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业教育(包括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要十分重视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要重视针对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浮躁心理的调适与排解.本文着重分析职业院校学生浮躁心理原因、表现等,进而探求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屈红霞 《班主任》2010,(5):39-48
本期讨论的案例 快毕业了,我发现学生的心态特别浮躁,很多学生不读书、不听课,甚至还抽烟喝酒。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说烦躁。还有些学生说,老师,您就别管我们了,就剩几天,您让我们放松放松好不好?我很着急,马上就要升学考试了,可是班上学生这么浮躁,怎么办呢?(江苏唐宏提供)  相似文献   

3.
<正>英国作家狄更斯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可见,一个人的心态是何其重要。十年苦读,特别是到高三阶段,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对学生心态调整是关键中之关键。临近高考,学生往往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态:焦虑、浮躁、精力分散、苦闷自  相似文献   

4.
余科峰 《教师》2010,(27):20-21
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如何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宰,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敢向浮躁说“不”、敢向名家说“不”、敢向学生说“不”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高职生的就业浮躁心理分析与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严峻的竞争和压力,一些高职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浮躁、依赖、自卑等消极就业心理,以致影响其顺利就业.因此,分析、研究消极就业心理,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引导高职生走出心理误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高职生就业浮躁心理的表现、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如何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宰,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敢向浮躁说"不"、敢向名家说"不"、敢向学生说"不"三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上海市闵行区七宝明强小学校长吴国丽带着这样的思考,带领学校师生在实践中不断努力探寻,最终得到了这个简单而又富有内涵的答案:小学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学生的幸福。这个答案看似平淡无奇,却意义深远,它既包含了对生命成长的尊重和关爱,又包含了对功利化教学和浮躁心态的拒绝。本期刊登的这组稿件,对该校数十年如一日为了学生的幸福所做的探索和实践,从办学理念、校园活动、新媒体运用等角度做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8.
刘海燕 《考试周刊》2012,(73):168-169
鉴于社会的浮躁与功利带给教育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阐述教师的爱心、耐心、细心和宽容心等积极心态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期望教育能够朝着更理性、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们都说现在的世界很浮躁,社会很浮躁,人心也很浮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校长要克服浮躁心态,潜心做教育。教育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科学。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要符合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符合本地区的实际和特点,而且学校还要办出特色,当校长确实  相似文献   

10.
梅洪建 《师道》2013,(7):96-98
这个标题,是李镇西老师书写尖峰论坛感受的标题。因为在这个浮躁种种的时代里,教育也非净土,而班主任尖峰论坛提倡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我们不做推手推入,所以。来到这个论坛圆不了浮躁人的成名梦。留下来的都是静心做教育的人,是想通过不同思想的碰撞成长自己的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试图通过对贾平凹长篇小说《浮躁》中所展示的艺术世界的分解及其中展现于“时代舞台上的一系列人物的心理剖示,从1.民族心态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变化;2.国人在此过程中由本能的原始躁动状态进而上升到自我超越的境界,从而表明:浮躁,是对当前失重状态下时代心态的精辟概括。  相似文献   

12.
流行语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独立学院的校园流行语揭示了独立学院学生独特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如积极进取心态与消极心态并存,彰显个性同时又盲目从众的心态,急于求成、盲目浮躁的心态,造成学生这些心态的原因既有就业的压力也有独立学院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个性特征的影响,同时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研究学生特有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对于教师教学以及学校制定相关的政策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生浮躁现象比较普遍,无论是待人接物、行为规范,还是学业方面都表现为缺乏修养。浮躁是学生学习之大忌,是学困生成因之一。笔者经过调查分析,觉得造成的学生浮躁原因有四个方面因素(家庭原因,社会因素,学校影响,自身素质)。现作浅析,希望引起关心教育事业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浮躁是指轻浮,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以及粗心大意等。浮躁是一种非理性的情绪,是一种并不可取的生活态度。老子曰“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教师浮躁了,会终日处在又忙又烦的应急状态中,脾气会暴躁,神经会紧绷,长久下来,教育的幸福生活就无从谈起。那么,教师为什么会产生浮躁心理呢?追根溯源,主要有“五大诱因”。  相似文献   

15.
浮躁是当今社会诸多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一种。浮躁在当今大学生中也非常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浮躁。浮躁即轻浮急躁、心浮气躁、飘浮躁动。这种浮躁心理使得转型期的社会充满了感情泡沫,以致娱乐化、"娱乐至死"成为时尚。喧嚣。如果说浮躁心态使得转型期的社会变得  相似文献   

17.
浮躁是轻浮、轻率、急躁,行动盲目,心神不定,见异思迁,做事无恒心,急于求成的一种病态心理表现。在当前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这是由于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化,特别是形形色色的诱惑不知所为,心中无底,而又想急功近利所造成的。浮躁使人的心情长期处于迷茫不安、沮丧焦虑之中,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健康。浮躁也无助于事业成功,由于其行动往往带有盲目性、危险性,甚至会给自己和社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浮躁心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躁动不安的社会,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心理,表现出行为冲动、盲目、情绪和偏执的特点。大学生浮躁心理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因素,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社会的不良风气、国外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学校的改革转型、不良的教育管理方式是大学生产生浮躁的客观原因,而大学生的心理优势和缺陷是产生浮躁的内部原因。只有通过社会、学校的共同引导、教育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加上大学生个人的努力才能克服浮躁心理,取得更好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那么多名篇佳作,讲解了那么多写作知识,但就是有许多学生越写越空、越写越假、越写越怕。"不少语文教师都如此抱怨。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主要是作文教学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重知识传授、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关注。那么,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现结合个人教学实际,谈一下朴素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其社会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状。因此,研究高职学生的社会心态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塑造整个社会的健康心态十分重要。文章概述了当前高职学生社会心态的基本表现,阐述了塑造高职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意义,指出了以校企合作塑造高职学生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的可行性,并从学校和企业两个层面探讨了塑造高职学生积极健康社会心态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