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张欲望支撑的圆桌——解读梁晓声的《泯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为满足一定的欲望,人生而有欲,不等于可以纵欲,欲望无涯,关键要做到欲望的平衡、朴实、理智、知足。人性是文学之脊,欲望是人性之脊。"人"字的一撇一捺的交汇点是欲望,支撑人的正反两个平面。人的欲望分析是中外文学作品青睐的共同话题。中国古代文学常将人的欲望描述成"锅子"形,西方文学则将人的欲望建筑成"亭子"形,而中国当代作家梁晓声在其长篇小说《泯灭》中却将人的欲望整修为"圆桌"形平面。  相似文献   

2.
有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满足,甚至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对生前身后的功名也期待颇多。我们会埋怨没有生养在富贵之家,会抱怨子孙们不能个个如龙似凤,但更多的不满足还是来自于自身。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不知足呢这其实是欲望的驱使,是幻想的冲动,是不切合实际的索取。如果把不知足归结为人类后天的变异,这又失公允。  相似文献   

3.
人都是有欲望的,教师也不例外.学校领导面对教师的"善恶"欲望,心中应有一杆秤,掂量这些欲望对学校发展的作用.如果让教师的这些欲望成为贪婪之源,让其不断膨胀,那管理将会进入一个"衰竭期".就像气球一样,无限的充气就会爆裂.如果一味地遏止欲望,教师就会如跑了气的气球,扁扁的没有一丝生气.因此,学校管理者就应当整体地把握这些欲望,将其与教育事业有机融合,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剂.  相似文献   

4.
正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第九章《道德经》第九章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思是说:水碗已盛满,不如停止下来。捶打金属使它尖利,难保长久,必遭挫败。金玉满堂,没有守得住的。富贵而骄傲,自己招灾。功成业就,退位收敛,是合于自然规律的。  相似文献   

5.
挫而知之     
如果前面有阴影,别怕,相信你的背后会有阳光;如果被困于黑暗,别急,相信很快会浮现那温柔的霞光。如果你遭受挫折,别恼,请平静地接受它,因为"挫而知之"是我们坚信的朴素真理。小时候,我们在无数次挫折中迅速成长着,牙牙  相似文献   

6.
王颖 《黑河教育》2014,(11):45-45
正蔡澄清先生在点拨教学理论中说":一个高明的教师,只要三言两语就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要做一个巧妙的暗示,就能给学生在黑暗中悟出光明,豁然开朗;只要在方法上略加指点,学生就会心领神会而自动腾飞。"所谓"点拨"就是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点",使之深化,让学生有茅塞顿开之感;在学生理解有偏差的地方"拨",指正方向,避免思维错位;在学生情绪不高时"挑",挑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点拨。  相似文献   

7.
《湘行散记》混合着回忆和现实,文本中存在着两个"我",一个是"过去之我",一个是"现在之我"。"过去之我"由于环境和身份的局限,其对于"爱情"和"事业"的欲望受到了压抑,而"现在之我"的还乡之行则使这些被压抑的欲望重新获得宣泄的出口。整部《湘行散记》通过两者的互动,使"欲望"之流汩汩而出,完成了欲望化的抒情和叙事。  相似文献   

8.
荀子人性论具有双重维度,即欲望之性与认知之性。其性恶论指向欲望之性,且是针对过度纵欲导致社会偏险悖乱而作出的利害权衡判断,并不是传统所认为的针对人生而有欲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仁义被确认的内在根据是认知之性,但先天的认知能力是价值中立的。价值的大本大源乃是使社会正理平治的"礼义",而"礼义"所代表的社会秩序之"善"内化为主体之"德",取决于认知之性的"化性而起伪"。"化性而起伪"乃是"化"人的认知之性,即化心;而非传统所认为的"化"欲望之性。  相似文献   

9.
A股的创业板公司自打从娘胎落地之日起,浑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里都透露出一股超凡绝世之富贵气质,得到了来自政府、市场和投资人的非凡礼遇。因为它一是A股"十年磨一剑"之下的产物,承载了更多来自监管部门的期望与梦想;二是中华的快速崛起,自豪与膨胀心态,憧憬着A股也能产生中国版的微软和甲骨文等这样一群伟大的公司。于是我们看到了创业板IPO匪夷所思的超高发行价、超高发行市盈率和高超募集率等"群体性荒诞"现象。  相似文献   

10.
秦朝末年,匈奴头曼单于送太子冒顿"为质月氏"是处理与强敌月氏关系的一种策略,目的是示弱,待机再举,而欲假借月氏之手杀冒顿以立少子为不实之说;头曼被杀,不是源于冒顿复仇,而是冒顿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权力欲望膨胀的结果;汉代文献中有关头曼单于既无能又无情的人物形象,与匈奴民族对冒顿单于的英雄情结和史学家的有意刻画有关。  相似文献   

11.
唐诗和宋诗有不同的美学风格。在代唐风而为宋调的过程中,宋初、中期的诗风转变至为重要。其中动因有制度层面,也有审美倾向的变化,从"富贵之语"到"穷人之辞"的转变实是其中的关捩。宋初期到中叶诗的审美倾向的发展主线呈现为:从追求词采华美到追求富贵气象,进而到以平淡为尚。  相似文献   

12.
<正>说"教育救国"难免被人认为是对教育功能的夸大,说"教育兴国"对此存疑的恐怕不会太多。自古以来,没有教育的地方在国人心目中乃是一片荒漠,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在人们眼里也总是上不了台面的蛮夷。就连刘禹锡这样的恬淡洒脱之士也是常以所居之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而自矜的。尽管教育在旧中国几乎为富贵者所垄断,但这依旧挡不住所有的富贵贫贱者一  相似文献   

13.
《家教世界》2012,(19):51
看看你手中那个又脆又甜的苹果吧,今天,它的形象胜任各种领域的故事,它是最"符号"化的水果形象。它可以是诱惑亚当和夏娃的欲望之果,也可以是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个引力之果,还可以是印在手机、电脑上那个代表时尚的符号。这个家伙的每个形象都够特立独行,它的身世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痛苦的妙处     
<正>(1)人为追求幸福而生,但必须伴随痛苦而活。人躲不开痛苦,人的成长需要痛苦。(2)人为何躲不开痛苦呢?(3)我们素来有一极深误解,以为地位高、经济条件好者无痛苦。其实不然。第一因为他们亦有欲望。欲望无止境。欲望不能实现就痛苦。条件再好者亦有比上不足之问题,地位再高亦会有"中间感"。人是一级羡慕一级。故地位高者亦不满足。温饱线以下物质决定幸福,温饱线以上精神决定幸福。  相似文献   

15.
对《论语·里仁》篇解说纷纭而未得要领。但对"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为什么还要"得之"且是"不以其道得之"这一显然不合逻辑的问题,大都没有过多关注或给予合理的解决。文章深入分析文本义并结合孔子生平,认为一个人处于"贫贱"的状态中,有内部和外部两种原因:其一是因为自身内部的原因;其二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原因,如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无能、时机的不成熟等,但仁者君子却能"于富贵则审处之,于贫贱则安守之。"  相似文献   

16.
范进是《儒林外史》中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身上表现了一个时代中知识分子的悲剧。他们的思想受到封建科举的毒害和"八股取士"的钳制。作为封建社会下层的知识分子,他们唯一的晋升机会就是科举考试。因此有许许多多像范进这样的人挣扎在科举考试的路上,"为科举考试颠、为科举考试狂"。但是,一旦他们"得道升天"之后,他们便以迅雷不掩之速步入了黑暗的封建官僚之列,为了个人的富贵显达,将一个文人应有的品性丢下,在肮脏的封建仕途中沦陷了自己作为一个文人的灵魂,将"以天下为己任"、"匡扶正义"的初衷弃之脑后。文人的风骨在他们心中早已荡然无存。他们灵魂的沦陷打上了深刻的社会烙印,有着浓厚的个人不幸遭际的色彩。值得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结论这些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才成立的,并不具有历史普遍性。  相似文献   

17.
锦上添花     
婉评 《教育》2012,(24):60
主人有一块锦缎,十分地喜爱,时常拿在手里左摸摸右看看,爱不释手。偶尔摇摇头略带遗憾地自语:"你质地平滑细腻、色泽光亮,只可惜想登大雅之堂还欠缺点雍容、华丽的富贵之气呀。"锦缎闷闷不乐,它问主人:"如何才能具备富贵之气呢?"主人说:"需要锦上添花呀。"于是,锦缎乞求主人帮助自己实现愿望。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的人生哲学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他在前期提出了以欲望为基础的中道说,对人生取一种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态度,既不否认人的欲望,亦不任其放纵泛滥,提倡一种以欲望调和为原则的合理的人生观。冯友兰在早期还对梁漱溟的"人生三路向说"既有吸收,也有批评。两人虽然都承认欲望对人生的作用,但梁漱溟以消灭欲望为人生之最终目的,而冯友兰以欲望的持中调和为人生之理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雾凇》一课为例,阐明了指向语用的语文课也可以缘美而入美,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沉浸之态,在情与趣中学法悟法,在"美"的陶冶中表达美。教师教学时创设美美与共的共生课堂,让文字之美转化为学生感受到的美,转化为学生心中之美,以美引美,从而产生表达的欲望;最后一步步设置台阶,引导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描摹那份美,让智慧美在创造中迸发,完成心灵的共鸣与思维的共振。  相似文献   

20.
在古典政治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教育是一种引导理性灵魂向善的活动,而不是一种关切欲望满足的技术性活动,教育的目的是培育灵魂卓越的好人,而不是培育操弄技艺以获取欲望之物的卑贱之人。不过,伴随着近代政治哲人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对古典的灵魂德性的批判和对肉身欲望的高扬,人的教育"由高贵走向了世俗,成为关切"欲望"的教育。理性固然在这种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理性不再是人的本质之是,而只是实现赤裸欲望的工具。真诚又聪明的人,而不是受理性约束的好人,成为了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