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自1920年代起陆续建立自己的工业,经历二次大战,大批的内地工业家来到香港.到了1960年代,香港政府大力推动工业化政策,为了制衡本地华人厂商组织的影响,催生了香港工业总会.本文讨论了香港政府对华人商会的统治政策,并以1960年代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为个案,分析政府与商会之间的磨合关系.在讨论政府如何驾御华人商会的同时,分析香港厂商所作出的反应,其中将特别指出沪籍和粤籍厂商对政府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2.
试论马来西亚的教育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是一个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印巴人等所组成的多民族的国家,而且先后遭受葡萄牙、荷兰、英国以及日本的侵占,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长达数百年之久,其中英国殖民统治时间最长。这就决定了马来西亚在1957年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后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消除殖民统治的影响,维护国家的独立和统一,以及尽快地恢复和发展经济。而教育则被视为完成这一任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正如达立报告书(1960年)所指出的“我们要时常牢记,教育可以作为国家统一和繁荣的媒介”。事实上,自独立以来,马来西亚一直在为实现马来西亚化的教育而进行着…  相似文献   

3.
蒙古势力从13世纪初崛起于蒙古草原后,即开始南向进攻金的控制区,随着力量的不断增强而步步近逼。而此时的金朝,由于制度体系的变化、军事能力的衰退和官场习气的败坏等因素的作用,迅速步入衰微阶段。金宣宗贞You三年(1215年)的中都沦陷和金衰宗天兴二年(1233年)的南京陷落,成为金朝衰亡过程中最后二十余年的重要界碑。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马来西亚文化交流自西汉已经开始。历朝历代,来自中国的移民和使臣带来的中国文化,深刻地影响了马来西亚,不但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很好地被保留,也对整个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孝悌、忠恕、信义、德育,这些中国传统价值观在马来西亚社会中至今仍有完整体现。然而,存在于马来西亚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区别,因为它们已经马来西亚化了。它们事实上是南海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南海区域本来就是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交流核心区。  相似文献   

5.
辽、金、宋与高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造就了大量华人移民入居高丽。为了追求国家利益,高丽政府的移民政策逐渐由初期的限制走向放开。在这种宽松的环境里,华人移民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领域,为高丽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后,海外华人移民以多种方式将汇款注入到有"侨"传统的东南沿海地区,带动了整个"侨乡"的社会转型。本文试图从"动员"与"被动员"的视角,考察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中华人移民作为一种跨国性资源是如何被各方力量动员起来的。一方面,中国国家至侨乡地方社会在将华人移民裹挟并卷入整个中国市场转型与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动员传统;而一方面,华人移民一直延续传承的被动员传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重新焕发生机。这种"被动员传统"与"动员传统"相互联结,促使华人移民成为侨乡社会转型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7.
华侨华人会馆和社团是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形成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支柱。早期客家华侨华人在海外谋生的过程中,依据地缘、血缘、方言等组建会馆,帮助客家新侨安顿、共同祭祀神明和先人、安葬同乡,以此在异国他乡互助团结和维系传统文化秩序。随着时代变迁,海外客家会馆和社团不仅传承原有功能,还开办新式学校培育新民、开办医疗机构、开展救国事业、服务行业发展等。这反映出客家华侨华人会馆与社团坚守文化传承的本心,赓续客家文化和中华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中,勇担时代要务,为华侨华人提供及时、有效的社会和文化服务,积极推动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槟城:槟城这名字,来自当年遍布在该岛上的槟榔树,位于马来西亚半岛西北岸,是东方城市中最如诗如画及最浪漫的城市之一,也是马来西亚唯一的自由港、第二大城市。首府乔治市(Georgetown)位于槟榔岛屿的东北,背山靠海,港面宽阔,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具有古老历史文化的大城市,华、印移民和当地的马来同胞的文化聚集一堂。  相似文献   

9.
从1851年至19世纪70年代末,澳大利亚掀起了持续近30年的淘金热,吸引了大批来自珠三角地区的华人赴澳淘金。在华人赴澳跨国迁移过程中,共同的方言和经历让他们聚集起来,并把家乡的生活模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移植到殖民地的生活中,在异国重构了基于地域、语言和血缘、宗族关系的社会网络。在方言和地缘基础上建立的同乡会馆,既是海外华人地域认同的体现,又通过其在华人社会中的互助、社交职能,维系和加强了华人的这一认同;在儒家思想和宗族观念的影响下,华人在中澳之间往来频繁,并通过侨批汇款进一步加强了移居地与家乡的联系。海外华人对故乡抱有深深的眷恋,“落叶归根”是当时大多数华人移民的普遍心态。  相似文献   

10.
在移民时代的新加坡华人社会中,自中国南来的华南移民往往聚合为不同的华人社群以便更好地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由于处于与华南民间社会不同的社会环境,新加坡华人社群并非中国祖籍地社会结构形态的简单移植,而是在新加坡本土社会变迁场景中重新建构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传承自华南祖籍地的宗乡观念、神明信仰等中华传统民同文化资源经过自我调适后仍然能够以新的方式继续发挥社群整合的作用,经济实力发展状况成为推动新加坡华人社群建构的进度与程度的重要基础,而血缘、祖籍地缘、神缘、业缘等多种纽带的并存作用则表明新加坡华人社群整合的认同纽带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多重的.  相似文献   

11.
马来西亚民族建构离不开马来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的互动。在马来政治民族主义的极力争取下,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宪法最终体现了“马来人的马来亚”的理念,这也是马来(西)亚民族建构的开始。在马来人获得政治领导权的基础上,马来文化民族主义致力于把马来文化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以马来族群的文化作为整合马来西亚社会的基础。在马来西亚民族建构的推动下,马来文化从建国前的弱势文化发展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反过来,马来文化强势地位的形成对马来西亚民族建构产生了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亚洲移民的政策经历了自由移民 ( 1 9世纪中叶— 1 882年 )、完全排斥 ( 1 882— 1 94 3年 )、有限松动 ( 1 94 3— 1 96 5年 )和重新修订 ( 1 96 5年以后 )四个时期。其中有限松动时期处于最动荡的年代 ,其取消排华法案、 1 95 2年和 1 96 5年移民法完成了从民族来源限额体制向全球限额制度下的移民优先权制度的转变 ,这既是对美国建国以来移民政策的总结 ,也是联邦政府审时度势后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所采取的必要调整 ,为以后移民政策确定了基调 ,对亚洲移民影响甚为巨大。废除排华法自 1 882年 5月 6日国会通过了著名的《排华法案》之…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互助组织的医疗保障是一种通过建立互助医疗制度来解决农村医疗需求问题的模式。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农民的作用,增强互助医疗的可持续性,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根据自治组织理论,农村互助组织医疗保障具有准公共性,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医疗合作形式瓦解,农民的看病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有的地方建立起了村民自我管理的互助医疗组织,并在农村医疗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互助组织的医疗保障制度,发挥政府在互助医疗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从隔离到全纳——对美国特殊教育发展模式变革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美国特殊教育发展模式的历史回顾 美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隔离的寄宿制教育到回归主流,到正在蓬勃发展的全纳性教育的几个阶段。 (一)隔离教育。美国立国之初,由于受欧洲白人移民宗教信仰的影响,有着“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然而,这种平等事实上只局限于白人,黑奴与其他族裔移民备受歧视,以至于在公众场所、交通工具及学校内黑白分开;华人不得在路上挑担子或拥有物业;加州更一度立法不准华人子女人读普通学校等等。平等的理想与隔离的现实不断挑起社会矛盾。 美国教育残疾儿童及青少年的努力开始于19…  相似文献   

15.
自1819年新加坡开埠以来,大量的中国人移居当地,到19世纪中期,华人数量已占新加坡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华族移民新加坡是自发组织的,离乡背井,在陌生的环境下还要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压迫,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纷纷成立各种团体。这些团体,就像几根强大的纽带,把远在异国他乡的广大华侨凝聚成一个强大的统一体,团结互助,共同奋进,为当地及整个华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有着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他们移民到海外后,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及适应其移居地的经济发展环境,华人移民族群依靠自身的力量开办了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其教育系统保证了华人族群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其他族群,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有利于华人族群在其移居地的经济发展,并可期待对其移居地的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有着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他们移民到海外后,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及适应其移居地的经济发展环境,华人移民族群依靠自身的力量开办了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其教育系统保证了华人族群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其他族群,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有利于华人族群在其移居地的经济发展,并可期待对其移居地的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理科教育改革(续完)课程教材研究所雷树人五高中理科教育的改革(一)科目设置的多样化80年代的日本高中理科,理科Ⅰ是必修,理科Ⅱ、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均为选修。理化生地四科都只有一种水平,这个水平又是学术性的,脱离生活和社会。这使理科教育对部分...  相似文献   

19.
学习生理(十)又一学习的类型及其生理过程(Ⅱ)二试行学习(一)对试行学习的诠释对学习的研究,基本上采用的是两种手段,一是利用条件反射的实验方法,一是利用迷路、问题箱的实验方法。自本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多把前者叫做“古典式的条件反射”方法,把后者叫做...  相似文献   

20.
方北方的童年和青年时期都在中国度过,特别是1937—1947的十年岁月,在这十年的求学生涯里,已经进入成熟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对方北方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长篇代表作“风云三部曲”彰显着他文脉中的中国(文学)经验。而另一部长篇代表作“马来亚三部曲”是方北方反映新马华人由移民心态转向本土认同的重要代表作,他以个人影射历史,为马华现实主义文学打下了重要基础。在近七十的文学生涯中,执守于马来西亚认同的方北方,关心着马华社会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以自己蓬勃的创作力、饱满的激情,倾诉着他对新马社会的关心,这种人道主义情怀是他留给马华文坛的重要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