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佳可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58-58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各国学者在传记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于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办"中国传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70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围绕“古代传记的总体考察”、“先秦到两汉的传记文学”、“汉代以后的传记文学”等议题展开热烈探讨。 相似文献
2.
3.
中国粮食生产自2003年以来取得十年连续增产的佳绩,但国家粮食安全压力不减反增。主因是中国粮食增产的面积贡献率32%难以维继,实现粮食全面增产已不现实。中央及时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和"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谷物和口粮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项,进口谷物成为必选项,这就需要关注世界粮食。基于世界国别和三大谷物生产的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小麦和玉米增产潜力分布在57个国家、53个国家和92个低产能国家(地区),增产潜力很大。全球化加快发展扩大了国际粮食市场规模,粮食国际贸易率随之提高。相对于小麦和玉米,大米市场扩容、贸易率提高和价格降低,有利于扩大进口,但国际大米市场只有小麦市场的26%和玉米市场的36%,是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需要格外加以重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目前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区结构和产品结构两方面阐述了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格局和特征,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形势,提出了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策思路(1)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强化宏观调控;(2)调整农业结构,强化优势农产品出口;(3)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农业设施建设;(4)采取配套措施,强化监测和预测预报制度;(5)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强化标准化生产意识。 相似文献
5.
从国外经济学的专业化规律谈中国经济学的教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银 《云南教育(高教版)》2001,(1)
本文通过对国外经济学的专业化发展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国外经济学教学发展的规律性,以求启示、探讨和解决我国的经济学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青年学者要有融通古今中外资源.尤其是吸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我所用的能力。青年学者要以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服务国家为真正目标,在生活实践中寻求真正的研究选题。青年学者要有跨学科认识问题的意愿,既立足于本专业,又能涵盖其他广泛领域。 相似文献
7.
粟瑞雪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2,(4):41-48
中国学者最早是将"欧亚主义"视为哲学思潮予以关注的,在较广泛译介欧亚主义思想家经典著作和俄罗斯(苏联)与欧美学者的相关研究著作的基础上,他们认真研究了欧亚主义者的原著和国外学者研究欧亚主义的状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据《纽约时报))2012年3月11日消息,自2008年10月北大国际法学院成立以来.不断吸引来自美国、德国和韩国的学者前来工作。密歇根大学法学院院长、在深圳创办并执掌北大国际法学院的杰弗瑞·雷蒙认为.到中国最有声望的大学了解中国法律教育.对在北大国际法学院工作的教授来说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9.
10.
一、建设新型种业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种业发展有需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和消费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2004年以来连续8年粮食增产,2011年粮食总产达5.5亿吨,其中种业的发展为农业稳定和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种业科技创新方面,我国种子资源丰富,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双低油菜等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玉米、小麦、蔬菜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江俊文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1)
从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出发,探讨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明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现状,揭示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12.
13.
无论是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还是着眼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将环境问题纳入中国国际战略的整体框架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参与环境问题国际合作的进程中,中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创造性地应对环境问题,作为中国国际战略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我觉得1957年上半年在哲学界有两件大事,一件事是1957年1月22-26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中国哲学史座谈会",反对日丹诺夫对哲学史的定义即把哲学史看作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史,提出了重新评价唯心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林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6):47-56
如何用汉语词翻译圣经中的God(Elohim/Theos)和Spirit(ruach/pneuma)?近代以来,就成为讨论的问题,被称为"术语问题"。不过,学界一般认为这只是外籍传教士内部的争论,中国学者并未参与。其实,查阅当时的资料就会发现,中国人对这个问题也一直进行着认真的讨论。19世纪四五十年代,何进善、徐继?、洪秀全等就使用了"上帝"、"神天"、"天父"、"真神"等译名。19世纪70年代末,更多学者参与其中,福州征文活动和《万国公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讨论达到高潮,这个时期出现了"造化主"、"真宰"等译名。中国学者的主张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重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理论研究及高校教学的需要,使构建、创新和发展中国经济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首先,必须理顺中国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以加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地位;其次,需要拓宽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丰富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最后,应加厚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结构.可初步把中国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分为总论、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19.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转眼问过去两年。从学者的角度来看,当时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很悲观,认为十八大的召开并不顺利,充斥着多种政治因素的影响。一个国家大规模转型肯定面临问题——欧美的转型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解决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改革。然而,此前在问题的面前放慢了改革的脚步,导致“无改革”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通论”课程是应华东师大历史学系“211工程”硕士通识课程建设项目的需要而创置的,兹后列入上海市教委“研究生课程建设”重点项目,获得高等教育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本课程在全国高校历史专业研究生教学中,作为公共必修的通识课程建设,具有创新和开拓的意义。自编教材《中国历史通论》亦具原创性。在课程教学方法方面,主讲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提供与各专题讨论相关的史学发展动态、学术争论焦点以及有讨论空间的学术素材上,鼓励研究生在融会贯通、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敢于独立发表意见,不依傍门户,不拘守成见。本次课堂讨论,是在前几届硕士生讨论的基础上,深入就若干问题再作进一步的探索。整个讨论是开放性的,师生双方仍然不得不带着许多疑惑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