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编辑于11月中旬赴浙江,在金华、丽水、温州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三地新闻界的意见。同仁们畅所欲言,对本刊寄予殷切的希望。《新闻记者》有“海”味金华日报记者陈东说,《新闻记者》内容活泼,有南派风格。我对“新闻人物”、“新闻与法律”等栏目很感兴趣。金华日报前编委金志澄说,刊物有特色,喜欢看。“新闻内幕”、“新闻作品评析”的文章我们都一看到底。“一月漫笔”有思想深度,有文采。温州日报编辑张永津说,“海外新闻”使我们很开眼界,《新闻记者》有“海”味。金华日报通讯员丰昆说,报社为我们订阅的几本新闻刊物,我们看得最快的就是《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2.
“靠谁都靠不住,唯有靠自己”──答新闻界同行贵州日报副总编辑刘庆鹰本刊记者1995年3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名单中,贵州日报副总编辑刘庆鹰名列其中。刘庆鹰曾被评为贵州省劳动模范,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00,(1)
《新闻界》编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名单:主任李之侠  四川日报社孙官生 云南日报李之侠 四川日报社社长孙官生 云南日报总编辑副主任罗鸣 四川日报常务李蔚祥 云南日报罗鸣四川日报常务副总编辑李蔚祥云南日报副编辑 新千年的历史翻开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新闻界》也有了一个新的变化:经四川日报与云南日报协商决定,两报共同主办《新闻界》杂志。川滇两省山水相依,人民情深谊长。联合主办的《新闻界》不但为川滇两省新闻界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而且通过《新闻界》又把云南同行的经验向全国交流;全国新闻同行的经验,新闻…  相似文献   

4.
从地方“走”向全国何建新作者自述:生于1954年。1970年开始当外线工。爬了8年电线杆后进入无锡日报编辑部“爬”格子。曾任无锡日报部主任、经理部负责人、印刷厂代厂长、副总编辑等。1993年6月被聘任为主任记者。1993年底调任华东信息报副总编辑。开...  相似文献   

5.
张湛苹 《新闻窗》2010,(1):117-117
胡政之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全才,他从1913年担任《大共和日报》的总编辑到1949年在新记《大公报》总经理兼副总编辑的岗位上去世,在新闻界一共打拼了37年。他曾经担任过《大共和日报》的总编辑,王郅隆时期《大公报》的经理兼总编辑,创办《新社会报》,主持《国闻周报》,担任新记《大公报》的总经理兼副总编辑,  相似文献   

6.
《新闻窗》2007,(2):19-19
3月10日下午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梁衡教授主讲的《读万券书 行万里路——新闻记者素养漫谈》专题讲座在贵州日报报业集团5楼会议室举行。  相似文献   

7.
1995年11月5日,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政治活动家、著名评论家、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邹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新闻界喜讯传来:第二届“韬奋新闻奖”评选揭晓了,《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李德民、《新民晚报》编委张攻非、《宝鸡日报》编辑宁丽君、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张万象、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藏语编辑部主任白玛卓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委李向明、《北京日报》一级校对丁世群、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李东生、《经济日报》副刊部主任李洪波、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余碧君等10人榜上有名,《科技日报》编辑王直华等31人获得提名奖。  相似文献   

8.
9月9日,秋高气爽,《四川日报)的星光花苑新闻培训中心迎来《新闻界》邀请的四川、重庆的30多位通讯员。他们会聚一堂,围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通讯员工作”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研讨会由本刊主编何光王廷主持。《四川日报》党组副书记、社长汪兴高同志,党组副书记、副总编辑罗鸣同志至偿讲了话。汪兴高同志介绍了(四川日报)新老班子正常交替的情况,概述了当今报业集团化的大趋势以及四川日报社报业集团化的条件、现状和打算。汪兴高同志从自己学习江泽民同志论述新闻工作的一个体会中,提出党报通讯员队伍要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00,(2)
〈本刊讯〉3月16日 ,《乐山日报》创刊20周年座谈会在乐山市嘉州宾馆举行。全国记协副主席、四川省记协常务副主席姚志能、《四川日报》常务副总编辑罗鸣应邀到会并讲话。乐山市委书记陈德玉、市委副书记何征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健等出席会议。《新闻界》杂志的代表也前往祝贺。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 ,《乐山日报》几年一个台阶 ,实现了由四开四版周二刊到周三刊到日报 ,再由四开四版到对开四版的三次跨越。去年6月 ,《乐山日报》电子版在国际互联网上亮相后 ,迅速成为网上热门媒体之一。1999年 ,《乐山日报》在全省地市报中 ,…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洪波涌起。西部10家省、区、市党报与南方日报联合发起“10+1:相约在西部”采访活动。 3月 28日,联动协议在深圳签字后, 11家党报负责人合影留念。从左到右为:宁夏日报总编辑邓万、甘肃日报副总编辑杨德禄、新疆日报总编辑黄元才、西藏日报总编辑李而亮、贵州日报副总编辑刘庆鹰、南方日报总编辑范以锦、四川日报副总编辑杨文镒、青海日报副总编辑赵得录、陕西日报副总编辑杨剑、重庆日报总编助理张小良、云南日报副总编辑韩声雄。  相似文献   

11.
北京嘉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人民日报出版社倾力打造的新闻记者丛书——《嘹望者之歌》记者文集,甫一面世,即受到作者及广大新闻界同仁的欢迎与喜爱。人民日报资深记者张严、中央电视台新闻采访中心主任编辑、新闻学博士赵仙泉、中国建设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王秋和等携力合作先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高原的7月,蓝天白云,格桑花盛开。应《甘孜报》邀请,《新闻界》编辑同仁在康定与《甘孜报》编辑部的同行们交流了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会。四川日报副总编辑罗鸣结合《甘孜报》所处民族地区的特点,着重讲了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甘孜报》总编辑郭昌平、本刊执行主编何光、高级编辑张永红作了重点发言。  交流中,大家体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非常必要。我们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特别是加入WTO,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编采人员要完成好喉舌任务,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特别要学习好…  相似文献   

13.
《上海日报》副总编辑吴日正日前在2008年第8期《新闻记者》上刊文,总结了传统报纸的新闻中心和网络新闻中心“一体化”的经验教训。在一体化的硬件设施改造方面,新的办公格局逐步显现。即将新闻中心改造成放射状,使其成为一个信息加工枢纽。枢纽中心是决策管理人员,从中心连接外围的的各个放射线上,是信息加工、采集、制作或推广人员。  相似文献   

14.
从今年一月起,宜昌日报在报纸一版新开辟了一个专栏,栏题叫做“社长总编每周谈”.到目前已刊发了社长杨尚聘、总编辑熊庆文共同撰写的《“质量年”里上质量》、副社长淡昭铣撰写的《愿春风常驻人间》、副总编辑邹家福撰写的《支农先从“不揩油”抓起》、副总编辑范长敏撰写的《勿忘山区》等一批文章.  相似文献   

15.
金秋时节,北京最美丽的季节。   9月 11日上午,本刊编辑部在新华通讯社新闻大厦 22层会议厅里,召开了“《新经济时报》与新世纪报业现象”座谈会。   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南振中因有重要会议,不能莅临,于会议的前一天 (10日 )与四川日报副总编辑、新经济时报总编辑罗鸣做了交谈。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李仁臣因去悉尼奥运会的时间提前,不能参加座谈,特地打电话通知本刊,表示歉意。   应邀到会的有:   经济日报社长徐心华、原副总编辑余焕春;   全国记协副主席栗国安因另有会议冲突,委托国内部副主任孙正一参加;   新闻…  相似文献   

16.
北京嘉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人民日报出版社倾力打造的新闻记者丛书—《瞭望者之歌》记者文集,甫一面世,即受到作者及广大新闻界同仁的欢迎与喜爱。人民日报资深记者张严、中央电视台新闻采访中心主任编辑、新闻学博士赵仙泉、中国建设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王秋和等携力作先后加盟,成为本套文集一道靓丽的  相似文献   

17.
“总编辑就是报纸的总策划”──访《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本刊记者祥云1996年元月6日,在《华西都市报》创刊周年庆典会上,四川日报副总编辑兼华酉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通报说:“哗酉都市报》创刊以来,短时间内产生较大反响,初步形成了贴近生活、可读性强、信...  相似文献   

18.
3月6日,是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许川辞世十周年祭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罗鸣、《新闻界》编辑部全体编采人员及部分老新闻工作者到许川生前的居所,接上他的夫人周天相同志,驱车来到黄龙公墓,凭吊他们敬爱的好领导许川同志。上午10时许,翠柏环绕的许川墓前,原《新华日报》的10余位同志已经聚在那里怀念他们的老战友。原《新华日报》编辑彭雨说:“许川同志为党的新闻事业鞠躬尽瘁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思想敏锐、有胆有识、追求真理、笔锋犀利的新闻工作者形象依然活在我们心中。”不一会,四川函授学院的同志也捧着鲜花来了。《新闻界》编…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副总编辑吴锦才不久前在《新闻业务》周刊上发表了题为《“经手必核”—体现责任心》的文章,强调编辑要养成“经手必核”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发现和堵住各种差错。这确实是经验之谈,值得引起新闻界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青年记者》2002,(9):18-19
8月17日上午,由本刊和大众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02山东移动记者论坛在山东新闻大厦开幕,开幕式由集团副总编辑傅绍万主持,集团总编辑朱宜学作了讲话,他在讲话中称本刊举办的记者论坛已成为山东新闻界的一大盛会,副总编辑吕德-及新闻界的有关领导也出席了本届论坛,本届论坛会期两天。开幕式结束后, 《财经时报》总编辑杨大明作了“财经新闻的采写特点及财经记者的素质要求”的专题演讲,他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亲身实践,阐述了国内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案例,给与会者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