已而 (应侯范睢 )与武安君白起有隙 ,言而杀之。”上述记载说明由于范睢与白起有矛盾 ,范睢向昭王进谗言杀害了白起。但我们看不出白起装病和昭王想杀之的真正缘由。再看《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 :“(秦军攻打韩、赵 )韩赵恐 ,使苏代代厚币说秦相应侯 (范睢 )曰 :‘……今赵亡秦王…  相似文献   

3.
百步穿杨     
<正>战国时候,秦国的将军白起非常善于打仗。由他指挥的战争没有失败过,所以人们称他为"常胜将军"。有一年,秦国的国王派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如果魏国被秦国攻下,会在多个国家间引起连锁反应,所以许多人都感到担忧。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奉命前去游说白起不要攻打魏国。苏厉设法拜见白起,向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4.
战国末期,诸侯兼并,烽烟不绝。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发生了有名的秦赵为争夺上党郡的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大获全胜,坑赵卒四十余万。这场战争发生于秦统一前四十年,秦之大胜,至少可以肯定地说它孕育了统一六国的基础;而赵之惨败,不仅使赵国国力遭到巨创,且给关东六国带来了不小影响,从此秦兵扣击国门之声未绝。  相似文献   

5.
长平与邯郸之战,是战国后期两次重大战役。前者,秦军一举消灭赵军主力45万,使赵国举国震恸;后者,赵国在国力极其虚弱的情况下,粉碎强秦围攻,取得了抗秦斗争的胜利。两次战役间隔不到二年,结局却截然不问,原因何在?古往今来史家多有评说,旧史家往往以英雄史观论史,以为秦将白起是决定性人物,而赵国则用人不当,以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必败无疑,邯郸之战,秦国范睢妒忌白起之功,以致白起不能  相似文献   

6.
纸上谈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名:《历史飞跃的支点》最感兴趣的故事:《纸上谈兵》主要内容:介绍纸上谈兵的来历。精彩诗句:用人不当铸大错,血染长平谁之过。纸上谈兵留笑柄,无谋将军是赵括。精彩片段: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但仍然打着王齿乞的旗号。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方,派军25000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骑兵5000人,直冲赵军大营,把40万大军切成几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冯亭劝他趁秦…  相似文献   

7.
《殽之战》选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记叙春秋时期秦晋之间一场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文章按照秦军东征争霸中原这个中心事件作为发展顺序,周绕“蹇叔论战”这个纲,反映了支配这场战争的秦、晋、郑三方的四重矛盾:秦与郑的矛盾;秦与晋的矛盾;秦内部主战派与反战派的矛盾;晋内部主张击秦与反对击秦、主张纵秦囚和反对纵秦囚的矛盾。文章没有直接叙述和描写这场战争,而是针对这场战争,围绕上述四重矛盾,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重点放在人物  相似文献   

8.
战国秦时期,秦国军事力量强大,不断对列国进行战争.因为要进行战争,所以需要实行有效的后勤保障制度.其中保障为军队提供充足、优良的军马,就是这项制度的重要内容.为此,秦政府实行了征集民间私马作为军马以及广设牧苑以养公马的做法.实际上,秦政府征集的私马和饲养的公马都是军队所需军马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屈原列传》地名注释修正江苏南通市三中陆精康公元前312年,即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楚怀王十七年,秦、楚两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战争起因是:秦使张仪以“商于六地六百里”谊楚绝齐,待楚怀王“使使如秦受地”,始知这是一场骗局。盛怒之下,楚怀王决定以战争手段...  相似文献   

10.
黄歇     
黄歇,即春申君,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与当时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齐名.由于他游学博闻,能言善辩.招贤纳士,倍受楚王重用,在楚为相长达25年之久.一生中为楚国的生死存亡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前273年,秦将白起在华阳打败韩魏两国,韩、魏服而事秦,三国联合起来攻打楚国.此时,黄歇正出使秦国,听说这件事,立即上书秦昭王,以陈利害,“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毙,不如善楚.”削弱了楚国,等于强大了齐、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在华夏大地上,项羽与刘邦展开了一场长达五年的战争,史称“楚汉战争”.这场战争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因此,正确总结这场战争胜负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一、战前的态势与战争的性质当时的政治形势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反秦农民大起义刚刚失败,秦王子婴已向刘邦投降,秦朝已彻底灭亡.而一些势力较强的政治、军事集团乘秦灭亡之机,纷纷复辟或自立为三,成为各霸一方的割据势力.在割据群雄中,力量最强的要数项羽.他拥兵四十万,号称八十万,至九郡,以彭城为都城.刘邦的力量也较强,有军…  相似文献   

12.
史载:秦始皇儒生460余人于咸阳,白起赵卒40万于长平,项羽秦卒20万于新安;此外,秦王嬴政还有邯郸之,项羽还有襄城之、对田荣的降卒之……这类“”(也写作“坑”)字之义,有的学者未作解释,只是含糊地说是“杀”,而更为通行的解释则是:“...  相似文献   

13.
秦王朝的统一,创建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消除了列国纷争的局面,作为新制度的创建者,秦朝统治者是非常自豪的。但是,中央集权的新体制能否为大一统服务,巩固统一战争的成果,在秦朝统治者内心深处,还存有疑虑。对此,前人少有论及。笔者认为,探讨一下这种矛盾的政治心理,对认识我国的封建集权制是如何形成的,不无裨益。一、矛盾的政治心理秦王朝的统一,是战国之际数百年演变的必然结果,然而统一的实际到来,主要与秦始皇十年兼并战争分不开。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书同文字,统一度量衡等,是统一战争的直接结果。秦消灭了六国,从关西一隅迅速扩展到全国,是政治格局上的辉煌演变。在中国历史上,开辟了由单一君主直接统治全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说:“战争使民族经受考验——这是战争的补偿的一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经受过无数次战争的考验。在这些战争中涌现出来的震耀千古的名将,则是最能经受考验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大都可歌可泣。长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司马迁很注重塑造名将的形象。在《史记》中,他为司马穰苴、孙武、孙膑、吴起、白起、王翦、乐毅、廉颇、赵奢、李牧、韩信、李广等人立传。这些人物传记,都是精心结撰的,其中《李将军列传》则是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在这篇作品中,司马迁用他那饱含着激情的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历史教科书一直把陈涉、吴广首倡的秦末战争定性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然而细加考析,称其为六国复辟战争或更为切实。其一,秦统一以后,六国谋求复国的活动一直存在。其二,陈涉等义军领导人的身份大多似为贵族,而非农民;义军队伍的主要成分即使是农民,也并不意味着战争的性质是农民战争,而是要看义军的纲领和目标。其三,战争初期的形势,都以复立六国为主要目标。其四,反抗暴秦的斗争,多发生在原六国地区,故秦之地并无战争,说明秦地人民并未反秦。其五,项羽分封是实现战争初期达成的战略目标以及应和当时要求“封建”的社会思潮,而非主观的历史的倒退。  相似文献   

16.
大量证据表明,秦与山东诸国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歧视现象。山东诸国对秦的歧视主要表现在文化方面。秦在统一之前,对来自山东诸国的移民实行了歧视性的政策;秦统一以后,同样对原山东六国人实行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徭役制度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文化的差异、国力的盛衰变化、国家间利益的根本冲突是造成不同时期双方相互歧视的主要原因;而秦朝兼并征服式的统一模式则是秦统一以后对原山东六国人实行歧视性政策的重要原因。这种相互歧视阻碍了秦统一战争的进程,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也使秦末人民的反秦斗争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来。  相似文献   

17.
在秦昭王时,洞察了兼并战争发展方向的蒙骜离齐奔秦,使蒙氏家族投入到秦的政治、军事活动中,经历了蒙骜、蒙武、蒙恬和蒙毅兄弟共三代。由于在秦的统一战争及统一后的巩固工作中,蒙氏三代功勋卓著,因此“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使得蒙氏家族成为秦朝声威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但是,由于卷入了皇室的内部斗争,由于权势太重而招致他人的妒嫉,在秦始皇死后,蒙氏家族受到胡亥、赵高及李斯等的迫害,蒙恬、蒙毅被逼自杀,蒙氏家族衰落了。然而,蒙氏家族的衰亡,也正是秦朝衰亡的开始,蒙氏家族的悲剧,隐含着秦朝走向衰亡的重大原因。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期赵国参与了山东六国的合纵抗秦战争,到了战国后期,赵国成为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多次组织六国抗秦活动并发挥重大作用,赵国的积极反抗延缓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步伐,影响甚至决定着战国后期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论刘邦杰出的军事指挥艺术石岩,张廷超刘邦是中国古代最伟大、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他在秦朝末年那个大动荡时代的呼唤中走上历史舞台,成为反抗暴秦的农民起义军领袖。经过三年的反秦战争,他首先率领义军直捣咸阳,推翻了梦想万世不竭的秦皇朝。又经过四年的楚...  相似文献   

20.
任素琴 《考试周刊》2011,(13):55-56
在秦末至汉初的这段历史内,所有的社会活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战争进行的,而这些战争的发生和进行正是社会内部问题在有秩序的历史进程中协调、整合和解决所不可缺少的环节。秦末的战争及秦王朝的迅速崩溃在某种意义上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使中国古代社会得到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