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六大发展任务之一,而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从2005年起,河北省以农村学区改革为切入点,探索建立县域教育管理新体制.以县(市)为单位,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按照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划分为若干学区;以学区为单位,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办学,形成学区内经费、师资、设施、装备等办学资源的均衡配置;通过学区的均衡发展,逐步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新学年起上海积极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明晰——到2017年底全市将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覆盖面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并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稳定机制,努力实现“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的目标.这是上海在全国率先整体通过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后持续深化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探索从教育管理走向公共治理、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沈祖芸 《上海教育》2014,(25):32-33
《上海教育》:请您给广大读者解释一下什么是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贾炜:学区化办学是指在区县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将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结合成片进行统筹,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校长教师合理配置,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敦学资源有序分享;全面提升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活动、课常改革、质量考核等工作水平,从而缩小差距、保护差异,让同一学区里的“不一样的学校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开始试行学区制改革,通过硬件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共享、以强带弱等方式促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出了捆绑、托管、拓展和网络等改革模式,部分契合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的协同发展的内涵要求,但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一是如何对学区进行科学的定位?学区究竟是一个松散的学校联盟还是一个责权利三者统一的独立法人,它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管理层级?二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学区?三是如何避免学区内学校的同质化发展,避免优质校对薄弱校的文化侵蚀,使薄弱校边缘化.解困之关键,首先需要加强学区建制,明确学区职能,赋予学区一定的财权、人权和事权,充分调动学区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需要深入了解学区内学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远景,充分考虑城市的规划布局,综合协调学区内学校的不同管理部门和单位的关系,合理划分学区并加强对学区的监管与评价;最后,需要在相对均衡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学区及学校的办学特色,鼓励薄弱校在保持自身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借助资源共享的契机,充分挖掘与发挥自身潜力,进一步发展特色,并以特色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学校整体进步,变薄弱为优质,不断增加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和家长满意度,促进学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同学段学区办学作为一种变革活动,具有满足多元需求、组团式发展、网络式合作、互利共赢和多元治理等优势特点,也面临着机制不够健全、结构惰性、组织边界、变革范围局限等变革阻力.同学段学区办学应通过制度规约,健全工作机制,激发参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内在动力;通过文化创建,制定学区规划,引领学区和学区内各学校有特色地发展;通过整体治理,建立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同学段学区的办学实效.  相似文献   

6.
郭平 《四川教育》2022,(Z1):6-8
<正>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学校办学机制改革,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统筹学校间干部配备,推动优秀教师交流”,“完善学区治理体系,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合理划分学区范围,统筹学区资源,促进学区内学校多样特色、优质均衡发展”。学区制作为我国教育治理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推进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进程中,  相似文献   

7.
学区化管理 为减小校际间差异,东城区进行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益尝试,学区化管理与校区化建设应运而生。学区化管理即按照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分布状况和行政区划,将北片10个街道划分为五大学区,学区内校际间结成联盟,共同开展教研、科研、考研的一体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2023,(28):22-23
<正>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是上海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自2014年起,学区和集团建设在上海已走过近十年的历程:从4区先行试点,到2015年在全市各区推开,再到目前覆盖全市约80%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家门口的好学校”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以来,承德市针对全市适龄儿童逐年递减,农村教育办学规模过小,教学设备落后、利用率较低,教师配备难以实现学科专任化,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创造性地实施了学区建设工程。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打破县域内行政区划的界限,按照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科学制定学区建设规划,创新学区内部管理体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健全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初步实现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教师专任化、管理规范化、区域均衡化的工作目标,使全市义务教育迈上了均衡发展的快车道,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云南教育》2014,(8):20-21
玉溪市红塔区自2011年探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区化建设以来,加强学区化建设,逐步实现了城乡教育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不断缩小了校际、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在缓解“择校热”、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学苑教育》2016,(1):5-5
上海出台两个文件,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和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作为上海义务教育内涵优质均衡发展的“双引擎”,全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覆盖范围。上海市教委《关于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提出。  相似文献   

12.
学区制是党和国家倡导的一项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是地方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制度探索。通过采用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对北京、上海、广东、辽宁、陕西和山西六个省份的学区制改革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案例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及文本分析法,对我国各地学区制改革的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学区制改革在有效缓解“择校热”、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提高基层教育治理水平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身份定位不清、格局狭隘、保障体系和评价滞后以及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研究认为,为了突破制约瓶颈,深化改革,我国学区制改革需聚焦以下方面:合理确定学区的管理层级、全面优化学区的治理结构、统筹各项配套制度改革、结合督导开展学区评价、促进学区主管团队专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目标以后,如何实现义务教育在高水平、高质量基础上的均衡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省探索实施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多项改革措施,并初步形成了以承德学区化管理、石家庄城乡一体化联合办学、邯郸以治理“择校”为主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有其明显的地域性,但也蕴含着值得在全省推广的因子。本文通过对这三种模式的调研总结与思考研究,提出了几项政策建议,以期为我省高水平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牡丹江市十一中学区以“扬文明之气,办优质之学,育创新之才”的办学理念,经过四年多的探索实践,构建了以“学区师资均衡化、学区活动一体化、学区发展特色化”为主体的一整套学区管理方式,逐渐找到了一条推动学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特色品牌学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以优质高中为核心,高中、初中和小学融为一体的跨学段教育集团,在数量和规模上快速发展,成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重要型态.明晰跨学段教育集团的特色定位,对于制定集团发展规划、推动集团走向紧密、提升内涵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求和跨学段教育集团自身组织特点分析,发现推动教育的突破性创新可以成为跨学段教育集团的特色定位.基于突破性创新领域的相关实证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跨学段教育集团特色发展的六大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溧水区东庐中学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办学"改革是集"学区化办学""集团化办学""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于一体的办学改革。这一改革,通过资源整合、多校协同,努力提升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从而"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成为家长"放心的好学校"。  相似文献   

17.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文章梳理了我国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模式,阐述了学区管理、捆绑、兼并重组、集团化等四种模式的相关概念及具体做法,并进行相关分析和比较研究,以此作为构建政策体系与评价制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推行学区化办学是上海市促进学区资源共享,提升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影响学区化办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流动机制尚不完善。以师资储蓄为核心,以总量不变、结构合理、促进均衡、盘活优化为原则,以骨干教师的柔性流入流出为主要内容,构建"骨干教师流动蓄水池"机制,以学区内师资管理系统为媒介,促进骨干教师柔性流动,实现优质师资信息收集、优势分析、质量评价、效果评定、储备决策等功能,是有效促进学区内骨干教师流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学区化管理是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选择。当前各地学区化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但都注重学区内学校的资源共享与统一管理。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视角来看,学区化管理在理念和实践方面还存在缺失。优质均衡视野下的学区应被赋予和承担更多职能,应更注重文化和精神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学区内学校从"差距合作"走向"差异合作",形成以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学区考核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0.
龚耀飞 《上海教育》2022,(31):12-13
<正>“十三五”时期,崇明教育发展成效不断凸显,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新建东滩思南路幼儿园、南西新城幼儿园等7所幼儿园,新建上实东滩学校、一师附小江帆小学等4所中小学,满足重点地区适龄学童入园入学需求;新建工程技术管理学校长兴校区,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探索“新校+名校”模式,引进4所中心城区优质学校落地崇明;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推动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配置与人口变化相协调。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0~6岁托幼一体化早教体系,优质园比例达到40%。参与本市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系列建设项目,推进学区和集团办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