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猜谜语是一种妙趣横生的文化娱乐活动,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引入谜语,就会收到特殊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有成功教例,有一次他在外地借班上课,学生面对几百位陌生的听课教师,显得十分拘谨,为了缓解紧张气氛,钱老师就以自己的名字为谜底,即兴制作一谜让学生猜:有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钱梦龙、魏书生教学风格进行比较研究。在教学指导思想上,钱梦龙把“训练”放在核心地位;魏书生强调“民主与科学”。对学生在教学中地位的认识上,钱梦龙认为,学生是“主体”;魏书生认为,学生是“主人”。在教学实践方面,钱梦龙把训练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魏书生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而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所处社会背景不同,是形成其不同教学风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韦力 《广西教育》2012,(12):59-60,62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钱梦龙的名字就已声震教坛。他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教师资格专门培训,自称"至今仍是一名学历不合格教师",却以"基本式"为教学模式独创"语文导读法",在中学语文界引起巨大反响。"基本式"教学法形成1931年2月,钱梦龙出生在上海郊区的一个乡村小镇。1952年,钱梦龙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钱梦龙一开始就决定不走  相似文献   

4.
钱梦龙倡导和践行的“三主三式导读法”无疑奠定了他在中学语教学界实力派、技术派的地位,但“三主三式导读法”到底将语教学引向何方,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这一教学法虽有现代教育理论的包装但基本上还是属于传统教法的范畴,还是几十年来语教学重视基础、讲深讲透讲实的技巧化的翻版。钱梦龙的课为什么“雅俗共赏”,就在于既有“观赏性”,也具有应试的实用性,而语教学难道就只有这些内容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所以,在我看来,钱梦龙在课堂教学上的“出神入化”总有那么一种“茶壶里面起波涛”的味道。  相似文献   

5.
周凤雏 《文教资料》2010,(35):82-83
钱梦龙和魏书生在作文教学方面都重视学生作文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作文指导上,钱梦龙强调以课文为范本的模仿,魏书生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写;在作文批改上,钱梦龙认为要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魏书生直接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钱梦龙语文教学思想讨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梦龙的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理论在我国教育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几年报刊就钱氏语文教学思想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文从中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予以分析评论,以促进讨论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7.
钱梦龙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他的“三主”思想在语文教育界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我们发现他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的“三主”思想和新课程的理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使得我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钱梦龙的“三主”思想,并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对这一思想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大凡有经验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会精心选择一个巧妙的教学切入点。钱梦龙先生说:“努力在每一篇章中找到合适的一个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词……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选择出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就等于抓住了阅读教学的牛鼻子,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就会新颖别致,就会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引发其思考,进而在轻松愉悦中把握本内容,理解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相似文献   

9.
钱梦龙先生的追问以语言、情感和训练为立足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让他们体会教材的人文内涵,并不断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研究钱梦龙课堂追问课例,对我们当下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2月底,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某地给中学生上语文示范课。他面对素不相识的学生,笑容可掬、仪态大方地走上讲台。先出了一条灯谜让学生猜:“虽然发了财,夜夜想成才。打一人名。”此时一位男同学站起来答道:“就是老师您——钱梦龙。”钱老师笑  相似文献   

11.
钱梦龙教学语言艺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教学语言是实现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最重要桥梁.作为当代语文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之一,钱梦龙老师用极富魅力的教学语言催生了一堂堂成功的语文课堂.钱老师的教学语言艺术作为他语文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对钱老的教学语言艺术进行一番开拓性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在首届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会上,我第一次听到钱梦龙先生的课。他上的是一篇文言文。课如其人,颇具雅趣。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月23日下午,福建省福鼎市人民剧场,“钱梦龙语文教学艺术研讨会”现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执教上海版初二课文《雁》(课文作者:石钟山)。  相似文献   

14.
杨一成 《教育文汇》2004,(12):20-20
钱梦龙先生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少年中国说》时,发现个别学生偷偷看书,就严肃地说:“偷看也是一种能力,是速读能力。现在不需运用!”此言不乏表扬,故而引发出同学们一阵愉快的笑声,令偷看书的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15.
学得轻松与变得聪明──钱梦龙的教学追求冀文秀在我国当代杰出的中学语文教师中,钱梦龙是很有教学个性和见地的一位。他“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和结构模式,对语文教改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他的教学实践也成绩卓著,广为称道。钱老师是如何做到将战略...  相似文献   

16.
关于钱梦龙语文教学“三主”论的争论,正如刘孝学在《钱梦龙语文教学想讨论述评》(载《上饶师专学报》1991年第6期)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分歧集中在教师的教学中处于什么地位”。我认为,纠缠子“主体”或“主导”的概念无助于同题的解决,只有揭示它们的涵义,才能理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说“主导”     
杨金 《云南教育》2001,(20):28-29
八十年代,上海著名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提出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的宝库。在语文教学讨论中,有人把“题海战术”与科学训练混为一谈,又因为外国有老师和学生“互为主体说”而认为提“教师为主导”不妥。前一个问题,钱老师有一篇文章《为“训练”正名》《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10期来澄清。关于“主导说”,我谈点看法就教于全体同仁。我们的中学教育是班级教学。每个班都是几十人。这么多学生在一个教室里学习,自然都要受到纪律约束,自由学习与课堂纪律是相辅相成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彭芳 《广东教育》2003,(2):31-31
语文教学应该“动”起来,鲜活起来,改变枯燥乏味的局面,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不用“心”学习和缺少实际操作能力的局面。一、化被动为主动钱梦龙说:“我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摒弃那种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填鸭注入的教学模式,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去探求知识时,语文教学才算“动”起来了。教学《项链》,我一上课就单刀直入提出问题:“玛蒂尔德值不值得同情?”学生面对问题,不敢贸然作答。于是令人满意的场面出现了:大家认真地阅读,紧张地思考,热烈地讨论。结果是出现了“值得”“不值得”两种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14日上午,有幸听到钱梦龙先生的讲课。  相似文献   

20.
据说钱梦龙老师有一次上公开课.教室里突然飞进一只麻雀.他便停下课.让学生都来捉麻雀.然后继续上课。昔日人们的评论仅停留在这位老教师的教学机智上.那么我们今天重新审视他的教育行为.不能不赞叹他及时捕捉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独特与高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