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设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更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第一,要以课程标准作为设疑的指针,进行"逆向设疑"。每门课程的教学,都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的,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我们通过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习到哪些知识,形成哪些能力,培养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的课程  相似文献   

2.
艺术性的"设疑"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探讨了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设疑'艺术.  相似文献   

3.
职业高中数学教育是一门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观察力、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分析力、应用力等能力的一门科学.这些能力的获得可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可为毕业后工作打好基础.因此通过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极为重要.如何提高素质能力?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一、利用设疑,寻找思路设疑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疑难,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所研究课题的认识冲突,激发深入去思考,使之有迫切需求学习.在这里提出设疑起了鼓励与激发作用,是数  相似文献   

4.
兴趣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一个人有了兴趣,他才能生活得更灿烂。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上好这门课的前提。我是通过把舞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充当导演。结合数学特点,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导入设疑设置问题,创设情景设疑。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主体角色。在不断竞争、练习中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设疑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注重自学、自得、自化、自省,将课本上的知识华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要注意把握设疑时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的设疑,有效的设疑时机,必定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设疑引新、诙谐幽默、形象直观、类比联想、引导参与、倡导质疑,联系实际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设疑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之一。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采用合理的设疑方法,讲究设疑技巧,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设疑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实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设疑法应注重把握时机、找准方法、聚焦规律.  相似文献   

9.
高等数学教学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二要在数学问题的设疑和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三要在数学教学中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四要在克服学生数学认知“难点”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  相似文献   

10.
设疑对学生的课堂思维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很有好处,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学从提问着手,引导教学,教师要善于在易错处,巧妙设疑,结课时设疑,承上启下,数学教学内容要有重点和难点之分,并设疑于此。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学生受教育过程中一门必修课程,数学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判断能力和逻辑能力,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但是,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容易受到数学本身特点的影响,产生数学难理解的错觉,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刺激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数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动力。教师可以围绕生活、学生合作、实践活动的和评价展开,集中学生的探索注意力。  相似文献   

12.
偏微分方程是数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主要针对偏微分方程课时少、内容多而且难的特点,进行了教学内容上的调整和教学手段上的改进,期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着重点在于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本文从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出发,提出了几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希望促使小学数学与研究性学习紧密结合,并试图为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提供可借鉴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高等数学的具体授课过程中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作为重点来抓,是实现学生数学素养全面提高的重要方法。高等数学作为现今大学科目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授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理应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学生尽快形成并熟练运用逆向思维能力、类比思维能力、归纳思维能力进行高等数学学习,为学生实现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等数学的一些特点及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评讲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这是我们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reports an investigation into how students of a mathematics course for prospective secondary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England talk about the notion of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s in depth’, which was an explicit goal of the course. We interviewed eighteen students of the course. Through our social practice frame and in the light of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we describe three themes that weave through the students’ talk: reasoning, connectedness and being mathematical. We argue that these themes illuminate privileged messages in the course, as well as the boundary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hematical and pedagogic content knowledge in secondary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7.
对于数学课程的研究已经从仅关注学校与书本里的数学转向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丰富的日常生活场景。以非洲为例,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许多与数学课程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因而注重"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课程的关联,考虑数学课程的文化相关性显得意义重大。而若要在数学课程发展中很好地体现文化多样性,则需要作如下思考:理解民族和文化的数学传统与整体经验;充分利用不同文化中的资源;反映学生的学习文化与风格;处理好多样性与统一性;同时能在评价中反映学生的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较少,理论性强,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很多学生认识不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况且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强调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注重教给学生一套从定义、公理到定理、推论等逻辑体系,着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忽略了数学应用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略了学习兴趣的激发,本文旨在为高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考帮助。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amined student indicators for success in entry-level college calculus. An attitude toward mathematics inventory, course performance, readiness assessment, and student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s of students who succeeded in the course. In addition to student indicators, difficult topic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in the course structure were identified. While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was on student indicators, the analyses of instructor interviews were included in order to compare their views with those of the student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es showed that high school grade point average and the Calculus Readiness Assessment had posi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course performance. The strongest posi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however, was between attitude (Attitudes Toward Mathematics Inventory overall and confidence subscale) and cours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使计算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应用,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知道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数学知识学习与计算机实验操作相结合,充实和发展了高等数学课程的内容及其作用,强化了对学生数学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