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出"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他认为教育本身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教育.  相似文献   

2.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教育在坚持"教育性关怀"原则下,通过"当头棒喝"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我惩罚、集体惩罚和制度惩罚是三个比较理性的惩罚方式。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到底需不需要惩罚?有的人认为应该,有的人认为不应该.真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我看来,如果说学校教育不能没有惩罚的话,那么,实施惩罚就务必要做到适时、适度、适当.其实,惩罚的手段使用得好了,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艺术.请看下面三个"惩罚"事例.  相似文献   

4.
苏凌 《师道》2004,(7):19-20
曾听过一句话: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惩罚的教育不是教育。窃以为是很有道理的,教育需要激励与鼓舞,也需要适当的惩罚。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认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但当教师对学生实施的不只是必须的罚,而是体罚、心罚……罚出格  相似文献   

5.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于什么是教育中的惩罚,学界意见分歧很大.本文认为教育中的惩罚是为了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或保护其所在集体的利益,教育者或教育管理者对受教育者违反一定的原则与规则的行为作出准确判断并进行合理处理的机制.学前教育中对教育惩罚的摒弃是对教育惩罚的误解与误读的结果,教育惩罚在儿童的生活、发展以及社会道德发展中仍然有很大的价值.对于学前教育中的惩罚,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素质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创新教育的呼声也日渐高亢,人们普遍倡导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表扬、奖励永远比批评、惩罚有力量,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和悦纳学生,而不能使用惩罚;惩罚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不尊重学生的人格;惩罚就是变相体罚.甚至在教育心理学界也存在一种看法,认为应把惩罚作为课堂教学管理中万不得已的最后一个.惩罚是不是真的犹如洪水猛兽呢?笔者认为未必.  相似文献   

7.
惩罚不是万能的,但完整的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我们不能只采取正向教育方式,必要的批评教育等惩罚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惩罚是一种负"强化",能使受惩罚者从中吸取教训,改过迁善.  相似文献   

8.
在"人本"教育思想盛行的今天,"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东风劲吹,惩罚教育作为管理学生的一种正当有效的手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部分教育工作者谈"罚"色变.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但再尊贵的花苗也需要园丁修剪枝叶,我们又怎能不适当使用惩罚而让孩子了解错综复杂的社会呢?如果只是"一边倒"地把教育行为异化为赏识和激励,实质是对人本教育的背离.教育离不开赏识,也离不开惩罚.合理的惩罚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应该有惩罚权,也应该合理运用惩罚权.  相似文献   

9.
愤怒的瓜子     
有人说,惩罚是教师无能的表现;有人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到底需要惩罚吗?需要怎样的惩罚?这个案例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拓宽对教育惩罚的认识,从如何正确运用惩罚、怎样的惩罚才是合理的、适度的等,上升为讨论实行惩罚后的效果以及学生对惩罚的认同如何.通过研究实行教育惩罚后的实效性与学生认同感,并通过资料的收集和问卷调查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结果发现在学校现有的惩罚处理中,越是严厉的惩罚,再犯的比例就越低,效果越好,教育惩罚的实效性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学生也能认识到这点,但是让学生对具体的违纪行为作惩罚处理的判断时.他们认为合适的惩罚与已有的惩罚相比都有偏轻的倾向,需要对其进一步加强教育惩罚的宣传.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修订"学生管理规定"时,不仅要进行"调查研究",而且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通过定量的分析,充实完善惩罚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缺乏清晰的理解,人们走进了教育惩罚的误区.体罚不等于惩罚,把"体罚"等同于教育中的"惩罚",在逻辑上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惩罚作为一种德育手段,是从学生身、心两方面促其改过自新,奖惩都是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奖惩并行,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但我们在提倡表扬、鼓励、赏识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吗?  相似文献   

13.
重拾"惩罚"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老师去内蒙古一所学校讲学时指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此话一出,引起轩然大波.不少教师惊讶不已,现在谁还敢批评、惩罚学生啊!  相似文献   

14.
孙云晓先生曾经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其实,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接受适当的惩罚和磨难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我们与其回避惩罚,不如正面探讨,让教育中的惩罚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和明确,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1.惩罚要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施惩罚的前提。对学生实施惩罚,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对”与“错”,以及惩罚的依据。要先有规矩,后有惩罚,千万不可随意而为。为此,班级要制定自己的班规。而班级“立法”的过程本身就是教育其实施惩罚和实施什么样的惩罚。…  相似文献   

15.
惩罚是指对个人或集体所进行的戒责,旨在控制某种不良行为.惩罚是从一定的教育目的出发,利用学生犯错误这一良机,使学生分清是非、善恶.虽然它有时要借助于一定的强制手段,但其目的不是让学生"痛苦",而是让他们改进自己的行为,以便能理解规范,自觉地遵守规范,维护校园、班级的良好风气.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惩罚有一个严格的尺度标准.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惩罚呢?我个人认为,以下的几点应值得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16.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经过实践得出的结论,但是惩罚教育要以爱为前提,成功的惩罚教育应该是负责任的教育,也是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惩罚是对过错行为的制裁或惩戒,是享有相关权利的人们为了保证社会规范和法律的有效性,对违反社会规范和法律的行为采取的措施。教育者为了保证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使用惩罚。随着"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的大面积推广,人们对惩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责难,把惩罚教育简单地等同于"棍棒教育",这严重地损害了教育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复杂多变的,因此教育手段也应灵活多样,在今天追求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同时,教育也离不开"惩罚"。正确的、适当的"惩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育需要美丽的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惩罚是爱的一种表现和实际需要。无原则的宽容甚至迁就学生.不是无知就是作秀。不是无能就是失职。  相似文献   

20.
惩罚是对受教育者的不良思想言行予以否定性评价的一种形式。这是一种负“强化”,能使受惩罚的对象产生羞愧、内疚和自责的情绪,从而鞭策自己从中吸取教训,改过迁善。完整的教育不能没有惩罚。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惩罚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承受力和促进其健康成长是不可缺少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