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政治认同是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属政治系统的情感上的归属或依附。政治认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动力。认真分析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通过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各项机制,重塑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加强高校的政治社会化建设等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就本质而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意识形态教育是内在一致的。就历史发展而言,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主导思想,因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际发挥着意识形态教育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诉求。就现实教育而言,我们应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形成科学发展的生命观念、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从而彰显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认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对于完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任务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从澄清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把马克思主义打造成为大学生的主导信仰、坚持教育主体行为一致性三个方面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政治头脑,坚持以共同的理想引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坚持以高尚的榜样带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双管齐下:一是重视语言的通俗性,二是增强教材的逻辑性,三是注重方式的多样化,四是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要从五个方面,运用多种有效载体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环境,真正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内化为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正>作为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与价值认同,文化自信能够彰显其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主流价值理念。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传播,我国对文化自信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文化自信的思想来源,是引领文化自信不断向前的理论导向。同时,文化自信使得马克思主义真正融入中国国情实际中。经过多年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更加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是诠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鲜活实践,具有增进青年大学生政治认同,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思想方法以及从道德素养层面引领青年大学生成为传承历史使命的时代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片面地追求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实现,忽视或错视大学生合理正当利益的需求,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通过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全面分析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认同所存在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指导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寻求大学生价值认同与利益认同的不断整合,进而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民族文化教育内容包括: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现路径,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剖析文化霸权主义的实质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地位,培育大学生文化强国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8.
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大学生铭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信仰、健康全面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生有着积极正确的主流信仰,但依然存在信仰选择多元化与功利化倾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知认同模糊不清等问题。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所获得的不懈奋斗成就、所孕育的系列伟大精神融入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不断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认同、情感体验和行为实践的重要途经。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大学生是与时代同步成长、同步发展的一代,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坚定科学信仰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其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必然选择。强化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体现在夯实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引领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航向、激发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动力。高校要发挥思政课堂作用,营造校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氛围,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0.
认同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为揭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信仰形成的认同机制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和确立同时存在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两种机制。双重认同机制反映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难度。深入探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双重认同机制,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个不断对本国传统文化精髓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丰富思政教育资源、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社会认同、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发展与理解具有积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坚持批判与继承相结合、与大学生需求相结合、知行统一、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的原则,从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平台等方面着手,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他们是否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和发展.通过进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度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现状,并从年级、学科、是否学生干部、是否经过党课培训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指出今后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机制发生了转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本质上由同一性认同向统一性认同转换,在形式上由教化性认同、强制性认同向生成性认同转换。这启示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开放性,加强大学生信仰智慧的培植,强化文化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个体生命的呼唤。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理想信念和宗教信仰的区别,弄清"三进"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之间的关系,认真分析"三进"工作,从人类认识发展规律来理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从而达到从生命层面和终极层面上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5.
“三进”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个体生命的呼唤。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理想信念和宗教信仰的区别,弄清"三进"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之间的关系,认真分析"三进"工作,从人类认识发展规律来理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从而达到从生命层面和终极层面上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6.
认同度是衡量理论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度进行调研分析,可以了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掌握与认同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的具体内容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大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激发大学生发展成才,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改革创新精神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大学生的生活践行。  相似文献   

18.
赵燕斌 《文教资料》2013,(22):111-112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梦”的亲自参与者和直接创造者,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激励大学生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在对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中应突出强化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引领他们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正确定位人生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对于党的建设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要进一步的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使马克思主义逐渐的由政治主导型逐渐的转化为大学生群体和人民群众自觉的思想和行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教学就是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思想中进一步的改革马克思主义的统治地位,同时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简单的对商品经济社会价值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作否定和拒斥,而是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领和统摄它们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