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个人要获取知识和信息离不开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来说,阅读这个环节是它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使教师的教学得到解放,而且使学生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2.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程全娥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聪明的孩子不一定都具备了良好的习惯,因为好习惯不是随着知识的增长而自然形成的,它是在严格而艰苦的训练中得到的,需借助强制和警觉才能养成。教师的任务便是:教育学生保持已有的良好习...  相似文献   

3.
本通过阐释阅读原理,剖析种种影响阅读速度的原因,提出一整套克服发声读,摇头读,指读,倒读及心读等阅读陋习的方法,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培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阅读不仅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重要方式,还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让学生通过阅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阅读习惯又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连接幼儿思想和外部世界的桥梁,通过阅读让孩子增长知识,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人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有义务为幼儿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本文从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规则的建立、阅读活动的指导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6.
彭刚  李怡 《文学教育(上)》2008,(14):124-124
人之所以能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就在于能不断地学习。除了自身实践外,我们主要通过阅读书本来获取知识。另外在严肃的中考和高考考场上,阅读题分值的日益提高,使得阅读能力低下和阅读习惯不好的同学只能“临时抱佛脚”,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平时的阅读习惯就将决定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培养幼儿非智力品质,是幼儿顺利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从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制定适宜的阅读规则、坚持正确的阅读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8.
刘国辉 《新疆教育》2012,(12):74-74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提出了“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一训练重点,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速度,但他们的阅读往往是盲目的,有依赖性的,而依据新目标的要求,速度也未达到标准。这样,就会影响阅读质量,如何提高阅读质量呢?  相似文献   

9.
人之所以能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就在于能不断地学习。除了自身实践外,我们主要通过阅读书本来获取知识。另外在严肃的中考和高考考场上,阅读题分值的日益提高,使得阅读能力低下和阅读习惯不好的同学只能"临时抱佛脚",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平时的阅读习惯就将决定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阅读习惯是指一个人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是良好的学习品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种好的或者不好的阅读习惯,不但直接影响学生学好各门功课,而且也会影响今后的学习、工作。在教学实践中,重能力培养,轻习惯养成的做法还相当普遍,这既妨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对学生品德素质的熏陶带来不良后果。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之一,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处理好阅读与记忆、阅读与思考、阅读与写作、阅读与选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孩子终身受益。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时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写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陈芳 《上海教育》2010,(11):56-56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是得到一种知识,就应用方面,是养成一种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万万不能忽视的。以教材为抓手,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思想内容丰富,语言训练扎实,教材中关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助人为乐、诚实善良、钻研科学以及遇事动脑筋和全面地看问题等思想内容,都能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更能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习惯,指的是不需要别人强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觉,就能自然而然地去进行阅读的种种动作。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阅读目的。它使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可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不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  相似文献   

16.
谢伟铁 《考试周刊》2011,(11):49-50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学生的兴趣着手,给他们指明方向,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从课内阅读开始有步骤地进行,分课前阅读、课堂阅读、课后阅读,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开展家校结合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并且对他们的阅读行为给予正确的评价,鼓励他们学习。总之,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更好地培养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对幼儿发展非常有益的活动,不仅能使幼儿获得更多知识和信息,且能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了解幼儿,确定目标。首先,观察幼儿在图书区的表现,了解其阅读水平。如:有的幼儿...  相似文献   

18.
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生字生词是学生阅读中常遇到的难题,解决好生字生词的认识和理解,有助学生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习惯的养成,便于学生语知识的自我积累。因此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的预习提示中列出的重点字、词,要求学生课前自己查阅工具书,弄清这些字、词的音、形、义和词语、词组,以及字、词的运用。养成细心揣摩,选字酌句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生字生词生句的阅读障碍,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养成。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有研究表明,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由词汇量、句意整合、推理理解、归纳概括、情感体验、评价赏析、综合运用等七个方面构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学生学会读书。阅读教学中要坚决摒弃离开语言文字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要注重整体把握,重视对文章的总体感受和文章精髓的把握,以及对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因此,阅读要从整篇课文入手,无论课文长短、深浅,都要重视自读自悟,整体感知,重视个人阅读后的感受、体验。为此,我们要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0.
培养幼儿早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促进幼儿的阅读兴趣、提升其语言交往能力、开拓视野.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的情感入手,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创设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并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