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兼具表演精彩性、参与娱乐性和竞争刺激性优势的体育赛事,在以乘数倍增效应聚集观众眼球的过程中,被电视传媒追捧成为提高收视率、获取话语权、扩大知名度的独特资源,而作为对这一资源秩序占有与获取使用资格的赛事转播权也由此而生。立足于此,以电视传媒对赛事转播权的购买需求为切入点,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总结国内体育赛事转播权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对体育赛事的运营与开发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策略。结果显示,赛事转播权是体育赛事运营的主要产品之一,当将其作为一种商品进行出售时,其国内市场压力重重,而只有依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其消费市场盈利与现利的长远步履。  相似文献   

2.
浓缩报刊精华,聚焦尖锐话题,将平面媒体的深度、广度报道优势与电视媒体的大众化、形象化结合起来,成就了一批优秀的"读报节目"。然而,电视与报纸一窝蜂式地速配,泛滥式地克隆,又让人不得不忧虑"读报节目"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中央电视台《媒体广场》的改版多少给予了电视"读报节目"的发展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3.
把综合类报纸的体育版在传播体育新闻上与电视、网络等其它媒体进行比较,考察、分析这些媒体各自的长处与短处、优势与弱势.发现综合类报纸在传播体育新闻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电视,主要盟友是网络,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媒体竞争对策.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新浪网和凤凰网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事件构建报道分析框架,研究并总结网络媒体大型体育赛事报道在塑造国家形象中发挥的作用及优势,讨论了网络媒体大型体育赛事报道在塑造国家形象时存在的问题,并对该类报道如何更好塑造国家形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闻媒体报道是大型体育赛事推广的重要途径,能影响公众对大型体育赛事的认知和态度。采用新闻叙事学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框架,通过文本挖掘与人工编码,以我国主流报纸近十多年的全运会新闻报道为例,探究全运会新闻叙事的历时性特征。经研究发现,全运会新闻从关注赛事的竞技属性与社会效益向人才培养、群众体育等以人物为中心的主题转变,叙事模式从事件叙事、属性叙事向情感叙事转变,信息源与叙述方式日趋多样。全运会新闻叙事的历时性特征变化主要体现为:1)报道立场由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2)叙事内容由叙述赛事的外部性特征转向体验性特征;3)叙事模式从宣传模式转向人文关怀模式。这主要受我国生产力水平、体育文化软实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受众体育观念的影响,但是与我国主流报纸对国际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相比,全运会的新闻报道在叙事方式上仍有待进一步转变。  相似文献   

6.
重大体育赛事已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工具。与之同时,志愿服务也正成为重大体育赛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运用文献分析、典型案例、个案访谈等方法对我国城市重大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对我国城市重大体育赛事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目前存在的弊端和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方法对高校资源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优势利用进行了研究,旨在分析高校资源优势特征的同时,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资源为大型体育赛事服务,从而实现大型体育赛事与高校资源的优势互补与多样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2006年“第二届体育电视国际论坛”探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与梳理的基础上,得出主要结论有:体育赛事与电视转播相互依存,但也相互对立;媒体技术革新对传统媒体的渗透以及新媒体成为传统媒体的延伸是当前体育赛事转播的主要特点;体育赛事赞助商随着自身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对赞助回报诉求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体育赛事经纪市场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我国体育赛事的经纪现状和经纪市场分析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分析现阶段我国体育赛事的种类、管理机构以及运作模式,对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营销策略展开分析,明确体育赛事的经纪流程,并结合央视调查数据说明体育赛事的经纪市场现状,为加速体育经纪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隐性营销"本身并非法律正式规定和认可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泛性伸缩尺度的概念。隐性营销中侵犯重大体育赛事标志权的行为须具备关联性和寻求商业利益两个属性。隐性营销中侵犯重大体育赛事标志权具有侵权手段的多样化和隐蔽性、侵权空间的特定性以及侵权客体的复杂性等的法律特征。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极大地促进了体育赛事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跟进了重大特定体育赛事标志保护的法律条款。完善对隐性营销中侵犯重大体育赛事标志权的法律规制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媒介框架理论对英国《卫报》(网络版)南非世界杯报道特征进行了研究,呈现出以下特征:在议程设置上注重客观性和全球化;在报道方式表现出了较强的专业性;在表现形式上注重"草根新闻"的应用、球迷互动社区的呈现,凸显"网络性"。从中得到以下启示:"议程设置"框架上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专业性不足、边缘性过度;在表现形式框架上"网络性、互动性"严重缺位;报道方式框架上要注重塑造"报格",打造"专业性"。  相似文献   

12.
陕西从报刊大省走向报刊强省,还存在从业者道德水准需提高、办公现代化程度较低、报刊结构需调整、经济效益不佳等突出问题.面向新世纪,陕西报刊要不断提高整体水平,应进一步强化报刊个性特色,增强办报办刊的精品意识;强化报刊经营管理,提高报刊经济效益;加强媒介交流合作,实现媒介优势互补;设立培训部门,对从业者进行再培训.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校报的生存与发展已经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清醒地认识自身发展的优势与瓶颈,成为影响高校校报创新发展的紧迫问题,只有不断强化版面创新、开展深度报道、提升编辑水平,形成与网络的优势互补与整合,高校校报才能最终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党报都是集体的宣传者、鼓动者和组织者;再加上党内铁的纪律,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决定了党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与经营理念:在旧社会,党报是推翻反动统治的工具,党利用报纸组织示威暴动、扩军、退敌、鼓舞士气;这一时期党报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在经济上形成了予取予求的单纯报销制度。解放后,党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是与党内外各种"反动派"斗争的工具。改革开放之后,党报又成为经济建设的工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党报的经营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地方性报纸的经济命脉是广告经营,而广告文案是报纸广告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其好坏直接决定了报纸广告的效果。地方报纸怎样通过广告文案的创作帮助企业量体裁衣制定广告,促进企业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帮助企业盈利,怎样利用广告文案创作获得报纸效益的增长是当前地方报纸广告需要研究的问题。以贵阳市报纸广告文案受众调查的分析结果和对《贵阳晚报》《贵州都市报》的广告文案资料分析为依据,探索地方性报纸广告文案创作策略。  相似文献   

16.
KBS电视台一频道早九点"体育新闻"及SBS电视台"今日体育"栏目和综合类报纸《朝鲜日报》、《一个民族》及体育类报纸《日刊体育》、《体育世界》等韩国体育媒体有关"2006年德国足球世界杯"(以下简称"世界杯")和"2006韩国足球职业联盟锦标赛"(以下简称"锦标赛")的消息中除摄影、图表之外达2 814篇之多,而围绕这些报道的分析、比较结果之一是消息数量方面"世界杯"明显多于"锦标赛"、消息类型方面"世界杯"和"锦标赛"大多属于柔性消息类型、消息论调方面"世界杯"和"锦标赛"均表露出相似论调、取材对象方面"世界杯"和"锦标赛"属无取材对象报道占最大一部分;分析、比较结果之二是依据Iyengar(1993)的新闻结构"世界杯"和"锦标赛"消息中属故事中心性结构和主题及故事中心性结构报道占多数、依据Valkenburg和Semeko(2000)的新闻结构"世界杯"和"锦标赛"消息中属兴趣结构、责任结构、对决结构的报道居多数、依据ChyiMcCombs(2004)的空间性结构"世界杯"和"锦标赛"消息中属个体性结构和群体性结构的报道占绝对多数。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今天,广告已成为报纸发展的重要支柱,报纸以新闻为主,但也可根据新闻事件进行广告创作。要合理安排广告在报纸版面的位置,以达到各类广告的不同效果。报纸要根据自身性质和受众定位,同时还要创建自己的特色。广告版面受报纸整体风格的制约,要服从报纸的定位及整体风格。好的广告版面会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并能提高报纸的总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成都地区体育读者的网络接触情况来探讨网络对报纸的融合程度,以及体育读者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人口变化特征。调查数据显示,一是报纸与网络在体育读者上的融合程度已经很深;二是体育读者在性别、学历、收入上的融合特征很鲜明,有显著性差异;三是同城市各家报纸被网站融合的程度基本一致;四是全国性商业网站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对报纸体育读者的融合程度最高,而地方性网站的融合力度相对较小。最后,从心理学角度对调查结果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体育报刊赛事传播竞争力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赛事是体育报刊传播的重要内容,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崛起,体育报刊逐渐失去了赛事传播市场的主导地位。为了应对严峻的形势,体育报刊应当着力开发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支优秀的传媒人才队伍,控制若干报道资源,做好各类媒体间的竞合工作,注重赛事信息受众群体和传播内容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强化报刊的新闻报道策划能力。这些方法将有效地帮助体育报刊在体育赛事传播的激烈竞争中奠定自己的一席之地,掌握应有的话语权,传播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