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言意关系看文学意义的生成,它应该包括作者赋义、文本传意、读者和批评家释义三个阶段。就作者赋义而言,中国古人持"语言工具论",所以"言不尽意";而现代西方人则持"语言本体论",所以"意义生成于自身"。就文本传意而言,中国古人借"象"来传意,即"取象尽意";而现代西方人则在语言自身的语法结构和逻辑结构中寻求意义,凸显了文本自身的意义传承功能。就读者和批评家释义而言,中国古人认为意在言外,即"义生文外";而现代西方人则认为意义产生于作者、文本与读者的互动中。总之,我们古人把这三个阶段统一成整体;而现代西方人则将它们推向了深入。  相似文献   

2.
金圣叹对《水浒传》《西厢记》等叙事作品的评点,蕴含了深刻的解释学思想。作品的意义存在于作者的创作意图中还是存在于读者的理解中,读者能否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这都是金圣叹在评点中思考过的问题。在金圣叹那里,人都有"至诚之性",读者应当能够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但由于作者创作情境和读者理解境域的复杂性,重建作者创作意图在实际上又是不可能的,也是无从判断的。面对这一困惑,金圣叹提出,读者要"眼照古人",以自己的理解去迎合作者的意图,"与古人捉笔一刹那顷精神,融成水乳"。  相似文献   

3.
在管理的组织、目标、环境及管理的核心对象等方面,古今"管理"的内涵大异其趣.管理学领域谈论古代管理思想"今用",当是探讨它如何运用在现代商务活动的管理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酱世价值观可以弥补以西方管理理论为主体的现代管理学在管理哲学上的不足,它作为民族文化积淀,既是现代管理必须正视的管理环境,也是企业文化的源泉.现实管理中,古代管理思想的普世价值观应与现实管理情境相结合,其管理理念应与现代管理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火炕"是我国北方农村主要的取暖设施,此设施早在唐代时就已出现,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土炕>中也谈到: "北人以土为床,而空其下以发火,谓之炕.古书不载", "古书不载"是由于古人居住方式经历了半地穴式到地上房屋式的过程. "掘坑生火"是将"炕"字写为"坑"的原因,多数辞典将"炕"字与"坑"字看成"通假字"或"异体字",此说非也,二者应为.古今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现实社会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个参照,也是达成对古人、古事加以理解和解释的不可或缺的资源。历史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现实社会的现象或体验中形成对历史的解释,"由今及古"去参悟历史应该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教师的人生阅历、史学素养,"由今及古"体悟历史人物的心境;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由今及古"打通历史理解的经络;更为重要的是"由今及古",参悟历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贯通古今"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6.
<正>农历三月上旬第一个巳日,这一天古人称为"禊日",士人会到郊外的水边撩水擦洗身体,祈福除灾,古人称之为"修禊事"。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收为诗集,王羲之为诗集写的序文,即为《兰亭集序》。《兰亭集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序文的开篇,作者便用骈散相间的清  相似文献   

7.
《通变》篇论述的对象是创作活动中的"文辞气力",关乎文章的语言形式与艺术风格。反对循环相因,倡导积极变革,是《通变》篇立论的理论基础;在还宗经诰的同时师范汉代篇籍,参酌近代新声,贯通古今,是实现"文辞气力"之变的途径;"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櫽括乎雅俗之际"是语言文辞之变需把握的标准;以"博览精阅"会通古人,在此基础上"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择取合乎个人情志表达与气质个性、又能超越时代有所创新的语言形式进行创作,是"通变"的具体路径。"参古定法"以"望今制奇",是刘勰对当世创作者在文辞气力革新方面提出的策略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百姓"古今谈"百姓"是古今常用的词,但是古、今的"百姓"含义是有区别的。下面就谈谈古、今"百姓"的区别。古今的"百姓",有一个相同的义项:民众,人民,是名词。例如:①《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扶苏因为多次劝诫秦始皇,皇帝派  相似文献   

9.
贠振东 《甘肃教育》2014,(13):45-45
正一、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读书多、阅读能力强的人,写作能力往往很强。相反,读书少的人则很难写出好文章。阅读这种主客体之间的"对话"是悄无声息的。通过这种"对话",使读者的心灵和古今上下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产生了共鸣。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的思维随着作者的  相似文献   

10.
薛锁英 《文教资料》2009,(18):256-257
古人对结尾的要求是:豪壮如"截奔马",余韵如"撞钟",有力如"豹尾",就是说,文章的结尾要收束有力,余韵无穷,含蓄隽永.这样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令读者"执卷流连,若难遽别".其实,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其结尾无不匠心独运,渗透着作者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1.
在上海沦陷时期最具影响的刊物<万象>上,"故事新编"由平襟亚发起,每期一篇,深受市民的欢迎.其特点是抓取日伪统治下普通市民最关切的生活问题,讽刺、揭露日伪及国人败类中的无耻行经,在古今交糅讽刺现实的构思上,都是古人今装,以上海的沦陷现实瓦解为人熟知的原有故事发展逻辑,构成新的情节链条讽刺现实;在叙述视点上或是将古人面貌作以改写,行状与今人关联,或是平行影射,讽刺意旨相对隐晦,或是借古人的视角来讽刺现实.  相似文献   

12.
<辞源>(1980年版,四卷本)第0937页在"崛"字头下收了词条"崛(山圍)".今天看来,和这个词条有关的内容,有几处需要讨论补正. 先说对它的释义.<辞源>所给的释义是:山名.在山西阳曲县城西北.峻峭多林木,红叶最佳.山中有崛(山圍)寺,唐贞元中建,有唐末李克用父子题名刻石.见<嘉庆一统志>一三六<太原府>一.此释文包含了四个内容:山的位置、山势(峻峭)、山景(多林木,红叶最佳)和史迹,这些都是很重要、对读者很有用的信息.但参考有关史料和实地调查,此释文的具体内容有可斟可补之处.首先,关于山的位置.阳曲县有古今之别,崛(山圍)山在古阳曲县西北,今属太原市尖草坪区地界,与今阳曲县无涉.今阳曲县在太原市北,与尖草坪区同归太原市管辖.释文于阳曲县未考古今,现代的读者易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13.
正通假字古今字是指古时只有某一个字,后来为了把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出了另一个或几个今字(多数以原来的字为声旁),让原来的字专门表示另一个或几个概念。如"要",本义是腰部的意思,后来因为"要"还表示其他意义,就在它左边加一个"月",用原来的"要"作声旁,形成了"腰"字,"要"和"腰"就是古今字。其他如"莫"和"暮"、"暴"和"曝"等,在课文注释中表示为"甲"同"乙"。通假字在形体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仅是声音上相  相似文献   

14.
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颠覆了传统文学话语体系中作者的主宰地位,以往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读者获得了完全的解放和自由."阅读即写作",读者通过自由的阅读消解文本的确定意义,取而代之的是文本意义的多样性.本文旨在剖析解构主义话语下的作者、读者与文本,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师簋有铭文"今敢博氒眾叚",马承源等先生读"博"为"薄",读"叚"为"暇","薄"义"迫",本文认为铭文应该断句为"今敢博氒眾,叚,反氒工吏,弗蹟我東國",而"叚"是表示语气的叹词,表示吃惊和不屑的语气,且"博"当读为"搏",其义为"捕持"."行气玉佩铭"是一篇叙述道家、内家拳术关于行气养生的铭文.铭文中的"(天)"字形、意义学者们解释众多,本文认为当释为"内",与"纳"是古今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和雷蒙·卡佛(Raymond Carver)的很多"极简主义"短篇小说不同,《大教堂》是卡佛的"开阔"式作品。对《大教堂》进行修辞阅读后发现,小说中的"我"在叙事结尾走出封闭的自我,瞥见了自我之外的世界,从而实现了对他人及自我认识的飞跃:小说的结尾不仅在"故事"层面上解决了"不稳定因素",同时在"话语"层面上也解决了"我"与作者的读者之间的"紧张因素",从而圆满地抵达叙事的终结。  相似文献   

17.
<罗生门>是篇历史小说,但作者在文中的叙述却多次跳离故事发生的时空,从而与故事情节保持了一定距离,不妨借鉴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将其称为"间离"式叙事方式.这体现在时间错位的文本引用及叙事视点的选择等方面,发挥了提示古今两个时空和反讽的功能,为读者提供了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纳博科夫把对国际象棋的热爱与其文学创作完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充分运用各种叙事手段和技巧,给读者设置了一个又一个如同国际象棋"对弈"般的"迷局"。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是一部将国际象棋之谜隐藏于小说深处的经典之作:作者精心"布局",读者苦心"破局",处处展现出作者与读者心灵和智慧之间的"对弈"。  相似文献   

19.
读朱自清的散文,总使人有如闻馨欬的感觉,似乎作者就坐在你对面,跟你促膝谈心,坦露他的胸怀。唯其如此,作者读者之间便容易“心心相印”。这就是朱自清散文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古典之殇     
正1"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然而,多少古人有过的,今天的视野中却杳无了。比如古诗词中的盛大雪况:"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吾等之辈,虽未历沧海桑田,但一夜忽至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还是亲历过的。满嘴冰激凌的现代孩子,谁堆过雪人?谁滚过雪球?令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